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184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包括:廊体内部设置至少一个立板与至少一个横板,立板与横板沿廊体径向垂直分布,立板与横板将廊体分隔成若干个管道分布区;廊体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托板,当第一托板为复数个时,复数个第一托板沿廊体内壁周向分布;廊体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滑槽内配合连接有支架,支架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支架均能够沿滑槽移动;横板顶部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板,卡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能够容纳管道,卡板一侧设置有抵持件,抵持件一端能够抵持至管道外壁;立板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托板,托板沿立板竖直方向分层设置,横板顶部位于立板两侧均设置有防滑板,防滑板底部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集水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城市综合管廊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规划、地下管廊,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城市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中国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综合管廊宜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缆线管廊: 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
[0003]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沟建设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支架的综合管廊,包括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廊体为圆柱体中空结构,所述廊体内部设置至少一个立板与至少一个横板,所述立板与所述横板沿所述廊体径向垂直分布,所述立板与所述横板将所述廊体分隔成若干个管道分布区;所述廊体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托板,当所述第一托板为复数个时,复数个所述第一托板沿所述廊体内壁周向分布;所述廊体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所述滑槽内配合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支架均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横板顶部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能够容纳管道,所述卡板一侧设置有抵持件,所述抵持件一端能够抵持至所述管道外壁;所述立板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托板,所述托板沿所述立板竖直方向分层设置,所述横板顶部位于所述立板两侧均设置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底部设置有集水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支架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廊体顶部内壁设置有报警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支架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底部一侧设置有悬架,所述悬架为U型结构。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廷赵明林建仁谷昕伍根伙林晓东李仰根刘文龙谢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美益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