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瑜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62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皆焊接有支撑柱,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的壳体内部设有分隔腔,两个所述分隔腔部位的隔板与壳体侧壁上皆对称布置有一对滑槽,两个所述分隔腔的内部皆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呈“U”形,所述固定框外侧壁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一对导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设有清洁组件,实现了污水桶上升过程中挤压活塞柱内部抽吸进入的清洁液,实现了自清洁,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且清洁组件还起到了产生阻尼效果的作用,由于喷头喷出的清洗液的流量受限制,限制了污水桶下降过程中的下降速度,从而有利于设备的长时间稳定使用。从而有利于设备的长时间稳定使用。从而有利于设备的长时间稳定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为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往往需要多种处理方式相结合以使污水达到使用的标准,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其中物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最为简单的理解使用为过滤去除杂质也可称为物理法处理,主要用于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
[0004]目前,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在河道污水治理的过程中一般使用较为复杂,河道污水主要存在的杂质一般为沉淀的淤泥和漂浮的浮萍生物,一般很难快速地通过处理设备将污水中的大部分淤泥杂质或浮萍生物筛选出,且工作效率较低,有一些处理设备的工作流程为间歇式处理,每次只能处理一定容积的污水,待处理好一定容积的污水后再重复进行污水的注入并进行处理,处理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能够对污水进行交替不间断处理,且充分有利于淤泥沉淀分离和浮萍漂浮分离后再进行污水过滤处理的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皆焊接有支撑柱,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的壳体内部设有分隔腔,两个所述分隔腔部位的隔板与壳体侧壁上皆对称布置有一对滑槽,两个所述分隔腔的内部皆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呈“U”形,所述固定框外侧壁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一对导向板,且两侧导向板上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固定框的顶部焊接有用于连接两侧侧壁使用的提拉杆,所述壳体内部两侧提拉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分隔腔部位的壳体顶部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导向轮,两侧穿线孔之间的壳体顶部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壳体两侧边缘侧壁位置处并安装有齿轮一,所述导向轮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传动轴上安装有链轮,且两侧分隔腔之间的链条依次绕设导向轮和链轮布置,两个所述固定框的内侧皆铰接有污水桶,所述污水桶外侧壁的两侧与固定框之间对称铰接有一对用于带动污水桶翻转使用的电动伸缩杆一,所述污水桶的内部顶端一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壳体外侧壁顶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
一端延伸至壳体内部并连通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进水管延伸至壳体内部一端的管口位置处皆竖直向下并分别对齐两侧污水桶布置,所述导水管连接于进水管的管口上游位置处,且导水管上安装有电动蝶阀,所述分隔腔内侧壁顶端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框支撑使用的承载组件,且固定框外侧的导向板上安装有清洁组件,所述分隔腔部位的壳体内部底端两侧皆通过轴承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呈筛网状,所述传送带内部的两端皆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辊,所述传送带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壳体外侧壁的一侧设有过滤物排出口,过滤物排出口位于固定框开口的一侧,且传送带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物排出口外侧,所述传送带内部一端传动辊的轴心位置处设有齿轮二,且壳体内部两侧传送带与传动轴之间的壳体外侧壁上皆设有联动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分别与壳体内部两侧分隔腔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铰接于壳体内壁上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两端的铰接轴轴心位置处皆设有齿轮三,所述齿轮三一侧的壳体内壁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二,且电动伸缩杆二的输出端设有与齿轮三相啮合的齿条。
[0008]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对称布置于固定框两侧导向板上的活塞柱,所述活塞柱竖直向上布置,活塞柱正上方位置处的壳体顶部竖直向下安装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底端穿插至活塞柱内部,所述导向柱的内部中空,所述导向柱的底端与活塞柱内部相连通,且导向柱底端的外侧套设有与活塞柱内壁相配合的密封套,所述导向柱内部顶端位置处的外侧壁上连接有进液管,所述活塞柱内部底端位置处的外侧壁上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导向板下方的固定框外侧套设有布液管,所述布液管首尾相连并沿着壳体的内壁布置,所述布液管的外侧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倾斜向下安装有喷头,所述出液管远离活塞柱的一端与布液管相连通,且出液管与进液管上皆安装有止回阀。
[0009]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垂直于齿轮二竖直向上布置的连接轴一,所述连接轴一的两端皆设有齿轮四,所述连接轴一底端的齿轮四与齿轮二相啮合,所述连接轴一顶端的齿轮四延伸至壳体上表面位置处,所述连接轴一一侧的壳体顶部安装有连接轴二,所述连接轴二的两端皆设有齿轮五,所述连接轴二一端的齿轮五与连接轴一顶端的齿轮四相啮合,所述连接轴二另一端的齿轮五与齿轮一相啮合,连接轴二与齿轮一相啮合一端的齿轮五通过单向轴承安装,且壳体的外侧壁上焊接有用于固定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使用的轴承套。
[0010]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上方两侧的壳体内壁与隔板之间对称焊接有一对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底端倾斜向下布置并延伸至传送带的上方边缘位置处。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位于同一分隔腔内部的两根进液管相连通并安装有电磁阀。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能够利用壳体内部两个升降配合的污水桶交替式地连续盛装污水进行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效率高,能够在单个污水桶盛装适量污水后再进行污水的倾倒,从而在盛装及下降后翻转倾倒的过程中使污水中的沉淀杂质充分地沉淀,漂浮杂质充分地漂浮,从而不易使漂浮杂质与沉淀杂质混合,且由于污水的过滤方式为倾倒后透过筛网状的传送带实现杂质的去除,不含杂质的过滤水透过传送带下流,杂质停留在传送带上表面,产生的有益性更为突出的是能够将大质量、粒径较小且易于堵塞筛孔的泥状杂质最后倾倒,
首先倾倒上层漂浮的大表面积轻盈物质,后倾倒淤泥杂质,起到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且盛装过程中就已经实现了污水的初步预处理,增加工作效率。
[0014]2:壳体内部两侧的污水桶通过链条相连通,且传送带与传动轴之间设有联动组件,壳体内部两侧的污水桶循环升降运动,当一侧污水桶装满后下降即可带动原先下降并倾倒完成的污水桶上升实现连续的污水处理,增加处理效率,联动组件的使用更加充分地利用了盛装有污水的污水桶下降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在单向轴承单向转动,单向制动的特性下还能带动传送带进行转动,从而方便了过滤物的收集,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节能环保。
[0015]3:通过设有清洁组件,实现了污水桶上升过程中挤压活塞柱内部抽吸进入的清洁液,污水桶下降过程中将外界待使用的清洁液吸入活塞柱内部等待下一次上升过程中清洁内壁的作用,实现了自清洁,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且清洁组件还起到了产生阻尼效果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9),所述壳体(9)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皆焊接有支撑柱(17),所述壳体(9)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隔板(7),所述隔板(7)两侧的壳体(9)内部设有分隔腔(23),两个所述分隔腔(23)部位的隔板(7)与壳体(9)侧壁上皆对称布置有一对滑槽(22),两个所述分隔腔(23)的内部皆滑动连接有固定框(26),所述固定框(26)呈“U”形,所述固定框(26)外侧壁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一对导向板(15),且两侧导向板(15)上设有与滑槽(22)相适配的滑块,所述固定框(26)的顶部焊接有用于连接两侧侧壁使用的提拉杆(37),所述壳体(9)内部两侧提拉杆(37)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链条(11),所述分隔腔(23)部位的壳体(9)顶部设有穿线孔(8),所述穿线孔(8)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导向轮(4),两侧穿线孔(8)之间的壳体(9)顶部焊接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轴(31),所述传动轴(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壳体(9)两侧边缘侧壁位置处并安装有齿轮一(28),所述导向轮(4)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传动轴(31)上安装有链轮(32),且两侧分隔腔(23)之间的链条(11)依次绕设导向轮(4)和链轮(32)布置,两个所述固定框(26)的内侧皆铰接有污水桶(44),所述污水桶(44)外侧壁的两侧与固定框(26)之间对称铰接有一对用于带动污水桶(44)翻转使用的电动伸缩杆一(42),所述污水桶(44)的内部顶端一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43),所述壳体(9)外侧壁顶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27),所述进水管(27)的一端延伸至壳体(9)内部并连通有导水管(5),所述导水管(5)与进水管(27)延伸至壳体(9)内部一端的管口位置处皆竖直向下并分别对齐两侧污水桶(44)布置,所述导水管(5)连接于进水管(27)的管口上游位置处,且导水管(5)上安装有电动蝶阀(2),所述分隔腔(23)内侧壁顶端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框(26)支撑使用的承载组件,且固定框(26)外侧的导向板(15)上安装有清洁组件,所述分隔腔(23)部位的壳体(9)内部底端两侧皆通过轴承安装有传送带(21),所述传送带(21)呈筛网状,所述传送带(21)内部的两端皆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辊(16),所述传送带(21)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壳体(9)外侧壁的一侧设有过滤物排出口(30),过滤物排出口(30)位于固定框(26)开口的一侧,且传送带(21)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物排出口(30)外侧,所述传送带(21)内部一端传动辊(16)的轴心位置处设有齿轮二(19),且壳体(9)内部两侧传送带(21)与传动轴(31)之间的壳体(9)外侧壁上皆设有联动组件,所述壳体(9)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18),且排水管(18)分别与壳体(9)内部两侧分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张鹏飞邹瑜
申请(专利权)人:邹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