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排风处理的猪舍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966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排风处理的猪舍通风系统,包括:顶棚,顶棚由屋顶与吊顶构成,吊顶上设置有若干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角度可调的进风风门;湿帘间和湿帘,湿帘间由外侧墙与内侧墙之间的空间组成,湿帘设置于外侧墙上,内侧墙的顶端与屋顶之间设置有若干侧墙进风窗,侧墙进风窗位于吊顶的上方;湿帘、侧墙进风窗以及进风口共同构成进风通道;地沟,设置于吊顶的下方,地沟的上方架设有漏缝地板,漏缝地板被配置为将猪舍中的粪便和空气排入所述地沟中,地沟内设置有地沟风机,地沟风机通过排风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猪舍通过冬季进风预热,降低猪只冷应激;通过通风优化,降低舍内有害污染物浓度。降低舍内有害污染物浓度。降低舍内有害污染物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排风处理的猪舍通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排风处理的猪舍通风系统,属于设施农业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代规模化生猪养殖多采用全密闭式猪舍,饲养密度大,生产效率高。舍内环境是影响猪只健康和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通风是猪舍环境控制的最主要手段。目前大部分猪舍采用纵向通风模式,一端山墙湿帘进风,另一端山墙风机排风。然而,伴随单栋猪舍饲养量和养殖密度不断提高,猪只健康养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愈受到重视,现有猪舍通风系统的弊病不断凸显。主要表现为:

猪舍温度均匀性差。由于纵向距离较长,猪舍温度自进风山墙向排风山墙逐渐升高,导致舍内前后温差较大。

冬季进风温度低,无预热情况下直接进入舍内,易导致猪只冷应激。冬季进入猪舍的新风温度低,容易形成低温区域,使得该区域猪只遭受冷应激,影响猪只健康,进而降低猪只生产效率。

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大,空气质量差。粪便是舍内有害气体和空气微生物的主要来源,猪舍粪便通过漏缝地板和地沟排出舍外,地沟中有害气体和空气微生物进入舍内会增加有害气体浓度和空气微生物浓度,不利于猪只健康。

猪舍排出空气污染物浓度高,环境危害大,其中的病原微生物排放还会影响场区和周边环境的生物安全。猪舍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氨气和臭气等有害气体,以及大量的空气颗粒物和微生物。有害气体、空气颗粒物和微生物通过猪舍通风系统直接排放至舍外,不仅会造成场区和周边环境的污染,其中的病原微生物还会威胁场区和周边环境的生物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r/>[0003]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排风处理的猪舍通风系统,旨在通过合理布置进风口、排风口,改善猪舍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通过冬季进风预热,减少猪只冷应激;通过通风优化,降低舍内有害污染物浓度;通过排风处理,减少有害污染物排放。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带排风处理的猪舍通风系统,包括:
[0006]顶棚,所述顶棚由屋顶与吊顶构成,所述吊顶上设置有若干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角度可调的进风风门;
[0007]湿帘间和湿帘,所述湿帘间由外侧墙与内侧墙之间的空间组成,所述湿帘设置于外侧墙上,所述内侧墙的顶端与所述屋顶之间设置有若干侧墙进风窗,所述侧墙进风窗位于所述吊顶的上方;所述湿帘、所述侧墙进风窗以及所述进风口共同构成进风通道;
[0008]地沟,设置于所述吊顶的下方,所述地沟的上方架设有漏缝地板,所述漏缝地板被配置为将猪舍中的粪便和空气排入所述地沟中,所述地沟内设置有地沟风机,所述地沟风机通过所述排风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
[0009]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优选地,所述排风通道的出气端设置有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内猪舍排放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并排入外界大气中。
[0010]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导流管、净化系统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导流管的进气端通过排风机与所述排风通道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导流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净化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净化系统的输出端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水循环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导流管的出水口以及所述净化系统内的喷头连接。
[0011]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优选地,所述净化系统包括若干由下至上依次交替分布的湿帘模块和喷淋模块,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喷淋模块的上方安装有除雾器,所述除雾器的上方安装有臭氧发生器,所述湿帘模块和所述喷淋模块被配置为净化猪舍内空气中的粉尘、氨气、硫化物及杀灭有害菌,所述臭氧发生器被配置为电离和氧化臭气。
[0012]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优选地,所述湿帘模块包括第一层湿帘和第二层湿帘,所述喷淋模块包括第一层喷头和第二层喷头,所述第一层湿帘安装在所述导流管的出气端,所述第一层喷头安装在所述第一层湿帘的上方,所述第二层湿帘安装在所述第一层喷头的上方,所述第二层喷头安装在所述第二层湿帘的上方。
[0013]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优选地,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过滤器、水箱、水泵和酸箱,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水箱的入口连接,所述水箱的出口与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喷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酸箱的出口与所述水箱的入口连接。
[0014]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优选地,猪舍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过道,所述过道的一侧设置有一条所述地沟,所述过道另一侧与所述内侧墙连接,或猪舍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过道,所述过道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条所述地沟;
[0015]所述内侧墙、所述外侧墙和所述侧墙进风窗共同限定出湿帘间,所述吊顶、所述屋顶和所述侧墙进风窗共同限定出顶棚间,所述湿帘间和所述顶棚间沿猪舍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湿帘间和所述顶棚间分割成若干猪舍单元,每个所述猪舍单元内均匀分布有所述湿帘、所述侧墙进风窗、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地沟风机。
[0016]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优选地,每个所述猪舍单元设置有独立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被配置为调节每个所述猪舍单元的风量、湿度和温度。
[0017]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优选地,猪舍的一端山墙上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上还设置有压差传感器,所述地沟风机的排风口处设置有风速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和所述风速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0018]基于上述猪舍通风系统,本技术还提供该猪舍通风系统的通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空气首先经过所述湿帘进入所述内侧墙与所述外侧墙之间的空间中,然后通过所述侧墙进风窗进入所述顶棚间中,随后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猪舍内部,由于所述地沟风机在所述地沟中形成的负压,所述地沟上方的空气进入所述地沟,随后同所述地沟中的气体一起排至所述排风通道中,最后空气通过所述排风通道进入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入外界大气中。
[0020]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1]1、本技术中的单元式屋顶进风模式能够对新鲜空气进行预热,避免冷风直接到达猪只,能够解决猪舍内垂直方向温度分布不均以及冬季冷风引起的猪只冷应激问题,同时可根据舍内纵向温度分布情况控制不同通风单元的水泵开关、风门大小,保证纵向温
度分布的均匀性。
[0022]2、本技术中的地沟风机通风模式通过控制地沟风机的风量,使地沟中形成足够负压,防止地沟中的有害气体、病菌等挥发至猪舍内部,有利于保证猪舍内部良好的空气环境。
[0023]3、本技术基于地沟风机的空气处理方法使猪舍内大部分有害气体通过地沟排放,对地沟排风进行处理,处理空气量相对较小,利于降低成本。同时通过基于微酸性电解水和臭氧发生器的空气处理装置不仅能够净化排出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微生物,防止猪舍尾气污染环境,同时酸性电解水和臭氧对于环境无二次污染,能够真正实现猪舍的绿色环保生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排风处理的猪舍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所述顶棚由屋顶(4)与吊顶(3)构成,所述吊顶(3)上设置有若干进风口(7),所述进风口(7)处设置有角度可调的进风风门(8);湿帘间(10)和湿帘(5),所述湿帘间(10)由外侧墙(2)与内侧墙(1)之间的空间组成,所述湿帘(5)设置于所述外侧墙(2)上,所述内侧墙(1)的顶端与所述屋顶(4)之间设置有若干侧墙进风窗(6),所述侧墙进风窗(6)位于所述吊顶(3)的上方;所述湿帘(5)、所述侧墙进风窗(6)以及所述进风口(7)共同构成进风通道;地沟(11),设置于所述吊顶(3)的下方,所述地沟(11)的上方架设有漏缝地板(13),所述漏缝地板(13)被配置为将猪舍中的粪便和空气排入所述地沟(11)中,所述地沟(11)内设置有地沟风机(14),所述地沟风机(14)通过排风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15)的出气端设置有空气处理装置(17),所述空气处理装置(17)被配置为将内猪舍排放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并排入外界大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17)包括导流管(1701)、净化系统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导流管(1701)的进气端通过排风机(19)与所述排风通道(15)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导流管(1701)的出气端与所述净化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净化系统的输出端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水循环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导流管(1701)的出水口(1709)以及所述净化系统内的喷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包括若干由下至上依次交替分布的湿帘模块和喷淋模块,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喷淋模块的上方安装有除雾器(1706),所述除雾器(1706)的上方安装有臭氧发生器(1707),所述湿帘模块和所述喷淋模块被配置为净化猪舍内空气中的粉尘、氨气、硫化物及杀灭有害菌,所述臭氧发生器(1707)被配置为电离和氧化臭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猪舍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模块包括第一层湿帘(1702)和第二层湿帘(17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炜超邓森中李宗刚张志豪李保明王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