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康荣专利>正文

微振动触发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91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振动触发开关机械结构新设计,其特点是在绝缘外壳(1)上、下两端设有导电接线柱(3、5),外壳(3)内腔内置液体金属汞(4)与下接线柱(5)导通连接,上接线柱(3)与液体金属汞(4)之间留有间隙。上述结构特点的微振动触发开关利用了通常不被人发现的水银振动时会瞬间突起跳动特点而设计,灵敏高度,任何预报警场合均能可靠工作。(*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振动触发开关机械结构新设计。现有的振动触发开关大多采用弹簧式结构,主要存在振动触发不灵敏缺点,若将振动触发开关应用到报警器一类产品中时,灵敏度问题是致关重要的,为此,有人对振动触发开关做过一些改进设计,如文献CN2116751U所公开的一种“自行车报警保险锁”中的传感器也即振动触发开关是由弹子、弹子座、两片金属接触片组成,也称弹子滚动传感器,该产品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有不起作用之嫌,例如没有滚动只有微振动或预防性地倾斜操作等场合均会使该传感器失灵;文献CN2086290U也公开了一种水银珠式微振动传感器,其结构有些类似个弹子滚动传感器,同样也存在上述传感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高一种高灵敏度、任何场合下均能可靠工作的微振动触发开关。该微振动触发开关是在绝缘外壳上、下两端设有导电接线柱,外壳内腔设置液体金属汞与下端接线柱导通连接,上接线柱与液体金属汞之间留有间隙。这样结构特点的微振动触发开关利用了通常不被人发现的水银振动会瞬时突起跳动特点而设计,灵敏度高,任何预报警场合均能可靠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各个方向振动均能报警,工作可靠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说明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同时给出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Ⅰ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调节机构本技术实施例Ⅱ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壳,2接线柱套,3上接线柱,4液体金属汞,5下接线柱,6导电片,7调节螺丝如图所示,实施例Ⅰ提供的微振动触发开关是在绝缘外壳1上、下端设有导电接线柱3、5,上接线柱3通过接线柱套2安装在外壳1上端,下接线柱5与置于外壳1内腔中的液体金属汞4导通连接,上接线柱3与液体金属汞4之间留有间隙,本实施例Ⅰ、Ⅱ的上接线柱3与液体金属汞4相邻面呈凸面与液体金属汞4自然呈现的凸面相对应,这样结构形式对微振动触发开关安装角度或使用角度要求相应降低,直立安装或一定角度倾斜安装均可,实施例Ⅱ还提供了一种带有调节机构的微振动触发开关,该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外壳1内腔中的液体金属汞4与上接线柱3之间的间隙,也即调节灵敏度,本实施例的液体金属汞液位高度调节机构是在外壳1的侧面设有调节螺丝7,通过对金属汞4挤压来调节其液面高度,当然,液体金属汞液位调节机构也可设置在上、下接线柱3、5的上下升降结构上等等,此种金属汞液位调节触发开关的灵敏度一般在安装使用时都已经设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振动触发开关,其特征在绝缘的外壳(1)上、下两端设有导电接线柱(3、5),外壳(1)内腔内置液体金属汞(4)与下接线柱(5)导通连接,上接线柱(3)与液体金属汞(4)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振动触发开关,其特征在绝缘的外壳(1)上、下两端设有导电接线柱(3、5),外壳(1)内腔内置液体金属汞(4)与下接线柱(5)导通连接,上接线柱(3)与液体金属汞(4)之间留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康荣
申请(专利权)人:戴康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