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端板及预制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08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端板,端板上设有若干螺栓安装孔、穿筋孔和沉孔槽,所述螺栓安装孔内壁设有张拉螺纹,穿筋孔贯穿端板,沉孔槽与端板的外侧相连,穿筋孔与沉孔槽一一对应,在沉孔槽内设有阶梯沉台,穿筋孔的尺寸供待组装的钢筋镦头穿过,沉孔槽的阶梯沉台容纳待组装的钢筋镦头。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预制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端板有效地解决了原有技术需要先穿筋,然后才能镦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桩,将端板与其他部件连接起来,能够实现整体工艺流程的顺序流转,便于工艺布局,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每根主筋均为独立个体,镦头工序更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操作简便,员工的劳动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劳动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劳动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端板及预制桩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构件的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端板及预制桩。

技术介绍

[0002]先张法混凝土预制桩作为新兴的建筑产品,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建设中。为提高预制桩产品的抗弯性能,在其钢筋笼制作阶段,需要在预制桩模具两端装设有带数个沉台孔的端板,钢筋笼的数根纵向主筋两端加工有呈扩大头状的镦头,两侧相同数量的镦头分别卡接在两端端板的沉孔内,然后一端的端板固定,张拉螺栓将张拉板与端板进行固定。通过液压张拉设备通过张拉板对钢筋笼纵筋进行拉伸,拉伸完成后采用锚固装置保证钢筋笼保持拉伸后的状态。随后将模具内灌注混凝土,当混凝土凝固后,松开锚固装置,与混凝土胶结在一起的钢筋笼无法回弹,纵筋的预应力便一直保持,从而提高了整条预制桩的抗弯性能。
[0003]目前,根据申请号202010622488.7,申请日为2020年7月1日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一种钢筋笼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文件公开的技术,如图1与图2所示,钢筋笼的成型需要将一端的主筋进行镦头加工后,然后卡接在图3及图4所示的端板上,另外一端的主筋必须要穿过另外一端的端板的穿筋孔1

2后,再将主筋逐根进行镦头,然后再将所有镦头卡接在另外一端的端板沉孔1

1内,该方式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1、需要将一端未镦头的主筋穿过端板的通孔后,再逐根镦头,工艺流程为先一端镦头后装配,再穿筋后再镦头,镦头工序碎片化,不便于整体的工艺布局加工,降低了生产效率;
[0005]2、单根主筋重量较轻,镦头工序劳动强度较小,当数根主筋穿过端板通孔后,任何一根主筋进行镦头操作时,需要移动已成为一个整体的其它主筋和一侧的端板进行移动操作,劳动强度加大,且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预制桩生产过程中需要先穿筋,然后才能镦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端板及预制桩。
[0007]本技术具体内容如下:一种新型端板,端板上设有若干螺栓安装孔、穿筋孔和沉孔槽,所述螺栓安装孔内壁设有张拉螺纹,穿筋孔贯穿端板,沉孔槽与端板的外侧相连,穿筋孔与沉孔槽一一对应,在沉孔槽内设有阶梯沉台,穿筋孔的尺寸供待组装的钢筋镦头穿过,沉孔槽的阶梯沉台容纳待组装的钢筋镦头。
[0008]进一步的,所述穿筋孔靠近端板内侧的一端设有斜角。
[0009]进一步的,穿筋孔和沉孔槽在正视图方向上的最大尺寸连线呈α角度设置。
[0010]进一步的,α的角度在30
°
~150
°
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安装孔与穿筋孔及沉孔槽分离。
[0012]进一步的,所述穿筋孔的中心线与沉孔槽的中心线重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穿筋孔的尺寸大于待组装的钢筋镦头尺寸,所述沉孔槽整体呈长条形,沉孔槽的高度大于待组装的钢筋镦头的高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沉孔槽整体呈长条形,在正视图方向上呈跑道形、倒圆角矩形、倒方角矩形或椭圆形,所述穿筋孔在正视图方向上呈跑道形、倒圆角矩形、倒方角矩形、椭圆形、圆形或多边形。
[0015]进一步的,所述沉孔槽至少包括两个阶梯沉台,阶梯沉台关于沉孔槽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0016]进一步的,端板的内侧边缘设有连接台阶。
[0017]进一步的,端板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的横截面大于端板另一面的横截面面积,使端板靠近混凝土的端部形成卡台。
[001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预制桩,预制桩的两端包括上述任一端板,还包括钢筋笼、混凝土和桩套箍,
[0019]钢筋笼包括若干根钢筋和设置在钢筋外侧的螺旋箍筋,钢筋的数量与穿筋孔数量一致或者少于钢筋锚固孔的数量,在钢筋的两端均设有镦头,镦头整体呈长条形,镦头在正视图上的整体尺寸小于穿筋孔的尺寸,镦头两端的尺寸小于阶梯沉台的尺寸,镦头的两端位于阶梯沉台上;
[0020]桩身包括混凝土和桩套箍,混凝土包裹钢筋笼,桩套箍套设在桩身两端。
[0021]进一步的,所述镦头整体呈长条形,在正视图上呈跑道形、倒圆角矩形、倒方角矩形或椭圆形。
[0022]本技术的端板在与钢筋组装时,可通过穿筋孔将钢筋镦头穿过端板后再固定在沉孔槽内,可将全部主筋两端均进行镦头加工后,再与端板进行装配卡接,有效地解决了原有技术需要先穿筋,然后才能镦头的问题。本技术的预制桩,将端板与其他部件连接起来,能够实现整体工艺流程的顺序流转,便于工艺布局,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每根主筋均为独立个体,镦头工序更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操作简便,员工的劳动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
[0024]图1为
技术介绍
所述的原有镦头的侧视图;
[0025]图2为
技术介绍
所述的原有镦头的正视图;
[0026]图3为
技术介绍
所述的原有端板的侧视图;
[0027]图4为
技术介绍
所述的原有端板的正视图;
[0028]图5为实施例1的端板的正视图;
[0029]图6为图5的A向剖视图;
[0030]图7为图5的B向剖视图;
[0031]图8为图5的C处的放大图;
[0032]图9为实施例1的正视图方向的穿筋示意图;
[0033]图10为实施例1的侧视图方向的穿筋示意图;
[0034]图11为实施例1的正视图方向的镦头旋转α角度后与端板卡接的示意图;
[0035]图12为实施例1的侧视图方向的镦头旋转α角度后与端板卡接的示意图;
[0036]图13为实施例2的端板的剖视示意图;
[0037]图14为实施例3的穿筋孔与沉孔槽示意图;
[0038]图15为实施例4的穿筋孔与沉孔槽示意图;
[0039]图16为实施例5的穿筋孔与沉孔槽示意图;
[0040]图17为实施例6的预制桩的示意图;
[0041]图18为实施例6的钢筋镦头的侧视图;
[0042]图19为实施例6的钢筋镦头的正视图;
[0043]图20为实施例7的钢筋镦头的侧视图;
[0044]图21为实施例7的钢筋镦头的正视图;
[0045]图22为实施例8的钢筋镦头的侧视图;
[0046]图23为实施例8的钢筋镦头的正视图;
[0047]图24为实施例9的钢筋镦头的侧视图;
[0048]图25为实施例9的钢筋镦头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轴向”、“径向”、“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端板,其特征在于:端板上设有若干螺栓安装孔、穿筋孔和沉孔槽,所述螺栓安装孔内壁设有张拉螺纹,穿筋孔贯穿端板,沉孔槽与端板的外侧相连,穿筋孔与沉孔槽一一对应,在沉孔槽内设有阶梯沉台,穿筋孔的尺寸供待组装的钢筋镦头穿过,沉孔槽的阶梯沉台容纳待组装的钢筋镦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筋孔靠近端板内侧的一端设有斜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端板,其特征在于:穿筋孔和沉孔槽在正视图方向上的最大尺寸连线呈α角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端板,其特征在于:α的角度在30
°
~150
°
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安装孔与穿筋孔及沉孔槽分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筋孔的中心线与沉孔槽的中心线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筋孔的尺寸大于待组装的钢筋镦头尺寸,所述沉孔槽整体呈长条形,沉孔槽的高度大于待组装的钢筋镦头的高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槽整体呈长条形,在正视图方向上呈跑道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忠良赵伟华姚栋
申请(专利权)人: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