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938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套接有后置海绵辊,所述后置海绵辊的一侧延伸至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前置海绵辊,所述前置海绵辊的一侧延伸至壳体的底部。该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通过壳体后部方形的结构,同时配合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旋转,利用第一传动带的传动带动转动轴和后置海绵辊旋转,从而可对直角角落的地面进行清理,提高了该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全面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扫地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越来越普及,现已成为家庭中常见的清扫工具,但是目前的扫地机器人对地面清扫的完成度还有待提高,其中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大多数为圆形,不便于对房间拐角处的地面进行清理,同时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利用潮湿的抹布对地面进行清理时,扫地机器人不能对抹布上附着的灰尘和杂物自行进行清理,另外利用潮湿的抹布对地面擦拭后,潮湿的地面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自然风干,期间不便于户主在房间进行走动,达不到现有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套接有后置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1)、第一传动带(26)和第二传动带(4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的两端分别固定套接有后置海绵辊(19),所述后置海绵辊(19)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前置海绵辊(3),所述前置海绵辊(3)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清扫辊(4),所述清扫辊(4)的表面与前置海绵辊(3)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清扫辊(4)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5),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水箱(33),所述水箱(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34),所述导水管(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36),所述喷水管(36)位于前置海绵辊(3)的正上方,所述喷水管(36)的底部开设有喷水孔(37),所述导水管(34)的中部设置有开关阀(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制热箱(29),所述制热箱(29)的内腔设置有加热丝(38),所述制热箱(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风管(27),所述吹风管(27)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口(6),所述吸尘口(6)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吸尘管(13),所述吸尘管(13)的一端与吸尘口(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2)的内腔放置有集尘箱(7),所述集尘箱(7)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盖(30),所述集尘箱(7)的一侧开设有进尘口(43),所述进尘口(43)的位置与吸尘管(13)一端的位置相适配,所述集尘箱(7)的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42),所述集尘箱(7)的内壁设置有高效过滤模块(4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尘风扇(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润琪何炳辰张航佳苏琦程田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