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771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包括上压板、下底板、上模具、下模具、隔热块和支撑板,所述上压板的底部安装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底部安装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安装有三组并排布置的隔热块,所述隔热块的底壁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下底板;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一侧外壁均匀设置有五组前后布置的加热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下模具中所安装的具有加热功能的加热管和冷却功能的冷却管集成,可保证装置降温、升温快速,且上下模具采用H13钢材加工,可在400℃高温中多次利用,且本装置可促使树脂快速结晶,同时上模具在上下活动时,可避免偏移,影响其与下模具的对齐效果。与下模具的对齐效果。与下模具的对齐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制模具
,具体为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因其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的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成型工艺的开发与发展,逐渐在汽车和领域也得到推广,目前比较主流的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以酚醛、环氧等热固性树脂基体为主,随着人类对环保要求不不断提高,热塑性的树脂基体,特别是高性能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正在蓬勃发展,热塑性材料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更高的使用温度,以及可回收循环利用等优点,成为未来复合材料发展的焦点,模压工艺作为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型工艺,具有可实现自动化的优点,且产品一致性优良,热塑性材料与模具相结合,可以用于生产具有一定结构形状的产品,当前热塑性模压工艺都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将单层的预浸料经过模压成型平板胚料,第二步是将平板配料根据结构下料,然后放入产品的成型模具压制成产品。
[0003]现有的压制模具存在的缺陷是:
[0004]1.对比文件CN110588012A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包括上压板(1)、下底板(2)、上模具(3)、下模具(4)、隔热块(5)和支撑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1)的底部安装有隔热板(7),所述隔热板(7)的底部安装有上模具(3);所述上模具(3)的底部安装有下模具(4),所述下模具(4)的底部安装有三组并排布置的隔热块(5),所述隔热块(5)的底壁安装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底部安装有下底板(2);所述上模具(3)和下模具(4)的一侧外壁均匀设置有五组前后布置的加热孔(9),所述上模具(3)和下模具(4)的一侧外壁均匀设置有八组前后布置的冷却通道(10),所述上模具(3)和下模具(4)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两组前后布置的测温孔(8),且测温孔(8)位于冷却通道(10)的下方,所述加热孔(9)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11),所述冷却通道(10)的内壁安装有冷却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3)和下模具(4)上安装的加热孔(9)分别位于冷却通道(10)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加热管(11)的一端安装有热气接口(13),所述冷却管(12)的一端安装有冷气接口(14),所述上模具(3)和下模具(4)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两组前后布置的热电偶(15),且热电偶(15)位于多组加热管(11)围合形成的空间内部,所述上模具(3)和下模具(4)的背面均安装有电源插接器(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与压机上台面连接的压板孔(17),所述上模具(3)的底部安装有压制块(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4)的顶部设置有下压槽(19),且下压槽(19)的内壁与压制块(18)的外壁贴合,所述下模具(4)的顶部均匀安装有四组呈方形布置的连接销(20),连接销(20)环绕安装在下压槽(19)的外侧,且连接销(20)的顶部延伸进入上模具(3)的内部,所述下模具(4)的顶部设置有两组用于储存模压过程中挤出树脂的溢胶槽(21),且其中一侧溢胶槽(21)的正面和另外一组溢胶槽(21)的一侧外壁分别与下压槽(19)的背面和一侧外壁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块(5)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前后布置的定位销(22),且定位销(22)的顶部延伸进入下模具(4)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设置有通槽(23),所述通槽(23)的内壁均匀安装有多组前后布置的分隔板(24),所述通槽(23)的后壁安装有竖板(25),且竖板(25)的正面与通槽(23)的前壁贴合,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富原董晓阳郭丹旎李洪哲陈长胜戚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抟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