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井眼预充填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13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井眼预充填筛管,包括油管,所述油管的管壁开设有若干导流槽,所述油管的顶端连接有油管接箍,所述油管的外侧包覆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包覆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外侧套设有筛筒,所述筛筒的表面过流孔为梯形状结构。本小井眼预充填筛管有利于提高油井产能,提高在不同油藏物性下的适用性。下的适用性。下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井眼预充填筛管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小井眼预充填筛管。

技术介绍

[0002]疏松砂岩油气开采普遍存在出砂严重的问题,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防砂工艺措施确保正常生产,在开采现场应用中,作为机械防砂工艺技术中关键组成部分的预充填筛管,由于具有挡砂能力强、耐冲蚀、耐高温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难以实现砾石充填施工的小井眼防砂井中,但是,目前现场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预充填防砂筛管的层间挡砂过滤网在油、气井开采期间,由于固定装置不牢靠,在油管上产生大幅度轴向窜动(特别是稠油热采井中由于受热蒸汽作用过滤层与油管产生相对位移),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变形,而失去了阻挡、过滤、疏导的能力,从而降低了筛管的防砂效果;2、预充填防砂筛管的内部预充填层,由于侧钻井井眼较小,筛管在生产过程中将要承受较大的内外压差,如果填充层自身胶结密实程度不够,易松散破碎使得其出现抗冲蚀、耐高温能力下降的情形(特别是在稠油热采井生产周期中的树脂类填充层),就会影响到筛管的使用寿命,缩短筛管的防砂有效期;3、预充填防砂筛管的油管管壁上排布的通孔过流液孔,由于它与井筒内管柱的设计方向不一致,使得流入油管内的流体与油管管壁产生了较大的摩擦阻力,减缓了筛管的流通能力,影响了生产油井的产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小井眼预充填筛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小井眼预充填筛管,包括油管,所述油管的管壁开设有若干导流槽,所述油管的顶端连接有油管接箍,所述油管的外侧包覆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包覆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外侧套设有筛筒,所述筛筒的表面过流孔为梯形状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上下两端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过滤网的锁环,所述锁环外侧螺纹连接有压套。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为螺旋状。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材质为不锈钢。
[0009]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为地聚物砾石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油管与所述油管接箍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螺纹连接的锁环和压帽对过滤网进行固定,减小施工时热膨胀作用对其施加的轴向热应力,避免过滤网在油管上产生大幅度的轴向移动而变形损坏,既满足了本装置自身挡砂精度的要求,又增强了本装置在不同油藏物性下的适用性;
[0013]2、填充层采用通孔地聚物砾石层(由碱性或酸性激发合成,由AlO4和SiO4四面体结构单元组成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组成,与目前常用的树脂涂层砾石相比,其在稠油热采
井生产周期中,耐温高、抗压强度大、耐冲刷性能强,保证自身在复杂开采环境下的性能稳定,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4]3.油管管壁的导流槽,在油、气井生产中与井筒内管柱的方向一致,减小油管壁对流体产生的剪切力和粘滞力,增强流体在油管内的流通和流动能力,提高了本装置的产出速率,提高了生产油井的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过滤网、填充层、锁环、压套和筛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筛筒,2、填充层,3、过滤网,4、油管,5、锁环,6、压套,7、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小井眼预充填筛管,包括油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4的管壁开设有若干导流槽7,所述油管4的顶端连接有油管接箍8,所述油管4的外侧包覆设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的外侧包覆设有填充层2,所述填充层2的外侧套设有筛筒1,所述筛筒1的表面过流孔为梯形状结构。
[0021]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3的上下两端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过滤网3的锁环5,所述锁环5外侧螺纹连接有压套6。
[0022]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7为螺旋状。
[0023]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3的材质为不锈钢。
[0024]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层2为地聚物砾石层。
[0025]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油管4与所述油管接箍8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0026]本技术原理如下:本装置下入到出砂油层目标位,地层中的产出砂液流入筛筒1内,大量粒径较大的地层砂粒被筛筒1上梯形状的过流孔有效地挡在外面,使得本装置对地层产出砂液起到了第Ⅰ级挡砂、过滤、疏导的作用;地层产出砂液流过筛筒1继续向内流入填充层2,少量粒径较大的地层砂粒被填充层2挡在与筛筒1的间隙中,使得本装置对地层产出砂液实现了第Ⅱ级挡砂、过滤、疏导的功能;地层产出砂液通过填充层2与筛筒1的两级挡砂过滤后,再继续向内流动流入到挡砂过滤网3上,极少粒径较小的地层砂粒被过滤网3挡在了其与预充填层2的间隙中,地层产出砂液经过数级的过滤、挡砂和疏导,使地层产出砂液中的砂粒被阻挡,而液体順畅地沿着油管4管壁上设置的导流槽7流入油管4内产出。
[002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上实施例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变化、替换以及改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井眼预充填筛管,包括油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4)的管壁开设有若干导流槽(7),所述油管(4)的顶端连接有油管接箍(8),所述油管(4)的外侧包覆设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的外侧包覆设有填充层(2),所述填充层(2)的外侧套设有筛筒(1),所述筛筒(1)的表面过流孔为梯形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井眼预充填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的上下两端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过滤网(3)的锁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方武韩宏黄俊任立昌王志永朱坤崔彬蒲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