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980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键开关装置,键帽具有定位杆或定位槽,第一连结构件具有定位槽或定位杆,当键帽位于备用的第一位置时,定位杆卡合于定位槽而将键帽予以定位,二第二导槽为沿著键帽由被压下的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导杆移动的方向相对渐缩小的槽,第一导槽为沿著键帽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导杆移动的方向渐缩小的槽,从而使键帽不会产生摇晃。(*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键开关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不摇晃而稳定的按键开关装置。电脑为目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其具有高效率的资料处理与储存功能,故普遍受到工商业界及个人使用者的欢迎及喜爱,且已普及至一般家庭及学校,为生活带来便捷。在电脑的输入方面,主要以键盘为普遍,这种由打字机沿袭下来的作业方式,至今尚无法改变。所以,尽管尚有其他各种输入工具及方式,仍然以键盘的输入为主。请参照附图说明图1至4,图1为现有按键开关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中键帽的底视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备用的第一位置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被压下的第二位置的侧视示意图。上述现有按键开关装置包括基板10、键帽12、第一连结构件14、第二连结构件16以及弹性构件18。该基板10上具有薄膜电路板11,且基板10分别设有第一轴孔102及第一导槽104,分别用以设置第一连结构件14及第二连结构件16。该键帽12于离开该基板10而位于备用的第一位置(如图3所示)及位于被压下的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之间移动。且如图2所示,该键帽12具有第二轴孔122及第二导槽124,分别用以设置第一连结构件14及第二连结构件16。该第一连结构件14大体成ㄈ字形,且其两端部分别具有第一转轴142及第一导杆144,分别以转动方式及移动方式设置于该基板10的第一轴孔102及该键帽12的第二导槽124。又该第一连结构件14具有枢孔146,用以与第二连结构件16枢接。该第二连结构件16大体成口字形,且其两端部分别具有第二转轴162及第二导杆164,分别以转动方式及移动方式设置于该键帽12的第二轴孔122及该基板10的第一导槽104。又该第二连结构件16具有枢轴166,用以与第一连结构件14的枢孔146枢接在一起。该弹性构件18由橡胶所构成,且设置于该基板10与键帽12之间,藉由其弹性而使键帽12移动至上述第一位置(如图3所示)。且当键帽12被压下而移动至上述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时,该弹性构件18触于电路板11而使电路板11导通。然而,依据上述现有按键开关装置,若为了减少键帽12的摇晃,应使键帽12的第二导槽124与第一连结构件14及其第一导杆144之间的间隙变小,但会造成第二导槽124与第一连结构件14及其第一导杆144移动时受到干扰,甚至卡死的情形。因此,一般均使第二导槽124与第一连结构件14及其第一导杆144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造成其摇晃增大的情形。同样的情形亦发生于第一导槽104与第二连结构件16及其第二导杆164之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键帽不会产生摇晃。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按键开关装置,设置于基板上,其包括一键帽,于离开所述基板的第一位置与压向所述基板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第一连结构件,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以转动方式及移动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键帽;一第二连结构件,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分别以移动方式及转动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键帽,所述第二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一连结构件枢接在一起;一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键帽之间,藉由弹性而使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键帽具有定位杆,且所述第一连结构件具有定位槽,当所述键帽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杆卡合于所述定位槽而将所述键帽予以定位。本技术又提供一种按键开关装置,设置于基板上,其包括一键帽,于离开所述基板的第一位置与压向所述基板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第一连结构件,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以转动方式及移动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键帽;一第二连结构件,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分别以移动方式及转动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键帽,所述第二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一连结构件枢接在一起;一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键帽之间,藉由弹性而使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键帽具有定位槽,且所述第一连结构件具有定位杆,当所述键帽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杆卡合于所述定位槽而将所述键帽予以定位。本技术另提供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包括一基板,具有第一轴孔及第一导槽;一键帽,于离开所述基板的第一位置与压向所述基板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具有第二轴孔及二第二导槽;一第一连结构件,具有第一转轴及第一导杆,分别以转动方式及移动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孔及第二导槽;一第二连结构件,具有第二导杆及第二转轴,分别以移动方式及转动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槽及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连结构件与第一连结构件枢接在一起;一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键帽之间,藉由弹性而使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导槽为沿著第一移动方向相对渐缩小的槽,而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为当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杆移动的方向。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现有按键开关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中键帽的底视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备用的第一位置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被压下的第二位置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依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图5中键帽的底视立体图;图7为图5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备用的第一位置的仰视示意图;图8为图5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备用的第一位置的侧视示意图;图9为图5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被压下的第二位置的侧视示意图;图10为依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1为图10中键帽的底视立体图;图12为图10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备用的第一位置的仰视示意图;图13为图10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备用的第一位置的侧视示意图14为图10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被压下的第二位置的侧视示意图;图15为依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6为图15中键帽的底视立体图;图17为图15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备用的第一位置的仰视示意图;图18为图15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备用的第一位置的侧视示意图;图19为图15所示按键开关装置的键帽位于被压下的第二位置的侧视示意图。请参照图5至9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包括基板20、键帽22、第一连结构件24、第二连结构件26以及弹性构件28。该基板20上具有薄膜电路板21,且基板10可分别设有第一轴孔202及第一导槽204,分别用以设置第一连结构件24及第二连结构件26。该键帽22于离开该基板20而位于备用的第一位置(如图8所示)及位于被压下的第二位置(如图9所示)之间移动。且如图6所示,该键帽22可具有第二轴孔222及第二导槽224,分别用以设置第一连结构件24及第二连结构件26。又该键帽22可设有定位杆226,用以与第一连结构件24卡合定位(如图7所示)。该第一连结构件24可大体成ㄈ字形、口字形或其他形状,而本实施例以ㄈ字形为例。且其两端部(亦即,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242及第一导杆244,分别以转动方式及移动方式设置于该基板20的第一轴孔202及该键帽22的第二导槽224。又该第一连结构件24可具有枢轴或枢孔,而本实施例以枢孔246为例,可用以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开关装置,设置于基板上,其包括:一键帽,于离开所述基板的第一位置与压向所述基板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第一连结构件,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以转动方式及移动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键帽;一第二连结构件,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分别以移动方式及转动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键帽,所述第二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一连结构件枢接在一起;一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键帽之间,藉由弹性而使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具有定位杆,且所述第一连结构件具有定位槽,当所述键帽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杆卡合于所述定位槽而将所述键帽予以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开关装置,设置于基板上,其包括一键帽,于离开所述基板的第一位置与压向所述基板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第一连结构件,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以转动方式及移动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键帽;一第二连结构件,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分别以移动方式及转动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键帽,所述第二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一连结构件枢接在一起;一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键帽之间,藉由弹性而使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具有定位杆,且所述第一连结构件具有定位槽,当所述键帽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杆卡合于所述定位槽而将所述键帽予以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第一轴孔及第一导槽,且所述键帽具有第二轴孔及第二导槽,所述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及第一导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孔及第二导槽,而所述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分别设有第二导杆及第二转轴,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槽及第二轴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槽为沿著移动方向渐缩小的槽,而所述移动方向为当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导杆移动的方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槽由倾斜面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电路板。6.一种按键开关装置,设置于基板上,其包括一键帽,于离开所述基板的第一位置与压向所述基板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第一连结构件,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以转动方式及移动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键帽;一第二连结构件,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分别以移动方式及转动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键帽,所述第二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一连结构件枢接在一起;一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键帽之间,藉由弹性而使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具有定位槽,且所述第一连结构件具有定位杆,当所述键帽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杆卡合于所述定位槽而将所述键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季斌
申请(专利权)人: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