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33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包括管件及用于对接的两组复合管,每组复合管的对接端上均设有塑料端头,塑料端头上还具有包覆于复合管外壁上的侧贴部;管件两端均设有槽,以使管件的管件弹性可调,管件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限位的凸起比,当管件的每端各与一组塑料端头承插连接时,两组塑料端头的侧贴部卡接在管件两端的凸起部之间;且每组侧贴部与管件的内壁之间均通过密封圈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中,无法使用或无需使用热熔对接时,可利用管件将两组复合管端部的塑料端头锁定,且通过凸起部进行限位,防止复合管从管件中拔出,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扩大了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的安装使用范围。安装使用范围。安装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诸如聚乙烯钢丝骨架增强管材、孔网钢带增强塑料管材、铝塑复合管材、涤纶增强复合管材、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材以及玻璃纤维布缠绕增强管材等管材均匀一组共性,即:均由塑料管材结合金属等材料复合而成;由于上述若干管材均采用复合管结构,实施热熔对接较为困难。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27761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对接焊的复合增强管材,其于复合管材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塑料端头,在实施热熔对接时,通过两组复合管材上的塑料端头连接,能较好地解决传统复合管材不能实施热熔对接的问题,然而,受制于复合管材现场安装环境,在缺乏电力供应的情况下,复合管材之间较难以实现热熔对接,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选择热熔对接或免除热熔对接的复合管连接结构,以适应各种安装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的缺点,提供一种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对接的两组复合管,每组复合管的对接端上均设有塑料端头,塑料端头上还具有包覆于复合管外壁上的侧贴部;
[0007]还包括管件,管件两端具有与侧贴部外径匹配的承口,承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凸起部且承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槽,所述槽用以使承口的开口大小可变;当每组塑料端头各插接于一组承口内时,所述两组塑料端头的侧贴部卡接在管件两端的凸起部之间;且每组侧贴部与管件的内壁之间均通过密封圈密封。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侧贴部上还开设有环槽,所述密封圈嵌设在所述环槽中。
[0009]进一步地,当所述管件的两端承口内各承插连接一组所述复合管时,所述两组复合管的塑料端头互相抵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为设于复合管的承口内壁上的凸环,所述凸环面向承口外部的一侧表面还设有喇叭形的开口。
[0011]作为第二种实施方案,所述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对接的两组复合管,每组复合管的对接端上均设有塑料端头,塑料端头上还具有包覆于复合管内壁上的侧贴部,其特征在于:
[0012]还包括管件,管件两端具有与侧贴部内径匹配的插口,插口的外侧壁上设有凸起部且插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槽,所述槽用以使插口的开口大小可变;当管件两端的插口各插接于一组塑料端头内时,所述两组塑料端头的侧贴部卡接在管件两端的凸起部之间;且每组侧贴部与管件的外壁之间均通过密封圈密封。
[0013]进一步地,所述侧贴部上还开设有环槽,所述密封圈嵌设在所述环槽中。
[0014]进一步地,当所述管件的两端承口内各承插连接一组所述复合管时,所述两组复合管的塑料端头互相抵接。
[001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中,在无法使用或无需使用热熔对接的情况下时,可利用管件将两组复合管端部的塑料端头锁定,且通过凸起部进行限位,防止复合管从管件中拔出,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扩大了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的安装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复合管在卡接状态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复合管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复合管在焊接状态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标:10

复合管,20

塑料端头,200

侧贴部,210

环槽,30

密封圈,40

管件,400

凸起部,410

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塑料端头20的复合管10连接结构,包括有用于对接的两组复合管10和一组管件40,所述复合管10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钢丝骨架增强管材、孔网钢带增强塑料管材、铝塑复合管材、涤纶增强复合管材、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材以及玻璃纤维布缠绕增强管材中的任意一种。
[0024]所述每组复合管10的对接端上均设有塑料端头20,参照图4,需要热熔对接时,只需将两组复合管10的塑料端头20对接即可。
[0025]为满足上述带塑料端头20的复合管10在不使用热熔对接的情况下实现快速连接的要求,现提供如下解决方案: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照图1至图3,所述每组复合管10对接端的塑料端头20上还具有包覆于复合管10外壁上的侧贴部200。
[0028]所述管件40的两端具有与侧贴部200的外径相匹配的承口,承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凸起部400且承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槽410,本实施例中,槽410设置为若干组,环绕所述承口的内侧壁均匀分布,以将所述凸起部400分割为若干组。
[0029]设置所述槽410的目的是使得承口的开口大小可变,即将塑料端头20插入承口内时,塑料端头20可将凸起部400撑开,使得塑料端头20可插入管件40的内部。
[0030]当每组塑料端头20各插接于一组承口内时,所述两组塑料端头20的侧贴部200卡接在管件40两端的凸起部400之间,使得两组塑料端头20无法从管件40中拔出,此时,所述
两组复合管10的塑料端头20互相抵接。
[0031]易于理解的是,侧贴部200与凸起部400之间的卡接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两种情形:
[0032]一、侧贴部200的外壁上设有凹槽,凸起部400卡接在凹槽中。
[0033]二、凸起部400抵挡在侧贴部200的末端。
[0034]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第二种情形。
[0035]此外,所述每组侧贴部200与管件40的内壁之间均通过密封圈30密封连接。
[0036]对于密封圈30的安装,所述侧贴部200上还开设有环槽210,所述密封圈30嵌设在所述环槽210中;亦可将密封圈30嵌设在管件40的内侧壁上。
[0037]为便于复合管10的塑料端头20的插入,所述凸起部400为设于复合管10的承口内壁上的凸环,所述凸环面向管件40承口外部的一侧表面还设有喇叭形的开口。
[0038]实施例二:
[0039]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中,所述带塑料端头20的复合管10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对接的两组复合管10,每组复合管10的对接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对接的两组复合管(10),每组复合管(10)的对接端上均设有塑料端头(20),塑料端头(20)上还具有包覆于复合管(10)外壁上的侧贴部(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件(40),管件(40)两端具有与侧贴部(200)外径匹配的承口,承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凸起部(400)且承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槽(410),所述槽(410)用以使承口的开口大小可变;当每组塑料端头(20)各插接于一组承口内时,所述两组塑料端头(20)的侧贴部(200)卡接在管件(40)两端的凸起部(400)之间;且每组侧贴部(200)与管件(40)的内壁之间均通过密封圈(30)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贴部(200)上还开设有环槽(210),所述密封圈(30)嵌设在所述环槽(210)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管件(40)的两端承口内各承插连接一组所述复合管(10)时,所述两组复合管(10)的塑料端头(20)互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400)为设于复合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陈光卫张双全郝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