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志峰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干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1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移动式干手器,包括:由外壳、电热器及风机组成的主机、红外线光电检测器、控制电路、导轨、踏板,在主机外壳的背板上有一条纵向设置的凹槽,在凹槽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一矩形孔,在外壳背板的内壁上安装有传动机构,并使传动机构上的伸出矩形孔外的齿轮套入导轨上的齿纹内,使齿轮上的齿与导轨上的齿纹相互配合,在导轨内设置有金属导电片,主机背板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导电块,所述的导轨为多面柱状体,也可以为半圆柱状体或圆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导轨及主机上的红外线光电检测器产生电信号,然后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并使主机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并且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移动式干手器
技术介绍
目前,干手器已经在各种公共场合使用,特别是在酒店已广泛使用,而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用来干燥的一种不可少的电器,而现有干手器的安装方式是将干手器固定在距地面一定高度的墙壁上,干手器一但固定了便不可移动,但在公共场合及家庭中使用干手器的人员有大人、小孩,并且其使用者的身高有高低之分,特别是小孩与大人的身高有很大悬殊,因为干手器固定在墙壁上不可移动,所以大人能够的着干手器而小孩却够不着,或者是干手器安装的位置较低,能使小孩够的着,但大人使用时却得弯着腰。而且现有的干手器主要是用来干手,不能用来干脚,而在家中或者宾馆中每次洗脚后都必须用毛巾擦干,而脚丫中的水却很难擦干,长期如此容易引发脚气等疾病。虽然中国专利号为ZL 02232976.5,名称为“手、足烘干装置”授权公告日2003年1月29日,揭示了一种“既可以烘干手也可以用来烘干脚的烘干装置”但其不足之处在于1.当干手时其装置可以挂在墙上,但干脚时必须取下来使用,并且得弯着腰,所以使用不方便;2.当其装置安装在墙上的位置较高时小孩要使用时却够不着,所以适用对象不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移动的、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的多功能干手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移动式干手器,包括包括由外壳、电热器及风机组成的主机、红外线光电检测器、控制电路,导轨,在导轨与主机内的电机之间设置一传动机构,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其传动机构使设置在导轨上的主机与导轨作相对移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上的带轮、与导轨侧面齿纹及与摆杆上的齿轮相匹配的齿轮、摆杆上的齿轮上设置有一带轮,其带轮与电机上的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导轨为多面柱状体并且在导轨至少一侧面设置有齿纹;所述导轨正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红外线光电检测器;所述导轨下端设置有一踏板,踏板与导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的齿纹为一齿条并通过螺钉与导轨相连接;所述导轨至少一侧面设置为粗糙表面;所述导轨侧面设置的齿纹与导轨一体成型;所述的踏板为具有百叶状的板或为具有网格状的板;所述导轨内设置有两条金属导电片,在主机外壳的背板上设置有与导轨内导电片相匹配的导电块。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移动式干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有由于采用了导轨及在导轨上设置了红外线光电检测器及在导轨的下端设置了用来干脚的踏板,从而可以根据手或脚的放置位置在导轨上任意移动,从而达到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导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导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导轨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传动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主机外壳背板的导电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导轨导电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主机外壳背板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踏板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2、3、4,本技术包括 由外壳、电热器、风机组成的主机A、红外线光电检测器24、设置在主机A内的控制电路、导轨C、踏板D,在主机外壳的背板B上有一条纵向设置的凹槽5,在凹槽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一矩形孔16,在外壳背板B的内壁上安装有传动机构,其传动机构包括有齿轮1、2、3、4、6,其齿轮1与齿轮2设置在同一轴11上,齿轮3与齿轮4设置在同一轴12上,带轮8与齿轮6设置在同一轴上,其轴固定在摆杆9的上端,带轮8及齿轮6与其轴呈活动式连接,其摆杆9的下端与转轴15呈活动式连接,在转轴15与摆杆9之间设置有一用于复位的扭转弹簧14,其电磁铁10、10A设置在摆杆9及两边的支架13A上。齿轮6通过电机12、带轮7、8及皮带13传动,在电机12与齿轮6之间可以不采用带轮和皮带传动,而采用多个齿轮组合来传动,当电磁铁10通电后摆杆9摆向右边,其伸出矩形孔16外的齿轮1通过电机12、带轮7、8、皮带13及齿轮6、2转动,并与导轨C上的齿纹2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主机沿着导轨往下移动。当电磁铁10断电后摆杆9通过扭转弹簧14复位,当电磁铁10A通电后摆杆9摆向左边,其伸出矩形孔外的齿轮3通过电机12、带轮7、8、皮带13及齿轮6、4转动,并与导轨C上的齿纹2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主机沿着导轨往上移动。所述的导轨C的左右两侧面设置有齿纹22,(也可以在导轨C的正侧面C1设置齿纹,但与其相匹配的并产生传动的齿轮1、3则应相应地改变其原设置的位置,并且齿轮1、3可以省去其中一个)其设置在导轨顶端的齿纹21比其它齿纹22的宽度宽,在制造时将其齿纹切透其正侧面C1,其目的是为了在安装主机时能将伸出矩形孔外的齿轮1、3能顺利地套入导轨上的齿纹内,从而使齿轮1、3上的齿与导轨上的齿纹相互配合。在导轨的下端23处不设置齿纹,因为该主机在使用时不会移到导轨最底部,而是与设置在导轨下端的踏板D相隔一定距离,在导轨的下端可以设置一用于连接踏板的轴孔C2,在其导轨的正侧面C1设置有多个红外线光电检测器24,其导轨C的左右两侧面设置的齿纹可以是由两条独立的齿条22A通过螺钉22C安装在导轨左右侧面的凹槽22B内。其导轨C的左右两侧面中的其中一面可设置为具有齿纹的面,另一面则可以设置为粗糙的表面,而不使用齿纹。而伸出矩形孔外的齿轮1、3中的其中一齿轮则相应地设置为粗糙表面,而不用设置齿纹。参照图5、6、7,由于在一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使用场合容易使导轨上的齿纹内存积污垢,所以在导轨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设置一较为粗糙的表面221,而不使用齿纹,其粗糙表面可以是在导轨的侧面磨砂或刻纹,与其粗糙表面相接触并产生传动的齿轮则可以相应地设置为具有粗糙表面1A、3A的胶轮1、3,由于导轨左右侧面为粗糙表面及胶轮的表面也为粗糙的表面,所以主机A在控制电路控制的传动过程中能稳定的移动。所述的导轨为多面柱状体,也可以为半圆柱状体C3或圆柱体,其导轨可以为中空,其导轨也可以是组合成型或一体成型。当导轨为半圆柱体或圆柱体时与其相互接触并发生传动的胶轮1、3的粗糙表面1A、3A相应地设置成与半圆柱体或圆柱体粗糙表面221相匹配的粗糙曲面。参照图8、9,由于主机A在使用中需不断上下移动,如果主机A在上下移动时采用导线供电,则在主机A内必须设置一个用来卷电线的卷轴,但由于经常使用,其电线容易破损,并导致触电危险,而且不美观,所以在导轨内设置两条金属导电片,在其导轨的背面设置两U型槽22D,在U槽的一端设置导电片22E,其另一端22F为开口,其导轨的背面22H高出其两边沿22G,其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安装主机A,并使安装后主机外壳的背板B比导轨的背面低,从而主机在移动过程中不碰到墙壁,顺利移动。安装时将设置在背板凹槽的凸沿17上的导电块E顺着导轨的U型槽纵向插入,背板凹槽上的凸沿17则挡住导轨背面的两边沿22G,从而在移动过程中主机不从导轨上脱出,其导电块E设置成与导轨上的U型槽相匹配的U型块,为了不使水汽进入到U型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干手器,包括:由外壳、电热器及风机组成的主机、红外线光电检测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在导轨与主机内的电机之间设置一传动机构,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其传动机构使设置在导轨上的主机与导轨作相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姚志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