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02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于所述下压紧垫片与所述阀芯之间设有垫圈,通过改变垫圈厚度可以调整磁场的宽度,从而改变磁场强度,其灵活性更强,更实用,适用范围更广,所述阀芯与所述垫圈通过套设于两者外侧壁上的密封层进行密封连接,通过密封层设置可以起到阀芯与垫圈之间的固定,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磁流变液从阀芯与垫圈之间的缝隙间进入中心孔内,也可以隔断了磁流变液与励磁线圈的接触,省去了于励磁线圈外部套设密封部件的工序,其生产工艺包括有备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振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交通、国防、机械加工、建筑结构以及汽车等领域出现的振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比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颠簸和振动,从而降低了乘坐舒适性,为了克服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在车辆悬架上一般都会设置磁流变阻尼器,从而达到减振效果,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座椅系统舒适性是评价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而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在车辆座椅悬置系统中也得到了应用,使得其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市场需求度也越来越大。
[0003]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它主要是通过给阻尼活塞绕线槽内的励磁线圈施加一定大小的电流,产生磁场使得流经液流通道内的磁流变液的屈服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动态改变输出阻尼力。磁流变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动态范围宽,响应速度快、阻尼连续可调的突出优点,而阻尼活塞是其中重要的部件之一,而目前市场上阻尼活塞的生产均是人工进行组装,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因此亟需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0005]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其包括有活塞头以及固定于活塞头一端的活塞杆,所述活塞头包括有活塞套、阀芯、励磁线圈、上压紧垫片和下压紧垫片,所述下压紧垫片与所述阀芯之间设有垫圈,所述阀芯与所述垫圈通过套设于两者外侧壁上的密封层进行密封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励磁线圈经由引线与外部相应供电设备连接,所述阀芯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活塞杆中心开设有用于容纳引线的通孔,所述引线穿过中心孔与通孔延伸至活塞杆外。
[0007]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中心孔为阶梯孔,其靠近所述活塞杆一端的孔径大于远离所述活塞杆一端的孔径,且其靠近所述活塞杆一端的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轴向布置的内螺纹,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活塞头的一端上布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上压紧垫片密封套设于活塞杆上且紧贴于所述阀芯的上端面并与所述阀芯通过螺钉固定,所述下压紧垫片紧贴垫圈的下端面并与所述垫圈通过螺钉固定,且所述阀芯与所述活塞套间隙配合,所述阀芯的上端面、所述垫圈的下端面及密封层和所述活塞套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磁流变液的流动通道,所述上压紧垫片和所述下压紧垫
片上均开设有呈环状分布的流动通孔。
[0009]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生产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S1:备料,准备阀芯、活塞杆、活塞套、垫圈、密封层、上压紧垫片以及下压紧垫片;S2:阀芯加工,在阀芯中心位置处加工有中心孔,并在中心孔内加工有内螺纹;S3:活塞杆加工,在活塞杆一端上加工有外螺纹;S4:绕励磁线圈,在经过步骤S2加工后的阀芯上绕设绕励磁线圈,并在励磁线圈的两端分别焊接上引线;S5:组装,将经过步骤S3加工后的活塞杆通过组装设备安装于经过步骤S4绕设有励磁线圈的阀芯上,再将垫圈设于阀芯下端面并通过密封层进行固定后塞于活塞套内,并在阀芯的上端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上压紧垫片进行上端面的固定,再于垫圈的下端面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0010]作为优选,所述组装设备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自动进料区、组装区、自动拨料区以及自动出料区;所述组装区包括有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上开设有能够定位阀芯位置并使引线能够自由下垂的放置槽,所述圆形转盘上方设有能够夹紧阀芯的外圆周壁将其进行固定并带动阀芯旋转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圆形转盘下方设有能够将自由下垂的引线箍于一定空间内并能够沿阀芯的轴心方向自上而下移动直至箍住引线下端部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机构下方设有能够夹紧活塞杆并推动活塞杆自下而上移动使引线穿过活塞杆的通孔并顶紧阀芯开设有内螺纹的端面并继续向上移动的第三夹持机构;所述自动拨料区包括有升降旋转气缸以及固定于升降旋转气缸活动端上的拨动装置,所述拨动装置包括有进料拨杆以及出料拨杆。
[0011]作为优选,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有夹持装置以及驱动夹持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气动夹爪以及驱动气动夹爪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有电磁吸盘以及能够被电磁吸盘吸附的吸附底座,所述吸附底座上固定有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有从所述引线的径向箍住引线的弧形的第二夹持片以及驱动第二夹持片径向移动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三气动夹爪以及驱动第三气动夹爪沿着所述阀芯轴向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0014]作为优选,所述自动进料区包括有两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进料输送带,两个所述进料输送带之间成型有便于引线自由垂放的进料输送通道;所述自动出料区包括有两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出料输送带,两个所述出料输送带之间成型有便于引线自由垂放的出料输送通道。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于所述下压紧垫片与所述阀芯之间设有垫圈,通过改变垫圈厚度可以调节磁场强度,其灵活性更强,实用更强,适用范围更广,所述阀芯与所述垫圈通过套设于两者外侧壁上的密封层进行密封连接,通过密封层设置可以起到阀芯与垫圈之间的固定,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磁流变液从阀芯与垫圈之间的缝隙间进入中心孔内,也可以隔断了磁流变液与励磁线圈的接触,省去了于励磁线圈外部套设密封部件的工序。
[0016](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其包括有活塞头以及固定于活塞头一端的活塞杆,所述活塞头包括有活塞套、阀芯、励磁线圈、上压紧垫片、垫圈和下压紧垫片,结构简单,连接方式简单便捷,生产过程中组装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便于规模化生产。
[0017](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生产工艺,其包括有备料

阀芯加工

活塞杆加工

绕励磁线圈

组装,整个工艺流程简单,产量高,同时传统的组装工序均是人工进行组装,因为引线的柔性与任意伸展或弯曲性,使得其自动穿过活塞杆的工序为组装的难点,没有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穿引线并将活塞杆组装于阀芯上,从而必须采用人工组装,使得劳动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本专利技术的组装设备解决了现有的难度,能够实现引线穿过活塞杆并将活塞杆组装于阀芯上,实现了自动化组装,大大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产量更高,更利于规模化生产。
[0018](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生产工艺其包括有组装设备,所述组装设备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自动进料区、组装区、自动拨料区以及自动出料区,通过自动进料区与自动出料区配合自动拨料区,能够同步实现进料与出料两道工序,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同时组装区圆形转盘、第一夹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其包括有活塞头(1)以及固定于活塞头(1)一端的活塞杆(2),所述活塞头包括有活塞套(3)、阀芯(4)、励磁线圈(5)、上压紧垫片(7)和下压紧垫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紧垫片(8)与所述阀芯(4)之间设有垫圈(9),所述阀芯(4)与所述垫圈(9)通过套设于两者外侧壁上的密封层(10)进行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5)经由引线(6)与外部相应供电设备连接,所述阀芯(4)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活塞杆(2)中心开设有用于容纳引线(6)的通孔,所述引线(6)穿过中心孔与通孔延伸至活塞杆(2)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与所述活塞头(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中心孔为阶梯孔,其靠近所述活塞杆(2)一端的孔径大于远离所述活塞杆(2)一端的孔径,且其靠近所述活塞杆(2)一端的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轴向布置的内螺纹,所述活塞杆(2)靠近所述活塞头(1)的一端上布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紧垫片(7)密封套设于活塞杆(2)上且紧贴于所述阀芯(4)的上端面并与所述阀芯(4)通过螺钉固定,所述下压紧垫片(8)紧贴垫圈(9)的下端面并与所述垫圈(9)通过螺钉固定,且所述阀芯(4)与所述活塞套(3)间隙配合,所述阀芯(4)的上端面、所述垫圈(9)的下端面及密封层(10)和所述活塞套(3)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磁流变液的流动通道,所述上压紧垫片(7)和所述下压紧垫片(8)上均开设有呈环状分布的流动通孔(71)。5.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S1:备料,准备阀芯(4)、活塞杆(2)、活塞套(3)、垫圈(9)、上压紧垫片(7)、密封层(10)以及下压紧垫片(8);S2:阀芯(4)加工,在阀芯(4)中心位置处加工有中心孔,并在中心孔内加工有内螺纹;S3:活塞杆(2)加工,在活塞杆(2)一端上加工有外螺纹;S4:绕励磁线圈(5),在经过步骤S2加工后的阀芯(4)上绕设绕励磁线圈(5),并在励磁线圈(5)的两端分别焊接上引线(6);S5:组装,将经过步骤S3加工后的活塞杆(2)通过组装设备安装于经过步骤S4绕设有励磁线圈(5)的阀芯(4)上,再将垫圈(9)设于阀芯(4)下端面并通过密封层(10)进行固定后塞于活塞套(3)内,并在阀芯(4)的上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敬华杨茂举皱晓峰杨笑毛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路得坦摩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