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支架及单体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99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4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耳支架及单体电池,极耳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够自极耳宽度方向的两侧进行组装,充分利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沿极耳宽度方向的空间,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实现连接,采用分体式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便于装配,降低损伤极耳的风险,从而提高装配效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合围形成的极耳槽能够容纳极耳,实现极耳的有序收束,极耳支架可有效阻挡极耳内插,从而避免电池内部短路导致电池失效的问题。具有上述极耳支架的单体电池同样具备上述优点。备上述优点。备上述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耳支架及单体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极耳支架及单体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典型的单体电池包括顶盖、连接片、裸电芯和壳体,装配时,首先,需将裸电芯中的极耳和连接片进行焊接;其次,将焊接在一起的极耳和连接片与顶盖进行焊接;最后,再将焊接在一起的顶盖、连接片和裸电芯焊接于壳体从而完成装配。在裸电芯与连接片焊接时,裸电芯中的极耳需有一定的长度才能满足焊接工艺,而在顶盖与铝壳焊接时,较长的极耳易形成极耳冗余,造成极耳内插风险,易引发电池内部短路,从而导致电池失效。相关技术中,在顶盖和裸电芯本体之间设置支架,极耳穿过支架,由此,支架可用于绝缘裸电芯本体和极耳,即能满足极耳与连接片焊接工艺的长度要求,又能够有效避免电池内部短路,但目前的技术中,由于单体电池内部结构限制,支架的装配难度较大,且存在损伤极耳的问题,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极耳支架组件,用于绝缘裸电芯本体和极耳,并且能够较好地收束极耳,提高装配效率。
[0004]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包括该极耳支架的单体电池。
[0005]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极耳支架,包括沿极耳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
[0006]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供极耳穿过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通槽沿极耳的宽度方向延伸至贯通所述第一端面并形成第一贯通口,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并与所述第一贯通口的位置错开;
[0007]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供极耳穿过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通槽沿极耳的宽度方向延伸至贯通所述第二端面并形成第二贯通口,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并与所述第二贯通口的位置错开,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合围成供极耳穿过的极耳槽。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极耳支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分体式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够自极耳宽度方向的两侧进行组装,充分利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沿极耳宽度方向的空间,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实现连接,分体式的结构便于装配,可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损伤极耳的风险。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合围形成的极耳槽能够容纳极耳,实现极耳的有序收束,极耳支架可有效阻挡极耳内插,从而避免电池内部短路导致电池失效的问题。
[000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极耳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支架还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
和所述第一贯通口的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贯通口的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相对移动方向沿极耳的宽度方向。
[000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极耳支架,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自所述第一端面沿极耳的宽度方向凸出的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轴线沿极耳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能够同轴插接。
[00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极耳支架,所述定位柱的外壁设置有止转柱,所述定位孔的内壁设置有止转槽,所述止转柱能够沿所述第一定位部的轴向进入所述止转槽中;或者,所述定位柱的外壁设置有止转槽,所述定位孔的内壁设置有止转柱;所述止转柱能够沿所述第一定位部的轴向进入所述止转槽中。
[00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极耳支架,所述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一端面沿极耳的宽度方向凸出,所述第二连接部自所述第二端面沿极耳的宽度方向凸出,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之前相互插接。
[00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极耳支架,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子卡扣,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子卡扣配合连接的母卡扣;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子卡扣,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子卡扣配合连接的母卡扣。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极耳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一对所述第一定位部,各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口的两侧;所述第二端面对应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二定位部,各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口的两侧。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极耳支架,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连接部,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口的两侧;所述第二端面对应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二连接部,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口的两侧。
[00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极耳支架,所述第一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本体上还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用于与顶盖连接。
[0016]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单体电池,包括:
[0017]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内腔,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开口;
[0018]裸电芯,所述裸电芯包括裸电芯本体和极耳,所述裸电芯本体容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极耳自所述开口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0019]顶盖,所述顶盖连接于所述壳体并封盖所述开口;
[0020]以及,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极耳支架,所述极耳支架设置于所述裸电芯本体和所述顶盖之间,所述极耳穿设于所述极耳槽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并分别连接于所述顶盖。
[0021]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单体电池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极耳支架设置于裸电芯本体和顶盖之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够自极耳宽度方向的两侧进行组装,极耳支架装配完成后,极耳容纳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合围形成的极耳槽中,实现极耳的有序收束,极耳支架可有效阻挡极耳内插,从而避免电池内部短路导致电池失效的问题,分体式的结构可降低装配难度,减少损伤极耳的风险。
[0022]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4]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极耳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0026]图3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装配完成后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中的极耳支架沿A

A截面的剖视图;
[0028]图5为图4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6为图1中的第一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图6中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8为图1中的第二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图8中的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10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极耳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供极耳穿过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通槽沿极耳的宽度方向延伸至贯通所述第一端面并形成第一贯通口,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并与所述第一贯通口的位置错开;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供极耳穿过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通槽沿极耳的宽度方向延伸至贯通所述第二端面并形成第二贯通口,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并与所述第二贯通口的位置错开,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合围成供极耳穿过的极耳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支架还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贯通口的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贯通口的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相对移动方向沿极耳的宽度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自所述第一端面沿极耳的宽度方向凸出的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轴线沿极耳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能够同轴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外壁设置有止转柱,所述定位孔的内壁设置有止转槽,所述止转柱能够沿所述第一定位部的轴向进入所述止转槽中;或者,所述定位柱的外壁设置有止转槽,所述定位孔的内壁设置有止转柱;所述止转柱能够沿所述第一定位部的轴向进入所述止转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统杨伟胡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