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00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电磁继电器,它由磁路部分、接触部分组成,其中磁路部分由铁芯、衔铁、轭铁、短路环、线圈和拉簧等组成,特征是线圈与轭铁之间安装有套在铁芯上的侧板,且侧板与铁芯、轭铁接触良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原有继电器的基础上增加一只纯铜制成的侧板,侧板就可以对电磁系统中的漏磁进行短路,减少了涡流损耗,大幅降低了继电器线圈过负载时的交流尾声,减少了继电器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提高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流电磁继电器。交流电磁继电器一般都由磁路部分、接触部分组成,其中磁路部分由铁芯、衔铁、轭铁、短路环、线圈、线圈架和拉簧组成,这种结构的继电器工艺过程要求相当高,继电器刚刚动作的感抗也很大,并且继电器线圈过负载即大于1.2倍额定值时的交流尾声很大,这样巨大的交流尾声会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较大的干扰,造成继电器触点接触不可靠,容易烧坏触点,并导致后续电路误动作或不动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幅降低继电器线圈过负载时的交流尾声、减少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提高触点的接触可靠性的交流电磁继电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由磁路部分、接触部分组成,其中磁路部分由铁芯、衔铁、轭铁、短路环、线圈、线圈架和拉簧组成,接触部分由动簧片、簧片组、动触点、静触点、动簧片脚、静簧片脚、线圈引脚、导线、底座、盖片组成,特征是线圈与轭铁之间安装有套在铁芯上的侧板,且侧板与铁芯、轭铁接触良好。短路环、铁芯与侧板构成工字形。本技术由于在原有继电器的基础上增加一只纯铜制成的侧板,侧板安装在线圈与轭铁之间,并套在铁芯上,且侧板与铁芯、轭铁接触良好,短路环、铁芯与侧板构成工字形,这样侧板就可以对电磁系统中的漏磁进行短路,减少了磁路系统中的涡流损耗,大幅降低了继电器线圈过负载时的交流尾声,减少了继电器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提高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据试验,本技术在负荷3倍额定值的过负载时无交流尾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磁路系统剖面示意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由磁路部分、接触部分组成,其中磁路部分由铁芯14、衔铁8、轭铁11、短路环6、线圈架7、线圈13和拉簧10组成,接触部分由动簧片5、簧片组18、动触点2、静触点4、动簧片脚16、静簧片脚1、线圈引脚15、导线9、底座3、盖片17组成,在线圈13与轭铁11之间安装有套在铁芯14上的由纯铜制成的侧板12,短路环6、铁芯14与侧板12构成工字形,且侧板12与铁芯14、轭铁11接触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电磁继电器,由磁路部分、接触部分组成,其中磁路部分由铁芯(14)、衔铁(8)、轭铁(11)、短路环(6)、线圈架(7)、线圈(13)和拉簧(10)组成,接触部分由动簧片(5)、簧片组(18)、动触点(2)、静触点(4)、动簧片脚(16)、静簧片脚(1)、线圈引脚(15)、导线(9)、底座(3)、盖片(17)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线圈(13)与轭铁(11)之间安装有套在铁芯(14)上的侧板(12),且侧板(12)与铁芯(14)、轭铁(11)接触良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电磁继电器,由磁路部分、接触部分组成,其中磁路部分由铁芯(14)、衔铁(8)、轭铁(11)、短路环(6)、线圈架(7)、线圈(13)和拉簧(10)组成,接触部分由动簧片(5)、簧片组(18)、动触点(2)、静触点(4)、动簧片脚(16)、静簧片脚(1)、线圈引脚(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松
申请(专利权)人:洪都无线电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