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多肢L形异形柱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多肢L形异形柱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结构柱在地震中承担主要竖向力,如果在震中遭受较大地震作用出现损坏,轻则需要维修加固,重则建筑丧失安全能力。在现有建筑转角部位的结构柱因截面惯性矩较小,使得转角结构柱抗扭转能力弱,为了降低扭转现象,通常采取加大截面面积的方法,但是该种办法会明显影响建筑的使用空间,故也可以根据结构布置情况采用异形柱来承担上部荷载。可恢复功能是一种新型结构功能形式,具有可恢复功能的结构可以在小震后简单修复、大震后及时更换即可快速恢复结构功能,但是我国目前鲜有在可恢复功能异形柱方向的专利技术。
[0003]现有的技术中公布了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L形异形柱及其装配方法,该种技术方案通过呈L形分布的双向芯柱和两个单向芯柱,双向芯柱和两个单向边柱的外壁上均贴合设置中心边柱和多个边柱,然后在边柱之间以及边柱和中心边柱之间连接钢梁和可更换构件来组成结构柱。但是该方案中边柱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L形异形柱包括多个肢柱(10)竖直设置形成,且多个肢柱(10)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由多级L型支撑面,L型支撑面包括三组支撑架和三组持力型钢结构(2);所述支撑架包括牛腿(30),所述牛腿(30)设置于肢柱(10)相邻侧壁上,相邻牛腿(30)之间连接有牛腿连梁(31);所述相邻支撑架共用同一肢柱(10);所述三组持力型钢结构(2)分别对应设置于三组支撑架内,持力型钢结构(2)外部均包裹设置有持力橡胶板(3),所述持力橡胶板(3)底部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持力型钢结构(2)均包括方钢管(20),所述方钢管(20)的外壁中部均水平垂直设置有两组钢牛腿(21),所述方钢管(20)同一外壁的两组钢牛腿(21)的自由端均分别位于同一肢柱(10)的相邻两个牛腿(30)上方;所述末级L型支撑面下侧在多个肢柱(10)之间连接有横向钢构(11),所述横向钢构(11)上侧固定设置有持力板(5);所述每一级L型支撑面的持力型钢结构(2)和持力板(5)中心均分别沿竖直方向贯穿浇筑有芯柱(6);所述芯柱(6)底部可拆卸的设置有顶板(60);所述持力板(5)和顶板(60)之间均可拆卸设置有多个阻尼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级L型支撑面上的持力橡胶板(3)之间间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6)顶部均设置有承载柱头(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位于L型支撑面中间的芯柱(6)的承载柱头(4)包括水平垂直连接的X向连接槽(40)和Y向连接槽(41);位于L型支撑面两侧的芯柱(6)的承载柱头(4)一个端部为X向连接槽(40),另一个端部为Y向连接槽(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管(20)内壁设置有剪力件(2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恒宇,倪欣,白国强,刘涛,董超,席嘉诚,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