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761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包括有瓶体及瓶盖,瓶盖沿远离瓶体瓶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三盖体;第一盖体与瓶体瓶口可拆卸式连接,第一盖体顶部设有第一出丸孔;第二盖体可旋转式套接于第一盖体外,第二盖体顶部设有第二出丸孔,第二出丸孔与第一出丸孔相匹配;第三盖体内沿微粒丸输出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出丸通道、第二出丸通道,第一出丸通道输入端与第二出丸孔相连通,第一出丸通道输出端设有至少一个出丸口,第一出丸通道经出丸口与第二出丸通道输入端相连通,出丸口上匹配设有可伸缩式的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能够有效密封瓶体,定量取用中药微粒丸,服用、携带方便。携带方便。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的
,涉及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疗效确切,中成药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商品化的一类中药制剂。因此,作为供临床应用的中成药,不但要具备相应的药名、用法用量、规格和特定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而且要有确切的疗效,明确的适用范围、应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0003]中药微粒丸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药材用量小、制剂载药量大;迅速吸收起效,生物利用度高;携带和服用方便,对心血管急症可迅速缓解症状;微粒丸其对于危急重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0004]目前,针对中药微粒丸的储存,均放置在药瓶内。服用时,拧开瓶盖,将药丸倒出在手里,然后服药。但在实际操作中,将药丸倒出时,往往会多倒。一方面会导致患者服药取量不准,会多次取药和取药过量,将取出过量的药丸再倒入药瓶,操作麻烦。另一方面,由于人手上存在汗液、细菌等会污染药丸,将倒入手中的多取药丸再倒入药瓶时,有可能导致药丸发生变质或失效等情况发生。最主要是该制剂小,对于年老患者的服用带来一定的不便,即由于年老患者年纪大所产生的手抖和视力差,给服用和数粒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更合理的取出药丸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一种专门针对微粒丸用的定量瓶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放置速崩的中药微粒丸且能够密封、定量的药瓶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包括有瓶体及瓶盖,所述瓶盖沿远离瓶体瓶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三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中空且底部开口,所述第一盖体与瓶体瓶口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盖体顶部设有第一出丸孔;所述第二盖体可旋转式套接于所述第一盖体外,所述第二盖体顶部设有第二出丸孔,所述第二出丸孔与第一出丸孔相匹配;所述第三盖体内沿微粒丸输出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出丸通道、第二出丸通道,所述第一出丸通道输入端与第二出丸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丸通道输出端设有至少一个出丸口,所述第一出丸通道经出丸口与第二出丸通道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出丸口上匹配设有可伸缩式的挡板。
[0007]优选地,所述瓶体外壳正面呈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所述瓶体外壳底部向内收缩形成凸台。
[0008]优选地,所述瓶体瓶口直径φ为9.9
±
0.3mm。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三盖体连接为一体。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出丸孔、第二出丸孔、第一出丸通道偏心,所述第一出丸通道与
第二出丸孔对准连接且保持联动。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盖体内壁及瓶体瓶口外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盖体内壁与瓶体瓶口外壁之间可拆卸式螺纹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盖体中空且底部开口,所述第二盖体内壁及第一盖体外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二盖体内壁与第一盖体外壁之间可旋转式螺纹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出丸孔与第一出丸孔的所在位置可重叠且孔径相等。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出丸通道沿微粒丸输出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及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上设有至少一个出丸口。
[0015]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径沿微粒丸输出方向逐渐变小。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段输入端的管径与第二出丸孔的孔径相等,所述第一管段输出端的管径与第二管段的管径相等。
[0017]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管段内套设有限位管。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管的管径不小于微粒丸的直径。
[00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管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中部相对于两侧向外凸起。
[0020]优选地,所述出丸口的直径不小于微粒丸的直径。
[0021]优选地,所述挡板包括有拉块和板体,所述板体贯穿第三盖体顶部,所述板体上端与拉块相连接。
[0022]更优选地,所述板体与出丸口接触面上设有多个凸齿。
[0023]更优选地,所述板体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长度与出丸口所在的第三管段侧壁的长度相等。
[0024]优选地,所述第二出丸通道由输入端至输出端向下倾斜。
[0025]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出丸通道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

75
°

[0026]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使瓶塞与瓶体连接牢固,并对瓶体内进行有效密封,避免药丸吸潮,维持中药微粒丸的使用质量及寿命,使中药微粒丸中有效成分使用时能够速崩、快速释放,快速吸收,制剂稳定,受环境影响小,副反应减少。
[0028](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通过瓶塞的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三盖体的结构设计,实现对中药微粒丸的定量使用,避免中药微粒丸的污染和浪费。
[0029](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结构独特,服用、携带方便,非常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30]图1显示为本技术中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显示为本技术中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中挡板与出丸口匹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显示为本技术中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中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匹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1ꢀꢀꢀꢀꢀꢀꢀꢀꢀꢀꢀꢀꢀꢀꢀꢀꢀꢀꢀꢀꢀꢀꢀ
瓶体
[0035]2ꢀꢀꢀꢀꢀꢀꢀꢀꢀꢀꢀꢀꢀꢀꢀꢀꢀꢀꢀꢀꢀꢀꢀ
第一盖体
[0036]21
ꢀꢀꢀꢀꢀꢀꢀꢀꢀꢀꢀꢀꢀꢀꢀꢀꢀꢀꢀꢀꢀꢀ
第一出丸孔
[0037]3ꢀꢀꢀꢀꢀꢀꢀꢀꢀꢀꢀꢀꢀꢀꢀꢀꢀꢀꢀꢀꢀꢀꢀ
第二盖体
[0038]31
ꢀꢀꢀꢀꢀꢀꢀꢀꢀꢀꢀꢀꢀꢀꢀꢀꢀꢀꢀꢀꢀꢀ
第二出丸孔
[0039]4ꢀꢀꢀꢀꢀꢀꢀꢀꢀꢀꢀꢀꢀꢀꢀꢀꢀꢀꢀꢀꢀꢀꢀ
第三盖体
[0040]41
ꢀꢀꢀꢀꢀꢀꢀꢀꢀꢀꢀꢀꢀꢀꢀꢀꢀꢀꢀꢀꢀꢀ
第一出丸通道
[0041]411
ꢀꢀꢀꢀꢀꢀꢀꢀꢀꢀꢀꢀꢀꢀꢀꢀꢀꢀꢀꢀꢀ
第一管段
[0042]412
ꢀꢀꢀꢀꢀꢀꢀꢀꢀꢀꢀꢀꢀꢀꢀꢀꢀꢀꢀꢀꢀ
第二管段
[0043]413
ꢀꢀꢀꢀꢀꢀꢀꢀꢀꢀꢀꢀꢀꢀꢀꢀꢀꢀꢀꢀꢀ
第三管段
[0044]4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瓶体(1)及瓶盖,所述瓶盖沿远离瓶体(1)瓶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盖体(2)、第二盖体(3)、第三盖体(4);所述第一盖体(2)中空且底部开口,所述第一盖体(2)与瓶体(1)瓶口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盖体(2)顶部设有第一出丸孔(21);所述第二盖体(3)可旋转式套接于所述第一盖体(2)外,所述第二盖体(3)顶部设有第二出丸孔(31),所述第二出丸孔(31)与第一出丸孔(21)相匹配;所述第三盖体(4)内沿微粒丸输出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出丸通道(41)、第二出丸通道(42),所述第一出丸通道(41)输入端与第二出丸孔(3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丸通道(41)输出端设有至少一个出丸口(7),所述第一出丸通道(41)经出丸口(7)与第二出丸通道(42)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出丸口(7)上匹配设有可伸缩式的挡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内壁及瓶体(1)瓶口外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盖体(2)内壁与瓶体(1)瓶口外壁之间可拆卸式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盖体(3)中空且底部开口,所述第二盖体(3)内壁及第一盖体(2)外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二盖体(3)内壁与第一盖体(2)外壁之间可旋转式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计数的微粒丸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常森刘献洋张正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