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报铸坯加热后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预报铸坯加热后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轧钢生产中,钢坯的加热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到微合金元素是否能完全固溶,加热时间短,或加热温度低,都可能使微合金元素不能完全固溶,影响晶粒的细化效果。但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又会使奥氏体晶粒过分长大,因此,获得合适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是轧钢生产中保证奥氏体晶粒细化的必要措施,直接影响到轧制后产品的性能。
[0003]但是通过在轧钢生产中仅凭经验无法得到合适的铸坯加热后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坯料对应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若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不仅会影响浪费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实验室预报铸坯加热后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结合多元回归,确定不同合金元素含量的铸坯合适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所对应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节省了试验成本,具有经济意义和实践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报铸坯加热后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铸坯切割成长宽高分别为10mm
×
10mm
×
5mm的小长方体;2)实验室加热模拟,对切割后的铸坯进行实验室热处理,将切割后的铸坯分别在1000
‑
1300℃下进行加热处理,获得不同温度和加热处理的铸坯试样,并对加热后的铸坯试样进行淬火处理;分别采用苦味酸对淬火后的铸坯试样进行腐蚀,分析腐蚀后铸坯试样金相结构中的奥氏体晶粒,并计算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通过分析奥氏体晶粒尺寸,确定最佳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3)将实验加热模拟处理后的铸坯进行合金成分检测,将合金成分数据和步骤2)获得的奥氏体平均粒径尺寸数据,利用MATLAB程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奥氏体晶粒尺寸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成分锰含量、碳含量及铌含量之间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报铸坯加热后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采用Q335B、Q355C、Q355D级别铸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福,马劲红,叶高旗,李红斌,马云飞,郑小平,程新超,张源,刘利华,田亚强,陈连生,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