一种光扩散板及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49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扩散板及背光模组,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光扩散板为经翘曲变形而成的中间高、两端低的拱形结构,所述光扩散板适于在自重作用下保持在相对平整的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扩散板可应用于无支撑结构的背光模组中,翘曲变形的光扩散板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平整的平面上,从而保证画面的均匀性和显示效果。且由于背光模组未使用支撑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材料的集成化,简化后端生产工序及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和人工成本。节约材料和人工成本。节约材料和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扩散板及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扩散板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LCD面板的关键组件,其功能是提供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显示面板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导光板或扩散板、光学膜片、塑胶框等组成。在传统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扩散板有一定的重量,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组装整机中的扩散板和膜片等会在自身重力影响下下塌,从而会对显示画面视效均匀性造成影响。
[0003]制造者在设计安装时通常会采用支撑柱来支撑扩散板和光学膜片,模组组装时需先安装支撑柱,再安装扩散板和膜片,按照模组架构不同,此步骤需重复2

4次,工序繁杂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扩散板安装时需要支撑,造成工序繁杂、组装效率低下。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扩散板,所述光扩散板为经翘曲变形而成的中间高、两端低的拱形结构,所述光扩散板适于在自重作用下保持在平整的平面上。
[0006]较佳地,所述光扩散板的单面的拱形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05

1.5mm。
[0007]较佳地,所述光扩散板包括具有多层结构的板材,所述板材包括入光层、支撑层和出光层,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入光层与所述出光层之间,所述入光层、所述支撑层和所述出光层为模内共挤出得到。
[0008]较佳地,所述板材的表面设置有微结构。
[0009]较佳地,所述微结构是由表面刻有微结构的辊筒在所述入光层和所述出光层的表面热压而成,所述微结构的形状包括磨砂型、棱柱型、四棱锥型、圆锥体型、圆锥台型、三棱台型、三棱锥型和半球体型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辊筒在所述入光层表面热压时的辊温度为100

110℃,所述辊筒在所述出光层的表面热压时的辊温度为95

105℃。
[0010]较佳地,所述微结构的高度为1

30μm。
[0011]较佳地,所述入光层的挤出混料、所述支撑层的挤出混料和所述出光层的挤出混料中的至少一个含有光扩散剂,所述光扩散剂为有机硅材料。
[0012]较佳地,所述光扩散板的总厚度为0.8

2.2mm,其中,所述入光层和所述出光层的厚度均为0.05

0.3mm,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0.6

2.0mm。
[0013]较佳地,所述光扩散板是经多层共挤出、微结构辊压及冷却一次成型得到。
[0014]本技术提供的光扩散板,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的光扩散板为有一定程度翘曲变形的拱形光扩散板,该光扩散板可应
用于无支撑结构的背光模组中,在光扩散板应用过程中,将光扩散板放置为中间部分高于四周部分的大致为拱形的形状,光扩散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中间部分会自然下榻,由此翘曲变形的光扩散板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也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平整的平面上,从而保证画面的均匀性和显示效果。且由于背光模组未使用支撑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材料的集成化,简化后端生产工序及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和人工成本。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板。
[0017]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与光扩散板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扩散板冷却过程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冷却辊;2

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扩散板,为经翘曲变形而成的中间高、两端低的拱形结构,且光扩散板适于在自重作用下保持在相对平整的平面上。其中,光扩散板的翘曲变形是由于在光扩散板的两面设置不同的冷却温度产生的。
[0023]光扩散板由挤出成型的板材2冷却后得到,具体是对板材2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两面分别采用不同的冷却温度进行冷却,板材2产生不均匀收缩,使得板材2的厚度减小,且板材2整体向冷却温度较高的一侧弯曲变形,形成中间高、两端低的拱形结构。
[0024]其中,板材2为通过多层共挤挤出得到的多层结构,板材2内的残余应力可以分为流动残余应力和热残余应力,利用板材2内存在的残余应力可以控制板材2的翘曲程度。本实施例对板材2的两面采用不均匀冷却工艺,改变板材2内的热残余应力,使得板材2往其中一侧翘曲变形。如图1所示,板材2的两面冷却温度不同,由此板材2内部产生不均匀收缩,使得板材2整体向冷却温度较高的一侧翘曲变形,使得板材2的中间部分与四周部分不在同一平面上,从而得到翘曲变形的大致为拱形的光扩散板。
[0025]本实施例的光扩散板可应用于无支撑结构的背光模组中,在整机组装中,由于光扩散板具有一定的翘曲幅度,将光扩散板放置为中间部分高于四周部分的拱形,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在光扩散板自身重力影响下产生的自然下榻可以将翘曲变形的光扩散板保持在一个相对平整的平面上,从而保证画面的均匀性和显示效果,不仅中心亮点能够达到使用需求,且九点均匀性和四角均匀性也能够满足整机要求。
[0026]另外,由于背光模组减去支撑结构的使用,减少了加工工序,且可以采用机械手臂对光扩散板进行生产和整机组装作业,提高材料的集成化,简化后端生产工序及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和人工成本。
[0027]优选实施方式中,板材2为三层结构,包括入光层、支撑层和出光层,通过模内三层
共挤而成,支撑层位于入光层与出光层之间。具体地,三台挤出机料斗分别对应入光层、支撑层和出光层的物料,将搅拌均匀后的各基材层混料分别投至对应基材层的投料口;运行挤出机,使塑胶材料通过机筒螺杆塑化,挤出机进行挤料;各层物料熔融后,挤出至模具内复合,并通过模具出料口挤出板材2;其中,入光层的挤出混料、支撑层的挤出混料和出光层的挤出混料中的至少一个含有光扩散剂,光扩散剂为有机硅材料。入光层、支撑层和出光层的挤出混料中均含有光稳定剂、防氧化剂和增韧剂。需要说明的是,光扩散剂、光稳定剂、防氧化剂、增韧剂均为本领域内常用的已知材料,本实施例不涉及对材料的改进。
[0028]本实施例中,通过模内共挤工艺挤出的三层结构中,入光层和出光层的厚度均为0.05

0.3mm,支撑层的厚度为0.6

2.0mm,光扩散板的总厚度为0.8

2.2mm。在此厚度下,一方面满足光扩散板的应用要求,另一方面在后续温差冷却工艺中可以保证板材2比较容易地进行翘曲变形。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板为经翘曲变形而成的中间高、两端低的拱形结构,所述光扩散板适于在自重作用下保持在平整的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板的单面的拱形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05

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板包括具有多层结构的板材,所述板材包括入光层、支撑层和出光层,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入光层与所述出光层之间,所述入光层、所述支撑层和所述出光层为模内共挤出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的表面设置有微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是由表面刻有微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涛刘晓东温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创亿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