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07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一壳体、一漏电检测电路和一脱扣机构,壳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静触点和动触点,脱扣机构控制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触,脱扣机构包括一具有弹性复位结构的复位按钮、一由所述复位按钮推动的卡接片和一拉动卡接片自由端的继电器,卡接片的中部成形有一弯折部,弯折部穿过与动触点相连接的横梁,并卡接在横梁上,动触点安装在一弹性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较为简单,动作的响应时间较短,安全性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器,尤其涉及一种机械电磁复合式漏 电保护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漏电保护器,如中国专利号为ZL00233169. l号实用新 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包括顶盖、中间托板和底盖三部分, 顶盖上设有电源输出插座、漏电测试按钮和复位键按钮,在所述顶盖与 中间托板间安装有一金属安装板,金属安装板上设有接地触头,并与所 述顶盖电源输出插座的接地插孔相对应;所述金属安装板上还设有一接 地螺钉;在所述中间托板内两侧放置有一对金属导体,每一金属导体上 均有一电触头;在所述中间托板与所述底盖间置放有一电路板;所述电 路板上设有差动微分变压器、线圈及包裹在线圈内的铁芯、复位键导向 组件;所述复位键导向组件的上端有一中央穿孔,底端有一开口;在底 端开口上面有一对可移动的弹性金属片,每一弹性金属片上均有一电触 头,并与所述金属导体的电触头相对应;在所述复位键导向组件内部纵 向贯穿所述金属安装板、中央穿孔和底部开口有一导向锁;导向锁的底 端为圆锥体,靠近底部有一锁定槽,上部套有一弹簧,并嵌入所述复位 键按钮内;在所述复位键导向组件底端开口上面还有一锁扣部件,所述 锁扣部件为型,锁扣部件的中间有一中央孔,在所述复位键导向组件的 侧壁与锁扣部件之间置放有一弹簧。上述专利的结构过于复杂,漏l乜后 的动作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 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时间短的漏电保护器。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一壳体、 一安装在所 述壳体内的漏电检测电路和一由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控制的脱扣机构,所 述壳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静触点和动触点,所述脱扣机构控制所述动触 点与所述静触点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机构包括一具有弹性复 位结构的复位按钮、 一由所述复位按钮推动的卡接片和一拉动所述卡接 片自由端的继电器,所述卡接片的中部成形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穿 过与所述动触点相连接的横梁,并卡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动触点安装 在一弹性件上。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器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横梁上成形有一通孔,所述卡接片的弯折部穿过所述通孔,并 卡接在所述通孔的底壁上。所述继电器的活动芯柱顶端设有一滑口,所述卡接片的自由端穿过 所述滑口,并在所述滑口内滑动,所述继电器由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控制 通断,其活动芯柱运动方向与所述卡接片的滑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壳体内设有一PCB电路板,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所述脱扣机构和 所述静触点、所述动触点均安装在所述PCB电路板上。所述PCB电路板上固定有一底座,所述复位按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复位按钮的活动端穿过所述壳体上的通孔,部分露置在所述壳体外。 设有与所述动触点相联动的活动片,所述活动片的顶端固定有一指示块,所述指示块与所述壳体上的指示窗口相对应。所述漏电检测电路包括一电流失衡检测传感器、 一处理控制芯片和一触发电路,所述触发电路控制所述继电器通断。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还连接有一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与安装在所 述壳体上的按键相配合。所述壳体上上安装有插头和/或插座。 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插头和/或接线端子。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 点本技术通过继电器下拉卡接片的一端,使卡接片的弯折部卡接 在连接动触点的横梁上,复位按钮在弹性作用下复位时,即会将动触点 与静触点接触,继电器断电后释放卡接片的自由端,动触点在弹性件的 作用下脱离静触点,因此,本技术的结构较为简单,动作的响应时 间较短,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脱扣机构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脱扣机构释放动触点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脱扣机构吸合动触点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脱扣机构释放动触点的左视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脱扣机构吸合动触点的左视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动触点和横梁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至图7,在本技术给出的一种实施例中,包括一壳体l、 一安装在所述壳体l内的漏电检测电路和一 由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控制的 脱扣机构,所述漏电检测电路包括一电流失衡检测传感器61、 一处理控 制芯片和一触发电路。所述电流失衡检测传感器61为电感线圈,两根电 源线两根电源线穿入其中。此时,接入负载正常使用,两根电源线的电 流相平衡,传感器61检测不到信号。当漏电产生,导致瞬间的电流不平 衡,此刻,传感器61就会感应到,产生的信号传输给所述处理控制芯片, 处理控制芯片对信号进行比较、放大处理后产生控制信号,控制触发电 路的通断。所述处理控制芯片和触发电路都是比较成熟的现有技术,例 如,触发电路采用可控硅等等。因此,对于上述电路的具体组成,此处 不再赘述。参见图2至图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壳体l 内设有相互配合的静触点11和动触点12,所述脱扣机构控制所述动触点 12与所述静触点11相接触,所述脱扣机构包括一具有弹性复位结构的复 位按钮2、 一由所述复位按钮2推动的卡接片3和一拉动所述卡接片3自由 端的继电器4,所述弹性复位结构为一弹簧22,其能够推动所述复位按钮 2的活动端21复位,所述卡接片3安装在所述活动端21上。所述卡接片3的 中部成形有一弯折部31,所述弯折部31穿过与所述动触点12相连接的横 梁13,并卡接在所述橫梁13上,所述动触点12安装在一弹性件14上。所 述弯折部31为一倾斜的弯折结构,其与所述横梁13之间的卡接力远远小 于所述弹性件14的弹性力。参见图5和图6,所述继电器4得电后,其会向下拉动所述卡接片3的 自由端,此时,按下所述复位按钮2,所述复位按钮2推动卡接片3运动, 使所述卡接片3上的弯折部31卡接在所述横梁13上,松开所述复位按钮2, 复位按钮2的活动端21在弹簧22的作用下复位,从而拉动所述卡接片3运 动。由于,所述卡接片3的自由端被所述继电器4向下拉住,而弯折部31 又卡接在所述横梁13上,因此,卡接片3的运动会带动所述动触点12运动, 从而使动触点12与静触点11相接触。当发生漏电,触发电路使所述继电器4断电,释放所述卡接片3的自 由端,此时,所述卡接片3的弯折部31与横梁13的卡接力远远小于所述弹性件H的弹性力。所述动触点12在弹性件14的作用下脱离所述静触点11, 从而切断电源。参见图5和图7,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横梁13上 成形有一通孔131,所述卡接片3的弯折部31穿过所述通孔131,并卡接在 所述通孔131的底壁上。参见图2和图6,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4 的活动芯柱41顶端设有一滑口42,所述卡接片3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滑口 42,并在所述滑口42内滑动,所述继电器4由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控制通断, 其活动芯柱41运动方向与所述卡接片3的滑动方向相垂直。参见图3和图4,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4为 一弹性导电片弯折而成。参见图3和图4,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壳体l内设有 一PCB电路板5,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所述脱扣机构和所述静触点、所述 动触点均安装在所述PCB电路板5上。将所有部件都安装在电路板5上,使 得整个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一壳体(1)、一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漏电检测电路和一由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控制的脱扣机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相互配合的静触点(11)和动触点(12),所述脱扣机构控制所述动触点(12)与所述静触点(11)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机构包括一具有弹性复位结构的复位按钮(2)、一由所述复位按钮(2)推动的卡接片(3)和一拉动所述卡接片(3)自由端的继电器(4),所述卡接片(3)的中部成形有一弯折部(31),所述弯折部(31)穿过与所述动触点(12)相连接的横梁(13),并卡接在所述横梁(13)上,所述动触点(12)安装在一弹性件(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一壳体(1)、 一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 的漏电检测电路和一 由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控制的脱扣机构,所述壳体(1 )内设有相互配合的静触点(11)和动触点(12),所述脱扣机构控制所述动触点(12)与所述静触点(11)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机构包括一具有弹性复位结构的复位按钮(2)、 一由所述复位按钮(2) 推动的卡接片(3)和一拉动所述卡接片(3)自由端的继电器(4),所 述卡接片(3)的中部成形有一弯折部(31),所述弯折部(31)穿过与 所述动触点(12)相连接的横梁(13),并卡接在所述横梁(13)上, 所述动触点(12)安装在一弹性件(14)上。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3) 上成形有一通孔(131),所述卡接片(3)的弯折部(31)穿过所述通 孔(131),并卡接在所述通孔(131)的底壁上。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 (4)的活动芯柱(41)顶端设有一滑口 (42),所述卡接片(3)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滑口 (42),并在所述滑口 (42)内滑动,所述继电器U) 由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控制通断,其活动芯柱(41)运动方向与所述卡接 片(3)的滑动方向相垂直。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漏电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柏年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百年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