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铝造粒粉均化混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90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铝造粒粉均化混料器,属于氧化铝造粒粉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设有混料仓,所述混料仓的底部呈锥形,混料仓与外壳内部下表面之间通过混料仓支架连接。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有向下的进料口且进料口延伸到混料仓内部。所述混料仓的上表面设有向下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左侧面水平设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延伸到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转杆连接有驱动装置,第一转杆的外周侧绕轴线旋转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杆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氧化铝造粒粉直径大小偏差较大的技术问题。铝造粒粉直径大小偏差较大的技术问题。铝造粒粉直径大小偏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铝造粒粉均化混料器


[0001]本技术属于氧化铝造粒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铝造粒粉均化混料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氧化铝造粒粉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机械加工,陶瓷釉料等领域,提高氧化铝造粒粉质量成为必然趋势。氧化铝造粒粉产品质量主要体现在化学成分组成稳定及物理参数一致性。物理参数一致性指在大批量连续生产后,所有产品物理参数波动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以满足后续连续加工的精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所以需要对氧化铝造粒粉后期进行均化处理,现有的均化混料器在混料前没有对氧化铝造粒粉颗粒进行筛分,而是直接进行均化混料,使得氧化铝造粒粉的物理参数不一致,影响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氧化铝造粒粉均化混料器,使氧化铝造粒粉颗粒的直径大小达到合格范围内。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氧化铝造粒粉均化混料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设有混料仓,所述混料仓的底部呈锥形,混料仓与外壳内部下表面之间通过混料仓支架连接;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有向下的进料口且进料口延伸到混料仓内部;所述混料仓的上表面设有向下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左侧面水平设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延伸到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转杆连接有驱动装置,第一转杆的外周侧绕轴线旋转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杆支;所述外壳的左侧壁上从外壳外部向外壳内部贯穿外壳的左侧壁倾斜向上设有分料板且分料板延伸到混料仓内部,所述分料板的边框连接有振动器,分料板在混料仓内部的部分其上表面设为筛网;所述混料仓的下底面设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连接有负压装置,混料仓的下底面与出料筒连接处左右两边分别各设有一个混料杆且混料杆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混料杆的外周侧绕轴线旋转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杆支。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杆的杆支为八个,每四个杆支为一组,第一组杆支设在第一转杆左段,第二组杆支设在第一转杆右段。
[0007]优选地,所述混料杆的杆支为八个,每四个杆支为一组,第一组杆支设在混料杆上段,第二组杆支设在混料杆下段。
[0008]优选地,所述振动器固定设在分料板的边框上。
[0009]优选地,所述负压装置固定设在出料筒内部。
[0010]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
[0011]1. 混料仓下端呈锥形,利用锥形的斜面能使氧化铝造粒粉颗粒自然向下滑动。竖直板的左板面上垂直于左板面设有向左的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延伸到进料口的正下方,转杆连接有电机在通电的时候转杆在进料口下方转动其上方的若干杆支会撞击从进料口向
下掉落的氧化铝造粒粉颗粒,使氧化铝造粒粉颗粒不是垂直落下,而是被打散分开落下,这样落到分料板上表面的氧化铝造粒粉颗粒与直接垂直落下相比,增大了氧化铝造粒粉进入筛网的面积,能更快速的使较小直径氧化铝造粒粉通过筛网,且能更快的把较大直径氧化铝造粒粉留在筛网上面,提高效率。
[0012]2. 混料仓下底面与出料筒连接处左右两边分别各设有一个混料杆,由于经过筛网以后掉落在混料仓下底面的氧化铝造粒粉均为直径较小的颗粒,所以流动性就更弱,混料杆的设置能避免氧化铝造粒粉在出料筒口处堵塞,混料杆连接有电机,通电后二个混料杆旋转,避免氧化铝造粒粉堆积,增加流动性,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第一转杆主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第一转杆左视图。
[0016]其中:1外壳、11进料口、12分料板、121筛网、13振动器、14负压装置、2混料仓、21混料仓支架、22竖直板、23第一转杆、231杆支、24出料筒、25混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铝造粒粉均化混料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设有混料仓2,所述混料仓2的底部呈锥形,混料仓2与外壳1内部下表面之间通过混料仓支架21连接。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设有向下的进料口11且进料口11延伸到混料仓2内部,进料口11用来把氧化铝造粒粉加入到混料仓2内部。所述混料仓2的上表面设有向下的竖直板22,所述竖直板22的左侧面水平设有第一转杆23且第一转杆23延伸到进料口1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转杆23连接有驱动装置,第一转杆23的外周侧绕轴线旋转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杆支231;第一转杆23的作用是把从进料口11加入到混料仓2内部的氧化铝造粒粉打散,使氧化铝造粒粉呈分散状态向下掉落。所述外壳1的左侧壁上从外壳1外部向外壳1内部贯穿外壳1的左侧壁倾斜向上设有分料板12且分料板12延伸到混料仓2内部,所述分料板12的边框连接有振动器13,分料板12在混料仓2内部的部分其上表面设为筛网121,分料板12用来阻止较大直径的氧化铝造粒粉进入到混料仓2底部。在振动器13的抖动下,较大直径的氧化铝造粒粉颗粒从分料板12上表面流出混料仓2,较小直径的氧化铝造粒粉颗粒掉落到混料仓2底面上。所述混料仓2的下底面设有出料筒24,所述出料筒24连接有负压装置14,负压装置14为出料筒24内部提供持续的负压,出料筒24内的负压会使氧化铝造粒粉向出料筒24外部流动。混料仓2的下底面与出料筒24连接处左右两边分别各设有一个混料杆25且混料杆25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混料杆25的外周侧绕轴线旋转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杆支231。在混料仓2下底面与出料筒24连接处左右两边各分别设有一个混料杆25,二个混料杆25的上端相互向对方倾斜,每个混料杆25的外周侧绕轴线旋转方向均分别等间距设有若干杆支231。混料杆25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旋转均化混料,混料杆25连接电机,由电机驱动旋转。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杆23的杆支231为八个,每四个杆支231为一组,第一组
杆支231设在第一转杆23左段,第二组杆支231设在第一转杆23右段。所述混料杆25的杆支231为八个,每四个杆支231为一组,第一组杆支231设在混料杆25上段,第二组杆支231设在混料杆25下段。所述振动器13固定设在分料板12的边框上。所述负压装置14固定设在出料筒24内部。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氧化铝造粒粉从进料口11进入到混料仓2内部,在进料口11的下方氧化铝造粒粉经过第一转杆23打散分布下落,落到筛网121上。较大直径的氧化铝造粒粉会随着分料板12的振动从混料仓2内部流出。较小直径的氧化铝造粒粉直径从筛网121上掉落到混料仓2的下表面,出料筒24内的负压会使较小直径的氧化铝造粒粉流出混料仓2,同时混料杆25转动搅拌进行均化混料,且能避免氧化铝造粒粉在混料仓2的下表面堆积堵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铝造粒粉均化混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设有混料仓,所述混料仓的底部呈锥形,混料仓与外壳内部下表面之间通过混料仓支架连接;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有向下的进料口且进料口延伸到混料仓内部;所述混料仓的上表面设有向下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左侧面水平设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延伸到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转杆连接有驱动装置,第一转杆的外周侧绕轴线旋转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杆支;所述外壳的左侧壁上从外壳外部向外壳内部贯穿外壳的左侧壁倾斜向上设有分料板且分料板延伸到混料仓内部,所述分料板的边框连接有振动器,分料板在混料仓内部的部分其上表面设为筛网;所述混料仓的下底面设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连接有负压装置,混料仓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市万鑫瓷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