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8912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包括握持部、缝合针、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顶针、第二顶针、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握持部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分别开设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卡合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且分别能沿滑槽滑动第一设定距离和第二设定距离;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分别安装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并均位于握持部与缝合针共同形成的容纳腔内;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安装在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上,且第一和第二固定板在缝合针内的滑动距离不大于第一和第二设定距离。由此,利用滑块的设定距离能够对固定板的滑动距离进行限定,从而无需提前对扎入深度进行测量,可以提高半月板缝合的便利性。的便利性。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股骨和胫骨之间一个半月形软骨样组织,有增加稳定、传递负荷,吸收震荡,润滑关节等作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日趋红火,运动伤害日渐增多,半月板损伤越来越多。
[0003]目前对于半月板损伤,比较成熟的方式是进行半月板缝合。半月板缝合技术主要分为“由外向内”、“由内向外”、“全关节内”三种。“由外向内”缝合方法比较费时,不能控制关节内半月板的出针口,且不适用半月后角缝合。“由内向外”缝合方法有损伤神经及血管的风险且不适用于半月板前角的缝合。因此以上两种缝合方式均具有局限性。而“全关节内”缝合方式简单、安全、高效,适用于半月板体部、后角、前角的缝合,目前已成半月板缝合技术的首选。
[0004]“全关节内”缝合需要专用的缝合产品,传统缝合器械由两个固定板、一根连接两个固定板并能收紧的缝线和插入器三部分组成,固定板和缝线固定在插入器前端的缝合针内。使用方法是将插入器上前端缝合针穿过半月板指定位置,达到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部、缝合针、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其中,所述握持部具有第一中空内腔,所述握持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中空内腔相连通,所述滑槽的两相对腔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缝合针安装在所述握持部的一端,所述缝合针具有第二中空内腔,所述第二中空内腔与所述第一中空内腔相连通,以共同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滑块可分离地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一设定距离;所述第二滑块可分离地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滑块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设定距离;所述第一顶针穿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顶针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顶针的第二端插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与所述缝合针远离所述握持部的一端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距离;所述第二顶针穿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顶针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顶针的第二端插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与所述缝合针远离所述握持部的一端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设定距离;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缝合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握持部的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第一设定距离,直至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滑槽的腔壁相抵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握持部的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第二设定距离,直至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滑槽的腔壁相抵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温明哲陈丹吴迪孙海庄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