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13797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3
本申请涉及一种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方法及存储介质,该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包括电池包模块和电池管理系统模块;电池包模块,包括第一锂电池及继电器;电池管理系统模块包括与供电取电点A电连接的BAT供电回路模块,与供电取电点B电连接、且与BAT供电回路模块并联的KL供电回路模块,与BAT供电回路模块、KL供电回路模块均电连接的诊断回路模块,与诊断回路模块电连接、并与第一锂电池电连接的第二锂电池,及与BAT供电回路模块、KL供电回路模块和诊断回路模块均电连接的MCU控制模块;能实现BMS电池管理系统自主诊断,同时能在整车行车过程中无需继电器断开,实现在线诊断,诊断灵活性强。诊断灵活性强。诊断灵活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低压电池管理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新能源行业迅猛发展,随着轻量化以及整车性能提升,整车逐步采用锂电池替代传统铅酸电池作为低压供电,,随而来的是安全问题,因此普遍在锂电池上配套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控锂电池状态;在发生故障之前提前报警或者主动断开放电回路从而保证整车安全;通常锂电池正极与电池包正极之间加上继电器以便BMS能通过切断继电器从而切断电池包对外供电回路从而确保电池进入安全状态;BMS工作所需电压主要由低压锂电池提供,为了预防电池馈电导致BMS无法工作,通常BMS供电采用双路供电确保在电池包馈电继电器断开状态BMS无法工作时可以通过外部供电启动BMS;由于BMS采用双路电源供电,为了满足功能安全要求,分别需要对每一路供电进行诊断,确保在供电异常状态下采取保护措施或者通知司机采取安全动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0003]目前双路电源供电系统为了满足电气测试反接功能需求,在每一路供电输入端都增加二极管防反以及防止特定情况下双路电源短路;目前针对现有的方案做双路诊断存在问题:1.需要外部DCDC(Direct Current

直流电源转换器)参与,诊断逻辑复杂,DCDC异常情况下无法进行诊断,可靠性差;2.诊断部分逻辑在需要继电器断开情况下进行,只能在停车过程进行诊断,车辆使用期间无法进行诊断,诊断灵活性差,行车过程出现故障无法实时诊断出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方法及存储介质,能实现BMS电池管理系统自主诊断,诊断逻辑简单,同时能在整车行车过程中无需继电器断开,能实现在线诊断,实时诊断双路供电故障,诊断灵活性强。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包括电池包模块和电池管理系统模块;电池包模块包括第一锂电池,及设于所述第一锂电池的正极和所述第一锂电池的负极之间的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锂电池的正极的连接节点设为供电取电点A,所述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锂电池的正极的连接节点设为供电取电点B;电池管理系统模块包括与所述供电取电点A电连接的BAT供电回路模块,与所述供电取电点B电连接、且与所述BAT供电回路模块并联的KL供电回路模块,分别与所述BAT供电回路模块、所述KL供电回路模块均电连接的诊断回路模块,与所述诊断回路模块电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锂电池电连接的第二锂电池,及与所述BAT供电回路模块、所述KL供电回路模块和所述诊断回路模块均电连接的MCU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诊断回路模块与所述第二锂电池的正极的连接节点设为汇聚取电点C,所述KL供电回路模块与所述汇聚取电点C电连接。
[000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BAT供电回路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采样电压输出端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取电点A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供电取电点A均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诊断回路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一采样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采样电压输出端电连接。
[000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KL供电回路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采样电压输出端、第二二极管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取电点B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供电取电点B均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诊断回路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二采样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采样电压输出端电连接。
[000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诊断回路模块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MOS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及第三采样电压输出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汇聚取电点C电连接,所述MOS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MOS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汇聚取电点C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汇聚取电点C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六电阻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三采样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三采样电压输出端电连接。
[000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锂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一锂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KL供电回路模块为KL30供电回路模块。
[001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包括以下步骤:
[0012]控制继电器闭合和MOS管闭合,并判断BAT供电回路模块的供电状态;
[0013]当检测到BAT供电回路模块的供电状态正常,控制MOS管断开,并判断KL供电回路模块的供电状态。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继电器闭合和MOS管闭合,并判断BAT供电回路模块的供电状态”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15]控制继电器闭合和MOS管闭合;
[0016]控制MCU控制模块分别检测供电取电点A的电压V
A1
、供电取电点B的电压V
B1
、汇聚取电点C的电压V
C1

[0017]当检测到V
C1
—V
A1
=V
d
+V
q
,则判断BAT供电回路模块的供电状态正常;
[0018]当检测到V
C1
—V
A1
=2V
d
,则判断BAT供电回路模块的供电状态异常;
[0019]其中,V
q
为MOS管管压降;V
d
为二极管正极管压降。
[00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检测到BAT供电回路模块的供电状态正常,控制MOS管断开,并判断KL供电回路模块的供电状态”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21]当检测到BAT供电回路模块的供电状态正常,控制MOS管断开;
[0022]控制MCU控制模块分别检测供电取电点A的电压V
A2
、供电取电点B的电压V
B2
、汇聚取电点C的电压V
C2

[0023]当检测到V
C2
—V
B2
=2V
d
,则判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模块,包括第一锂电池,及设于所述第一锂电池的正极和所述第一锂电池的负极之间的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锂电池的正极的连接节点设为供电取电点A,所述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锂电池的正极的连接节点设为供电取电点B;及,电池管理系统模块,包括与所述供电取电点A电连接的BAT供电回路模块,与所述供电取电点B电连接、且与所述BAT供电回路模块并联的KL供电回路模块,分别与所述BAT供电回路模块、所述KL供电回路模块均电连接的诊断回路模块,与所述诊断回路模块电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锂电池电连接的第二锂电池,及与所述BAT供电回路模块、所述KL供电回路模块和所述诊断回路模块均电连接的MCU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诊断回路模块与所述第二锂电池的正极的连接节点设为汇聚取电点C,所述KL供电回路模块与所述汇聚取电点C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AT供电回路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采样电压输出端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取电点A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供电取电点A均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诊断回路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一采样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采样电压输出端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KL供电回路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采样电压输出端、第二二极管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取电点B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供电取电点B均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诊断回路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二采样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采样电压输出端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双路供电电源诊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回路模块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MOS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及第三采样电压输出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汇聚取电点C电连接,所述MOS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MOS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汇聚取电点C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汇聚取电点C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五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智新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