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46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包括井道、轿厢、对重块、曳引机及缓冲组件;所述井道包括底坑、中间运行层及顶层,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轿厢缓冲器及对重块缓冲器,所述轿厢运动至最底层时,下端面处于底坑内,并压缩轿厢缓冲器;所述轿厢运动至最顶层时,对重块下端面处于底坑内,并压缩对重块缓冲器;所述轿厢底面与轿厢缓冲器上端面之间、对重块底面与对重块缓冲器上端面之间均相对设置有一对相同磁极的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降低底坑深度,实现轿厢及对重块单次下降至最底层时,能够分别压缩轿厢缓冲器及对重块缓冲器,实现对缓冲组件的实时校验,保证其能正常工作,避免在突发状况下由于缓冲组件的非正常状态而无法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全保护作用。全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井道及缓冲
,特别涉及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运行所需的电梯井道由多个部分组成,以有机房电梯为例,其包括电梯底坑高度、电梯运行高度、电梯顶层高度及电梯机房高度;根据电梯法规GB7588的相关规定,满足电梯验收标准,并考虑实际的井道误差,一般电梯厂家的底坑设定在1500mm高度,顶层设定在4500mm高度;若实际情况中出现因井道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未满足要求的情况,需让甲方整改井道,同时也会出现井道无法整改的情况;参考GB75885.7,国标规定底坑深度需满足5.7.3要求,顶层高度需满足5.7.1要求,当现场电梯井道底坑深度1000mm时,按最新国标要求,该井道将无法满足电梯验收标准。
[0003]如图1所示,关于电梯内部的缓冲组件02,是提供最后一种安全保护的电梯安全装置,它安装在电梯的井道01底坑内,位于轿厢03和对重块04的正下方,当电梯在向上或向下运动中,由于钢丝绳断裂、曳引摩擦力、抱闸制动力不足或者控制系统失灵而超越终端层站底层或顶层时,将由缓冲器起缓冲作用,以避免电梯轿厢或对重块直接撞底或冲顶,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而在电梯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缓冲器是无需工作的,从而使得缓冲器长期不使用而无法自行检测其是否处于失灵状态,若缓冲器失灵情况下轿厢发生意外,则缓冲器起不到安全保护作用,因此还需人工定期修检,工作量大;本技术则研制了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井道下方的底坑深度过高而无法实时对底坑内部的缓冲组件进行合格校验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包括井道、安装在井道内侧的轿厢、对重块、曳引机、以及用于对轿厢及对重块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所述井道沿竖直方向包括底坑、中间运行层及顶层,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底坑内,包括轿厢缓冲器及对重块缓冲器,所述轿厢运动至最底层时,下端面处于底坑内,并压缩轿厢缓冲器;所述轿厢运动至最顶层时,对重块下端面处于底坑内,并压缩对重块缓冲器;所述轿厢底面与轿厢缓冲器上端面之间、对重块底面与对重块缓冲器上端面之间均相对设置有一对相同磁极的磁铁。
[0006]优选的,所述轿厢缓冲器及对重块缓冲器上均安装有复位限位开关,所述复位限位开关在轿厢缓冲器及对重块缓冲器压缩状态下动作。
[0007]优选的,所述轿厢缓冲器及对重缓冲器上均安装有撞击限位开关,所述撞击限位开关在轿厢缓冲器与对重块缓冲器发生故障、以及轿厢端站不能减速时动作。
[0008]优选的,所述轿厢缓冲器及对重块缓冲器均包括缸体、活塞杆以及用于实现活塞杆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撞击限位开关包括固定在活塞杆上端部侧边的开关本体A、以
及固定在轿厢底部用于触发开关本体A的开关板A;所述复位限位开关包括固定在缸体侧边的开关本体B、以及固定在活塞杆侧边用于触发开关本体B的开关板B。
[0009]优选的,所述磁铁选用永磁铁或电磁铁中的一种。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1](1)本技术通过降低底坑深度,实现轿厢单次下降至最底层时能够压缩轿厢缓冲器,以及对重块单次下降至最底层时也能压缩对重块缓冲器,实现对缓冲组件的实时校验,保证其能正常工作,避免在突发状况下由于缓冲组件的非正常状态而无法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同时,底坑深度的降低也便于井道的建造,相对的顶层高度也会降低。
[0012](2)轿厢底面与轿厢缓冲器上端面之间、对重块底面与对重块缓冲器上端面之间均相对设置有一对相同磁极的磁铁,在轿厢或对重块压缩缓冲组件时,避免直接接触,有效降低噪音,同时对缓冲组件起到保护作用;更进一步的,一对同性相斥的磁铁在相互靠近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0013](3)撞击限位开关主要应用于突发状况下,在轿厢底部与轿厢缓冲器、对重块底部与对重块缓冲器异常撞击触碰时动作,即在轿厢缓冲器与对重块缓冲器发生故障、以及轿厢端站不能减速时动作,实现进一步的限位缓冲。
[0014](4)复位限位开关在轿厢缓冲器及对重块缓冲器压缩状态下动作,当其完全复位时,复位限位开关断开,从而用于判断轿厢缓冲器及对重块缓冲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即受压完成后能否实现正常复位,进而实现了对缓冲组件的实时校验。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梯及井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所述轿厢缓冲器压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所述轿厢缓冲器非压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井道,2、轿厢,3、对重块,4、曳引机,5、缓冲组件,6、轿厢缓冲器,7、对重块缓冲器,8、底坑,9、中间运行层,10、顶层,11、磁铁,12、复位限位开关,13、开关本体B,14、开关板B,15、撞击限位开关,16、开关本体A,17、开关板A,18、缸体,19、活塞杆,2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如图2、图3所示,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包括井道1、安装在井道1内侧的轿厢2、对重块3、曳引机4、以及用于对轿厢2及对重块3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5;井道1沿竖直方向包括底坑8、中间运行层9及顶层10,井道1上方还会设置有机房。
[0024]缓冲组件5设置在底坑8内,包括轿厢缓冲器6及对重块缓冲器7,结合图4、图5所示,图示以轿厢缓冲器6为例,轿厢缓冲器6及对重块缓冲器7均包括缸体18、活塞杆19以及实现活塞杆19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20;轿厢2运动至最底层时,下端面处于底坑8内,并压缩轿厢缓冲器6;轿厢2运动至最顶层时,对重块3下端面处于底坑8内,并压缩对重块缓冲器7;
轿厢2底面与轿厢缓冲器6上端面之间、对重块3底面与对重块缓冲器7上端面之间均相对设置有一对相同磁极的磁铁11,当相互靠近时能够相斥,避免轿厢2底部与轿厢缓冲器6上端面、对重块3底部与对重块缓冲器7上端面直接接触,较小噪音,对轿厢缓冲器6及对重块缓冲器7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同性相斥的磁铁11也能起到缓冲作用;该磁铁11可选用永磁铁或电磁铁中的一种。
[0025]如图4、图5所示,图示以轿厢缓冲器6为例,轿厢缓冲器6及对重缓冲器上均安装有撞击限位开关15,具体的,撞击限位开关15包括固定在活塞杆19上端部侧边的开关本体A16、以及固定在轿厢2底部用于触发开关本体A16的开关板A17;该撞击限位开关15分别在轿厢2底部与轿厢缓冲器6、对重块3底部与对重块缓冲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包括井道、安装在井道内侧的轿厢、对重块、曳引机、以及用于对轿厢及对重块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所述井道沿竖直方向包括底坑、中间运行层及顶层,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底坑内,包括轿厢缓冲器及对重块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运动至最底层时,下端面处于底坑内,并压缩轿厢缓冲器;所述轿厢运动至最顶层时,对重块下端面处于底坑内,并压缩对重块缓冲器;所述轿厢底面与轿厢缓冲器上端面之间、对重块底面与对重块缓冲器上端面之间均相对设置有一对相同磁极的磁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缓冲器及对重块缓冲器上均安装有复位限位开关,所述复位限位开关在轿厢缓冲器及对重块缓冲器压缩状态下动作。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尤国芳徐振鹤郑凯之施卫国沈文奇方勇费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联盟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