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在145个樱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15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在145个樱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前期课题组对李属SSR引物的搜集,筛选出8对扩增条带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的多态性引物,对145个品种进行鉴定,结果验证这8对引物组合能将其中的141个樱花品种进行区分鉴定,区分率达97.24%;另外还筛选出了最佳引物组合SG8+SG6+SG4,可以鉴定出127个樱花品种,区分率为87.59%;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选用很少的引物组合对多个樱花品种,丰富了樱花品种分子标记鉴定的类型,由于选用的引物对少而鉴定的品种多,可以大大提高鉴定效率。可以大大提高鉴定效率。可以大大提高鉴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在145个樱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在145个樱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樱花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sensu lato)樱亚属植物(subgenus Cerasus)的统称。樱花是世界著名观花乔木,盛开时繁花满树,末花时落英缤纷;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木和高雅的园林花木,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近百年来,通过自然变异筛选和人工杂交培育出600多个樱花园艺品种。但是,由于许多品种间形态相似性较高、品种来源记载不详、同物异名与异物同名现象频发;且多数樱花先花后叶,花叶不同期,易于杂交,形态变异丰富多样,生活史长、花期相对较短,缺乏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王贤荣,2014,Shi et al.,2013)。
[0003]近百年来,人们通过自然变异筛选和杂交培育的方式获得了600多个樱花园艺品种(袁冬明等,2018)。针对这些园艺品种,分类学家先后根据树形、花、果、叶、冬芽等形态特性提出三级、五级分类标准及花期、花色分类标准(时玉娣,2007,藤木俊雄,2009,张琼等,2012)。由于不同学者对形态性状的判断标准不一样,品种间性状交叉、重叠及在不同环境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造成形态学鉴定的困难,从而造成品种名混淆,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等现象时常发生。
[0004]植物品种遗传多样性主要通过遗传标记的多态性来反映,分子标记是以核酸的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其不受组织类别、发育时期、环境条件等干扰,具有数量极多、多态性高等优点,是理想的遗传标记。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种质资源研究、杂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目的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研究以及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其中,微卫星(mirosatellite),即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是由2

6个核甘酸串联重复片段构成的均匀分布于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具有多态性高、稳定性好、多等位基因、共显性、数量丰富、基因组覆盖性好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已应用于中国李(Prunus salicina)、桃(Prunus persica)、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和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等植物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指纹图谱绘制、品种鉴定和DNA指纹图谱构建等研究中。本研究组对樱花品种的鉴定工作不断推进,最开始对少量的24个樱花品种品种进行鉴定,采用两个分子标记引物可以将24个品种中的20个品种完全区分开,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利用SSR标记完成了常见的42种樱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相关品种的鉴定。随着园林应用中樱花品种的不断扩增,前期筛选出的SSR引物及部分组合,已无法满足大量樱花品种的区分鉴定。因此,本研究在李属SSR标记搜集的基础上,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引物8对,对国内145种樱花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最优的品种鉴定引物组合,并构建樱花品种SSR特征指纹,为樱花品种鉴定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在樱花品种鉴定中的作用。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鉴定樱花的试剂盒。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所述分子标记引物包括如下8对,其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具体如下:
[0010](1)SG1: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11](2)SG3: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0012](3)SG4: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0013](4)SG5: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0014](5)SG6: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0015](6)SG7: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0016](7)SG8: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0017](8)SG9: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
[0018]上述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在樱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8对分子标记引物对145个樱花品种品种进行鉴定,所选用的樱花品种具体见表1,通过实验验证,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8对引物组合,除了P034河津樱与P100苔清水、P058江户彼岸P077奈良八重樱无法区分开外,能够将其余的141个樱花品种区完全分开。另外,还筛选出了最佳引物组合SG8+SG6+SG4,可以鉴定出127个樱花品种,区分率为87.59%,未能区分的分为8组,分别为P031与P037,P039与P092,P091与P096,P004、P038与P088,P032与P046,P008与P102,P022、P034与P100,P058与P077。
[0019]表1 145个樱花品种信息
[0020][0021][0022][0023][0024]一种鉴定樱花品种的试剂盒,包含所述的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专利技术基于前期课题组对李属SSR引物的搜集,筛选出8对扩增条带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的多态性引物,对145个品种进行鉴定,结果验证这8对引物组合能将其中的141个樱花品种进行区分鉴定,可见,本专利技术能够选用很少的引物组合就能鉴别出141个樱花品种,另外还筛选出了最佳引物组合SG8+SG6+SG4,可以鉴定出127个樱花品种,区分率为87.59%;丰富了樱花品种分子标记鉴定的类型,由于选用的引物对少而鉴定的品种多,可以大大提高鉴定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A、图1B、图1C是基于8对SSR标记构建的145个樱花品种聚类树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9]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下述实施例中的试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所采用的试剂及材料,均可以通过商业途径获得。
[0030]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引物包括如下8对,其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具体如下:(1)SG1: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SG3: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3)SG4: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4)SG5: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5)SG6: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6)SG7: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7)SG8: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8)SG9:正向引物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冬月沈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