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8071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采用第一白平衡参数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白平衡校正,得到第一图像,采用第二白平衡参数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白平衡校正,得到第二图像;提取第一图像的饱和度特征,作为第一饱和度特征;提取第二图像的饱和度特征,作为第二饱和度特征;基于第一饱和度特征以及图像白平衡与饱和度的关系,确定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融合权重,并基于第二饱和度特征以及图像白平衡与饱和度的关系,确定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融合权重;基于第一融合权重以及第二融合权重,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后的图像。解决了复杂光照环境下拍摄的图像的偏色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图像的拍摄场景复杂多样,场景中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光源,光源可能为阳光、车灯、白炽灯、荧光灯、月光等,在这种场景下拍摄图像时会受到不同光源的影响,拍摄的图像会存在偏色的现象。图像中部分区域可能发黄或者发蓝,导致图像的视觉效果失真。
[0003]目前的图像偏色问题处理方式中,通常采用一个固定的色温值对图像进行全局白平衡校正。在复杂光源下拍摄的图像经过全局校正,只能达到部分区域不偏色,其他部分区域仍然存在偏色问题。
[0004]例如,按照高色温对图像进行校正,图像中低色温部分就会偏黄;按照低色温对图像进行校正,图像中高色温部分就会偏蓝。如果采用单色温对图像进行全局白平衡校正,那么图像中低色温部分和高色温部分都会存在颜色偏差。可见,目前的图像偏色问题处理方式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复杂关照环境下拍摄的图像的偏色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采用第一白平衡参数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白平衡校正,得到第一图像,并采用第二白平衡参数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白平衡校正,得到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色温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色温;提取所述第一图像的饱和度特征,作为第一饱和度特征,并提取所述第二图像的饱和度特征,作为第二饱和度特征;基于所述第一饱和度特征以及图像白平衡与饱和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融合权重,并基于所述第二饱和度特征以及图像白平衡与饱和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融合权重;其中,融合权重用于标识图像中对应的像素点接近于实际颜色的程度;基于所述第一融合权重以及所述第二融合权重,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后的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第一图像的饱和度特征,作为第一饱和度特征,并提取所述第二图像的饱和度特征,作为第二饱和度特征的步骤,包括:针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计算该像素点的R、G、B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作为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饱和度特征;针对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计算该像素点的R、G、B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作为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二饱和度特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饱和度特征以及图像白平衡与饱和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融合权重,并基于所述第二饱和度特征以及图像白平衡与饱和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融合权重的步骤,包括:针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饱和度特征以及预设的饱和度特征与可信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可信度;其中,所述可信度用于表示图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R、G、B值的可信程度;针对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第二饱和度特征以及所述对应关系,确定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可信度;基于所述第一可信度以及所述第二可信度,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第一融合权重以及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第二融合权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可信度以及所述第二可信度,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第一融合权重以及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第二融合权重的步骤,包括:针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计算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可信度与第一目标值之间的比值,作为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融合权重;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值为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可信度与所述第二图像中与该像素点位置相同的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二可信度之和;针对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计算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可信度与第二目标值之间的比值,作为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二融合权重;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值为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可信度与所述第一图像中与该像素点位置相同的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可信度之和;或,
针对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将1与所述第一图像中与该像素点位置相同的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融合权重之间的差值,确定为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二融合权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为预设的饱和度特征与可信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所述可信度与所述饱和度特征呈负相关关系;所述针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饱和度特征以及预设的饱和度特征与可信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可信度的步骤,包括:针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饱和度特征,确定所述关系曲线中该第一饱和度特征对应的可信度坐标值,将该可信度坐标值确定为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可信度;所述针对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第二饱和度特征以及所述对应关系,确定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可信度的步骤,包括:针对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二饱和度特征,确定所述关系曲线中该第二饱和度特征对应的可信度坐标值,将该可信度坐标值确定为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可信度。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融合权重以及所述第二融合权重,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后的图像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中位置相同的像素点的R、G、B值,按照对应的第一融合权重以及第二融合权重进行加权求和,作为融合后的该位置处的像素点的R、G、B值,得到融合后的图像。7.一种图像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图像获取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鹤丁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