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时移的堤防隐患排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时移的堤防隐患排查方法,属于工程物探
技术介绍
[0002]堤防安全往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别是在汛期,常需对堤防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0003]现有技术常用地质雷达对堤防进行扫描,排查堤防中孔洞、不密实等隐患,以评判是否会形成管涌、决堤等灾害,该方法对堤防结构进行静态探测,根据孔洞、不密实等异常区域产生的雷达异常信号进行识别。但由于堤防填筑材料不均一,存在孤石、人造构筑物等影响,导致雷达数据杂乱,极易造成误判、漏判,不能满足及时精准探测堤防隐患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时移的堤防隐患排查方法,该基于时移的堤防隐患排查方法能够弥补现阶段对堤防隐患进行雷达检测的不足,根据堤防隐患区域的发展变化和其他非隐患区域的相对不变,利用两次雷达探测数据的差异性,达到及时精准识别堤防隐患的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时移的堤防隐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
用地质雷达沿堤防走向,先后扫描二次堤防,分别采集雷达数据;
②
分别对雷达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提取探测参数,获取探测参数数据集;
③
对两次采集的雷达数据所提取的探测参数数据集进行相减,获取差数据集;
④
根据差数据集,获取阈值;
⑤
对差数据集进行二值化处理,并根据阈值,获取二值化差数据集;
⑥
对探测参数赋予权重,把二值化差数据集按权重相加,获取数据集Z;
⑦
提取数据集Z中的异常点,将异常点集中部位评判为隐患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移的堤防隐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次雷达数据采集的采测点位置、数量一致,所述步骤
①
分为以下步骤:(1.1)用地质雷达沿堤防走向扫描堤防,采集雷达数据Ⅰ;(1.2)再用地质雷达沿堤防走向扫描堤防,采集雷达数据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移的堤防隐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②
分为以下步骤:(2.1)对雷达数据Ⅰ进行数据处理,提取第一次探测参数,获取第一次探测参数数据集;(2.2)对雷达数据Ⅱ进行数据处理,提取第二次探测参数,获取第二次探测参数数据集。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移的堤防隐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数据Ⅰ包括每测点总采样点数m,总测点数n,采样点i,测点j;其中,i的值为1~m的整数,j的值为1~n的整数;雷达数据Ⅱ包括每测点总采样点数m,总测点数n,采样点i,测点j;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友,尹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