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38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阀体上端固定安装阀盖,且阀体上端设有大孔口,隔断板上端固定连接至大孔口内,且隔断板位于阀体内,隔断板是桶状结构,隔断板上部外围设有通气单元,阀体内部依次通过通气单元、隔断板内部、大孔口、阀盖内部连通至外部大气,中轴上端外围固定安装至端盖顶部,端盖外围套接浮芯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在水体流入两相流后,第一浮板受压在大孔口持续保持封堵状态,第二浮板受压和自身重力影响沿中轴的轴向下移,胶圈与气道产生缝隙,压缩气体经气道、中轴内部排查至外部大气,随着压缩气体的排出,确保了两相流内气体的有效排出。内气体的有效排出。内气体的有效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空气阀是一种用于防止瞬变过程减压波使管内产生负压的特殊阀门。它通常装设在管道正常运行时动水压力较低,瞬变流动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液柱分离的高点位置,当管道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吸入空气,而当管道中压力上升高于大气压时排出空气,在排气过程中,当管内液体充满管道时阀门能够自动关闭,不允许液体泄入大气,目前空气阀一般都属于自动阀门,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被动工作,在长输管道中两相流普遍出现,需要将管道中的气液进行分离,防止管道内部憋压造成输送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以解决长输管道中两相流不能有效气液分离,管道内局部憋压影响管道运力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包括阀体、阀盖、隔断板、中轴和浮芯组件,阀体上端固定安装阀盖,且阀体上端设有大孔口,隔断板上端固定连接至大孔口内,且隔断板位于阀体内,隔断板是桶状结构,隔断板上部外围设有通气单元,阀体内部依次通过通气单元、隔断板内部、大孔口、阀盖内部连通至外部大气,中轴上端外围固定安装至端盖顶部,端盖外围套接浮芯组件,且浮芯组件位于隔断板内部,浮芯组件上端外围接触连接至大孔口内圈。
[0006]进一步的,所述浮芯组件包括第一浮板、第二浮板、挡块和挡板,中轴是中空管体结构,中轴外围固定安装挡块,且中轴外围滑动连接第一浮板中部、第二浮板中部,挡块上端接触连接至第一浮板的下端,挡块下端接触连接至第二浮板的上端,挡块上设有气道,气道连通至中轴内部,气道的入气端位于挡块的下端,第二浮板与挡块相对移动构成气道的开合结构,中轴下端安装挡板,挡板的上端接触连接至第二浮板的下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浮芯组件还包括卷帘式密封垫圈,卷帘式密封垫圈的内圈固定连接至挡块的内圈,卷帘式密封垫圈的外围固定连接至第二浮体的上端,卷帘式密封垫圈的上端接触连接至挡块的下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卷帘式密封垫圈包括一体结构的内扣、胶圈和外扣,胶圈的内圈通过内扣固定连接至挡块的内圈,胶圈的外围通过外扣固定连接至第二浮板的上端,胶圈的上端接触连接至挡块的下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挡块的下端是圆台结构,胶圈的上端接触连接至所述圆台结构的外围坡面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扣的一端设置环形凸台,挡块下端设有环槽,环形凸台外围位于环槽内,内扣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圈。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浮体上设置第一环体,第一环体与第二浮体同心设置,第一环
体的内径小于挡块的外径,第一环体的外径大于挡块的外径,胶圈的外围固定连接至外扣的一端内圈,外扣的通过压环固定安装至第一环体的上端外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浮板下端设有凹槽,挡块位于凹槽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隔断板下端设有溢流孔,且阻断板下端安装用于防止水体激流第二浮板的遮挡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阀盖包括盖体、筋板和法兰,盖体是倒扣的桶状结构,盖板中部设有第一通孔,中轴的上端外围固定安装至第一通孔内,法兰的一端固定连接至阀体的上端,法兰的另一端通过若干筋板固定连接至盖体的顶部内壁,且若干筋板沿法兰的径向均布,两两筋板之间设有第一缝隙,盖体与阀体之间设有第二缝隙,阀体内部依次通过通气单元、隔断板内部、大孔口、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连通至外部大气。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当管道冲入水体时,管道内气体受压经阀体内腔、通气单元、大孔口和阀盖内部溢出至外部大气,进行常规排气,随着阀体内冲入水体,大孔口被浮芯组件封堵,在水体流入两相流后,此时水体内的气体为压缩气体,第一浮板受压在大孔口持续保持封堵状态,第二浮板受压和自身重力影响沿中轴的轴向下移,胶圈与气道产生缝隙,压缩气体经气道、中轴内部排查至外部大气,随着压缩气体的排出,确保了两相流内气体的有效排出。
[0017](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为确保卷帘式密封垫圈安装的稳定性,卷帘式密封垫圈包括一体结构的内扣、胶圈和外扣,同时胶圈的上端接触连接至所述圆台结构的外围坡面上,确保了卷帘式密封垫圈开合的灵敏度,以及克服水压气压对胶圈的压力影响,保障气道排气的准确节点。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阀体;2

阀盖;3

隔断板;4

中轴;5

浮芯组件;51

第一浮板;52

第二浮板;521

第一环体;53

挡块;54

挡板;55

内扣;56

胶圈;57

外扣;58

压环;59

挡圈;6

大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
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盖(2)、隔断板(3)、中轴(4)和浮芯组件(5),阀体(1)上端固定安装阀盖(2),且阀体(1)上端设有大孔口(6),隔断板(3)上端固定连接至大孔口(6)内,且隔断板(3)位于阀体(1)内,隔断板(3)是桶状结构,隔断板(3)上部外围设有通气单元,阀体(1)内部依次通过通气单元、隔断板(3)内部、大孔口(6)、阀盖(2)内部连通至外部大气,中轴(4)上端外围固定安装至端盖顶部,端盖外围套接浮芯组件(5),且浮芯组件(5)位于隔断板(3)内部,浮芯组件(5)上端外围接触连接至大孔口(6)内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浮芯组件(5)包括第一浮板(51)、第二浮板(52)、挡块(53)和挡板(54),中轴(4)是中空管体结构,中轴(4)外围固定安装挡块(53),且中轴(4)外围滑动连接第一浮板(51)中部、第二浮板(52)中部,挡块(53)上端接触连接至第一浮板(51)的下端,挡块(53)下端接触连接至第二浮板(52)的上端,挡块(53)上设有气道,气道连通至中轴(4)内部,气道的入气端位于挡块(53)的下端,第二浮板(52)与挡块(53)相对移动构成气道的开合结构,中轴(4)下端安装挡板(54),挡板(54)的上端接触连接至第二浮板(52)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浮芯组件(5)还包括卷帘式密封垫圈,卷帘式密封垫圈的内圈固定连接至挡块(53)的内圈,卷帘式密封垫圈的外围固定连接至第二浮体的上端,卷帘式密封垫圈的上端接触连接至挡块(53)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阀的微量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卷帘式密封垫圈包括一体结构的内扣(55)、胶圈(56)和外扣(57),胶圈(56)的内圈通过内扣(55)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锐王学攀王东辉廖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博纳斯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