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多向筛管及其完井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82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多向筛管及其完井管柱,涉及石油工业完井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筛管部分和转向接头,筛管部分包括接箍、基管、上端环、外筛套、内筛套和下端环,基管上端与接箍固定连接,上下端环并排固定在基管外壁上,内外筛套同轴套装在基管外侧且二者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端环固定连接;转向接头包括上接头、连接件、转向节和下接头,上接头固定在基管下端,连接件上部嵌套在上接头内腔中,转向节下部固定套装在下接头上端;连接件下端设有球头,转向节和下接头组合体的内壁上端设有与球头适配的球形槽,球头设置在球形槽中,且二者活动连接;本装置的转向接头处可多角度转动,有效地避免了卡阻现象,提高了完井管柱的通过性能。通过性能。通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多向筛管及其完井管柱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工业完井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多向筛管及其完井管柱。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油井施工中,对于一些造斜曲率大的超短半径油气井,由于普通防砂筛管柔性低于油管,致使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筛管管卡或者下放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正常的防砂施工无法进行。
[0003]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适用于超短半径油气井的筛管管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多向筛管及其完井管柱,目前就在于解决目前出砂严重的超短半径油气井工具下入困难和防砂有效期短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多向筛管及其完井管柱,所述高强度多向筛管包括筛管部分和转向接头,所述筛管部分包括接箍、基管、上端环、外筛套、内筛套和下端环,所述基管上端与接箍固定连接,基管管壁上设有若干进油口;所述上端环和下端环上下并排固定套装在基管外壁上,所述外筛套和内筛套同轴套装在基管外侧且二者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端环和下端环固定连接;
[0006]所述转向接头包括上接头、连接件、转向节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与基管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上部固定嵌套在上接头内腔中,所述转向节下部固定套装在下接头上端;所述连接件下端设有球头,所述转向节和下接头组合体的内壁上端设有与球头适配的球形槽,所述球头设置在球形槽中,且二者活动连接;
[0007]所述完井管柱包括筛管悬挂器、若干高强度多向筛管和引鞋,若干所述高强度多向筛管串联形成的筛管管串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筛管悬挂器和引鞋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外筛套为冲缝筛套,所述内筛套为绕丝筛套。
[0009]优选的,所述转向节外壁上部为球形凸起,该球形凸起与球形槽同心设置;所述上接头内壁下部与球形凸起相适配,上接头套设在球形凸起外侧,且二者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上接头外壁上设有若干竖向的流道。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下端内沿设有用于限定转向节转动角度的凸起。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球头与转向节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二者径向转动的止转和防脱销钉。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4]本装置的转向接头处可多角度转动,有效地避免了卡阻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完井管柱的顺利下入,提高了完井管柱的通过性能;同时转向接头设置有限位及止转和防脱销钉,此设置避免了转向节与连接件发生晃动,从而避免转向节与连接件分离,提高了筛管的可靠性;本装置中的筛管采用多层过滤结构,外层冲缝筛套与内层绕丝筛套同时作用,滤孔
均匀,渗透率高,且当一层过滤结构破坏时,另一层过滤结构还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砂作用;本装置中的筛管采用304或316L不锈钢材质,整体具有强度高、耐酸碱盐腐蚀性、耐高温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高强度多向筛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完井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接箍,2、基管,201、进油口,3、上端环,4、外筛套,5、内筛套,6、下端环,7、上接头,701、流道,8、连接件,801、凸起,9、转向节,10、下接头,11、筛管悬挂器,12、引鞋,13、止转和防脱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一
[0020]参照图1所示,一种高强度多向筛管及其完井管柱,高强度多向筛管包括筛管部分和转向接头,筛管部分包括接箍1、基管2、上端环3、外筛套4、内筛套5和下端环6,基管2上端与接箍1固定连接,基管2管壁上设有若干进油口201;上端环3和下端环6上下并排固定套装在基管2外壁上,外筛套4和内筛套5同轴套装在基管2外侧且二者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端环3和下端环6固定连接;更为详细的,本实施例中的外筛套4为冲缝筛套,内筛套5为绕丝筛套。
[0021]转向接头包括上接头7、连接件8、转向节9和下接头10,上接头7与基管2下端固定连接,连接件8上部固定嵌套在上接头7内腔中,转向节9下部固定套装在下接头10上端;连接件8下端设有球头,转向节9和下接头10组合体的内壁上端设有与球头适配的球形槽,球头设置在球形槽中,且二者活动连接;
[0022]完井管柱包括筛管悬挂器11、若干高强度多向筛管和引鞋12,若干高强度多向筛管串联形成的筛管管串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筛管悬挂器11和引鞋12固定连接。
[0023]本装置的筛管部分采用整体式焊接,减少了过滤结构与基管2的焊接次数,降低了焊接对筛管整体强度的影响;本装置中的绕丝筛套由横筋和纵筋组成,可通过控制横筋和纵筋的排列密度,控制绕丝筛套的过滤精度;冲缝筛套采用不锈钢材料冲缝螺纹分布,过滤套强度高,且采用精密冲缝技术,精确控制冲缝过滤套的开口方向,可减少液流对筛套的直接冲击,有效降低砂层对筛管的冲蚀作用;冲缝筛套的长度略长于绕丝筛套,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内部绕丝筛套;本装置可根据储层特点,优化调整冲缝筛套的缝宽和绕丝筛套的过滤层精度,适用于多种井况。
[0024]本装置中转向接头的连接件8球头与转向节9球形槽相互配合,实现了转向节9的多角度转动,提高了转向接头的转动性能,进而提升筛管管串的整体柔性,增大了完井管柱的井下通过性能和下入效率。
[0025]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多组高强度多向筛管首尾对接串联成筛管管串,再将筛管管串的上端与筛管悬挂器11对接,下端与引鞋12对接,筛管悬挂器11、筛管管串和引鞋12组成完井管柱;在施工时,将此完井管柱缓慢下入井下,在多组高强度多向筛管的转向接头的作用下,有效的避免了卡阻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完井管柱顺利下入到井下指定位置。
[0026]实施例二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项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转向接头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具体为: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向节9外壁上部为球形凸起,该球形凸起与球形槽同心设置;上接头7内壁下部与球形凸起相适配,上接头7套设在球形凸起外侧,且二者活动连接;上接头7在不影响配合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包裹转向节9的球形凸起,避免转向节9转动过大时发生脱落事故。
[0028]上接头7外壁上设有若干竖向的流道701,流道701可增大液流的过流面积,减少对工具的冲蚀作用。
[0029]实施例三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项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转向接头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具体为: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件8下端内沿设有用于限定转向节9转动角度的凸起801,此结构使转向节9在设计的角度
±
10
°
内进行转动,同时避免转向节9转动过大时发生脱落事故。
[0031]连接件8球头与转向节9之间设有止转和防脱销钉13,该设置可保证转向接头只能进行轴向转动,避免下井时径向转动造成完井管柱脱落事故的发生。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多向筛管及其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多向筛管包括筛管部分和转向接头,所述筛管部分包括接箍、基管、上端环、外筛套、内筛套和下端环,所述基管上端与接箍固定连接,基管管壁上设有若干进油口;所述上端环和下端环上下并排固定套装在基管外壁上,所述外筛套和内筛套同轴套装在基管外侧且二者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端环和下端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接头包括上接头、连接件、转向节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与基管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上部固定嵌套在上接头内腔中,所述转向节下部固定套装在下接头上端;所述连接件下端设有球头,所述转向节和下接头组合体的内壁上端设有与球头适配的球形槽,所述球头设置在球形槽中,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完井管柱包括筛管悬挂器、若干高强度多向筛管和引鞋,若干所述高强度多向筛管串联形成的筛管管串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秀贵王玉婷孙锐杰蔺燕燕刘智仁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瑞思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