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加热炉的自动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857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频加热炉的自动出料装置,包括一侧设置有出料口的中频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加热炉的出料口一侧设置有运输平台,运输平台的下方设有驱动电机,运输平台的下方转动安装有主动轮,所述运输平台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并通过传动链条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轴端固定在主动轮的轮轴端部或第一从动轮的轮轴端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还套设连接有运输链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设备运行情况而提高传动链条的绷紧性,从而保障传输效率。从而保障传输效率。从而保障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频加热炉的自动出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锻造成型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频加热炉的自动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中频加热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对放入自身炉体内金属坯料进行加热的炉。加热完成后的金属坯料温度较高,达到 1000℃以上,并且需要快递的传送到下一工序进行生产加工,传统工艺中金属坯料从中频加热炉出料靠人工用火钳拉出,此方式容易造成打火短路降低了电炉使用寿命,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并容易受到高温灼热的伤害。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0004]专利申请号CN201620584384.0公开了锻造中频加热炉自动化出料装置,在中频加热炉出料口处设有倾斜式供料平台,金属坯料从中频加热炉出口滑出到供料平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其他运转方式运转到下一工序;此种中频加热炉出料装置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但实际出料过程中不流畅、需要人工辅助,而且坯料与坯料之间容易粘连无法顺利出料,影响生产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另一篇专利,申请号CN201020293638公开了中频加热炉自动出料托辊滑道装置,采用出料托辊设备,从出料口到下一工序形成高度差,依靠工件重力推动托辊运转;此种方式运输速度不均匀,占用空间大,金属坯料降温严重,温差大。
[0006]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采用额外的驱动力来移动热坯料的方法和设备,一种自动出料装置,其在中频加热炉出料口安设传送带,利用传送带将物料运输至下一工序;这种方式在接近炉口的位置安装从动轮、以其驱动传送带运动,主、从动轮之间采用传动链条传输动力;
[0007]但是,主从动轮和传动链条之间相当于两点构成的直线,并且两者受热程度不同而导致零件热膨程度不同,因此极易导致传动链条松弛,影响传动效率。为了提高动力传输能力,主动轮及其驱动电机不得不与从动轮距离很近,因而驱动电机收到中频加热炉逸热影响而处于高温的工作环境中,容易老化、损坏。另外,将从动轮设置于中频加热炉出料口处,传送带在远离出料口的一侧驱动力不足,导致传送带无法平稳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中频加热炉的自动出料装置,能够根据设备运行情况而提高传动链条的绷紧性,从而保障传输效率。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频加热炉的自动出料装置,包括一侧设置有出料口的中频加热炉,所述中频加热炉的出料口一侧设置有运输平台,运输平台的下方设有驱动电机,运输平台的下方转动安装有主动轮,所述运输平台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套设有
传动链条并通过传动链条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轴端固定在主动轮的轮轴端部或第一从动轮的轮轴端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还套设连接有运输链条。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当驱动电机的传动轴端和主动轮的轮轴端固定连接时,支架可沿单一铅垂面上下左右活动的支架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运输平台的顶面和中频加热炉的出料口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运输平台上设有金属坯料,金属坯料与运输链条的顶面相接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驱动电机、齿轮和链条的传送机构将金属坯料运输到下一工序,成三角形的链条传送装置,实现自绷紧效果从而对驱动电机起到保护作用;驱动电机放置下方,远离金属坯料防止温度过高电机过热,该装置运输流畅,金属坯料流转到下一工序生产时温度稳定;
[0015]2、本技术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有效降低工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中频加热炉的自动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运输平台;2、运输链条;31、第一从动轮;32、第二从动轮;4、驱动电机;5、主动轮;6、传动链条;7、中频加热炉;8、金属坯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中频加热炉的自动出料装置,包括一侧设置有出料口的中频加热炉7,所述中频加热炉7的出料口一侧设置有运输平台1,运输平台1的正下方固定设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传动轴末端固定设有主动轮5,所述运输平台1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31和第二从动轮32,所述主动轮5、第一从动轮 31和第二从动轮32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6并通过传动链条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31和第二从动轮32之间还套设连接有运输链条 2。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可沿单一铅垂面上下左右活动的支架上。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平台1的顶面和中频加热炉7的出料口底端位于同一水平
线。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平台1上设有金属坯料8,金属坯料8 与运输链条2的顶面相接触。
[0024]在本实施例中,与运输链条2平行设置两个从动轮,从动轮轴同时作为运输链条2的环绕轴;驱动电机4和主动轮5位于运输链条2 下方,使得主动轮5和两个从动轮形成三角形布置,因而对传动链条 6具有很好的绷紧效果,有效延长了打滑现象出现的时间,正因如此,驱动电机4可以设置得更为远离中频加热炉7,防止中频加热炉7逸热损坏驱动电机4,同时,运输链条2的两端均有从动轮对其提供动力,保证了运输链条2的平稳运行。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中频加热炉的自动出料装置,包括一侧设置有出料口的中频加热炉7,所述中频加热炉7的出料口一侧设置有运输平台1,运输平台1的下方固定设有驱动电机4,运输平台1的下方转动设置有主动轮5,所述运输平台1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31和第二从动轮32,所述驱动电机4的传动轴末端和第一从动轮31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5、第一从动轮31和第二从动轮 32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6并通过传动链条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31和第二从动轮32之间还套设连接有运输链条2。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平台1的顶面和中频加热炉7的出料口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平台1上设有金属坯料8,金属坯料8 与运输链条2的顶面相接触。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频加热炉的自动出料装置,包括一侧设置有出料口的中频加热炉(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加热炉(7)的出料口一侧设置有运输平台(1),运输平台(1)的下方设有驱动电机(4),运输平台(1)的下方转动安装有主动轮(5),所述运输平台(1)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31)和第二从动轮(32),所述主动轮(5)、第一从动轮(31)和第二从动轮(32)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6)并通过传动链条(6)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的传动轴端固定在主动轮(5)的轮轴端部或第一从动轮(31)的轮轴端部,所述第一从动轮(31)和第二从动轮(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善军王文明亓连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温岭精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