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991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机体,机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承载台内部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滑动板,承载台底部开设有内置腔,内置腔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滑动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设于第一滑动槽内部且与承载台滑动连接,滑动板底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部设有转动块,转动块与滑动板转动连接,转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轴,固定轴外侧活动套接有滚轮,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有益效果是:解决机电箱整体过重,在发生危险时不易进行搬运,容易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瘫痪的问题。容易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瘫痪的问题。容易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瘫痪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是人们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建筑机电的控制装置大多数都是安装在机电箱内部,由于机电箱整体过重,在发生危险时不易进行搬运,容易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瘫痪,而且部分机电箱底部会安装万向轮,由于万向轮与地面接触面积过小,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发生。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通过滑动板与承载台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及固定板和滑动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和滚轮的设置,能有效的带动机体的移动以及转动,以解决机电箱整体过重,在发生危险时不易进行搬运,容易导致整个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2),所述承载台(2)内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滑动板(3),所述承载台(2)底部开设有内置腔,所述内置腔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4),所述滑动板(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5),所述第一限位块(5)设于第一滑动槽(4)内部且与承载台(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3)底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设有转动块(6),所述转动块(6)与滑动板(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6)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轴(8),多个所述固定轴(8)呈均匀阵列分布,所述固定轴(8)外侧活动套接有滚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底部设有防滑组件,所述防滑组件包括防滑槽(10),所述防滑槽(10)设于承载台(2)底部边缘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槽(4)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杆(11),所述第一螺纹杆(11)通过轴承与承载台(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1)贯穿第一限位块(5)且与第一限位块(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一侧开设有第一内部槽,所述第一内部槽内部设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通过轴承与承载台(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3)外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所述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锥齿轮(12)啮合连接,所述承载台(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转动杆(13)一端与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超朱润杨明孝罗坤马文良王军王亚平刘青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