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载保护开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58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过载保护开关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过载弹片所配合形成具双回路功效的设计,且氖管灯无须使用驱动电路,不但安全系数更佳、且构成更为简化的过载保护开关结构改良。(*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针对按键式开关所提供一种具双回路功效的设计,且氖管灯无须使用驱动电路的过载保护开关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按,于电子电机线路中,为提供一电流过载保护效果,因此会使用一种过载保护开关,如专利号第98205634.6号的「可调的过载保护电路开关结构」,其主要是于开关壳体中形成一槽部,槽底设有三组接线片,其中两组接线片上分设有白金接点及一接触簧片等;于电源过载时所产生的巨大热量,使得所述及接触簧片表面曲张度改变,或再设一调整螺丝,使之可调整弧形弹片与该接触簧片的角度,致可自动跳脱切断电源,以确保用电安全。然而,上述的结构其结构组装上较为复杂烦琐,且仅为单回路设计,一旦发生过载时,只能执行跳脱断电完全停止回路的动作,必须人工控制再度启动方可恢复回路的动作,然而,当回路设计成若第一回路发生过载时,即跳脱并启动第二回路时,则上述单回路的过载保护开关显然即无法满足其使用安全要求,即在通电状态下,若超负载,施予外力控制固定,仍旧不能安全的跳脱。另外,上述习用过载保护开关其氖管灯须配合装置于一驱动电路板上,如此,将增加制程上的复杂度以及材料与组装成本,亦为一极待克服解决之处。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特深入研究,开发出本案「过载保护开关结构改良」,且于实地试用验证后发现,其的确能有效达到既定的功效目标,诚为一理想的新型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载保护开关结构,该过载保护开关是由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所组成,其中,于该下部壳体中,主要是包括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等三个端子,其中第一端子是接地端,第二、第三端子其顶端部位分别设有第二接点以及第三接点,其中于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之间串接有一保护电阻以及一氖管灯,尤其特别强调的是该第二端子则再触接有一个过载弹片,该过载接触弹片一端抵于壳体相对位置,另一端是连结一延伸片,其中该延伸片设有一个过载接点,且该接点可以对应与前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端点触接或不触接;又该延伸片末端处结合一个中继片,且两者是以末端部位上下结合,该中继片腹部位置设有一中继接点,并近接该延伸片上方;又,于该下部壳体中设有一跷板片,其跷板中心位置是跨靠于上述的中继片对应位置处,又该跷板片一端是位于前述该延伸片上方处,而另一端则设有一跷板接点,并对应前述与第三端子其第三接点触接或不触接;该前述上部壳体容设有一跷板体,其腹部设一管体填容有一弹簧及一压掣体,且该压掣体应抵于前述跷板片顶端面;第一端子为共同端,并连结第二端子则可构成第一回路,另外该第一端子连结第三端子则可构成第二回路;藉由上述结构,提供一种过载弹片所配合形成的具双回路功效的设计,且氖管灯无须使用驱动电路的过载保护开关结构改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简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构件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立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立剖示图; 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之一;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之二。1 过载保护开关10 上部壳体 11下部壳体 110壳板12 跷板体120管体 121弹簧 122压掣体2 第一端子3 第二端子 30 第二接点4 第三端子 40 第三接点50 保护电阻 51 氖管灯6 过载弹片61 延伸片60 过载接点 62中继片620中继接点7 跷板片70 跷板接点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是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简图,而图2则是其构件分解示意图,本技术过载保护开关1是由上部壳体10与下部壳体11及一壳板110所组成,其中于该下部壳体11中,主要是包括有第一端子2、第二端子3及第三端子4三个端子,其中第一端子是接地端,第二、第三端子3、4其顶端部位分别设有第二接点30以及第三接点40,其中于第一端子2以及第二端子3之间串接有一保护电阻50以及一氖管灯51,而该第二端子3则再触接有一个过载弹片6,该过载接触弹片6一端抵于壳体1相对位置,另一端是连结一延伸片61,其中该延伸片61设有一个过载接点60,且该接点60可以对应与前述第二端子3的第二端点30触接或不触接;又该延伸片61末端处结合一个中继片62,且两者是以末端部位上下结合,该中继片62腹部位置设有一中继接点620,并近接该延伸片61上方。又,于该下部壳体11中设有一跷板片7,其跷板中心位置是跨靠于上述的中继片62对应位置处,又该跷板片7一端是位于前述该延伸片61上方处,而另一端则设有一跷板接点70,并对应前述与第三端子4其第三接点40触接或不触接。再,该前述上部壳体10容设有一跷板体12,其腹部设一管体120填容有一弹簧121及一压掣体122,且该压掣体122应抵于前述跷板片7顶端面。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立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示意图;而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立剖示图。因此,第一端子2是为共同端,并连结第二端子3则可构成第一回路,另外该第一端子2连结第三端子4则可构成第二回路;请参阅图1配合图6所示,当第一回路作动时,该过载弹片6其延伸片61的过载接点60是接触于前述及的第二端子3的第二接点30处,而中继片62其中继接点620则未与该延伸片61接触,致该第二回路保持断路状态;如图7所示,当第一回路发生过载时,则该过载弹片6因承受过载电流所产生的瞬间热量而产生热膨胀现象,并挤推带动其延伸片61向上拱起,则该延伸片61的过载接点60脱离与前述第二端子3其第二接点30的接触,同时向上顶推前述中继片62的中继接点620,以使该中继片62向上微弯拱,并使得跨靠于其上的跷板片7被推迫使其另端低下,致其跷板接点70可以接触该第三端子4的第三接点40,使得第一回路断路,而致动第二回路,达到第一回路过载跳脱,并致动第二回路的双回路目的,所以在用电负荷超载时,在(DN)。通电状态下施与外力固定控制,仍旧能安全的跳脱。另外,本技术其氖管灯51是直接串接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3,因此,毋须使用驱动电路即可直接工作,节省驱动电路的材料、组装等成本,并简化开关结构,降低其故障率。综上所述,本技术「过载保护开关结构改良」,主要在其强调过载弹片及所配合形成具双回路功效的设计,并配合简化的氖管灯,不但安全系数更佳、而且构成更为简单容易,所以理应具有其经济实用性及产业上利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载保护开关结构,该过载保护开关是由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及一壳板所组成,其中:于该下部壳体中,主要是包括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三个端子,其中第一端子是接地端,第二、第三端子其顶端部位分别设有第二接点以及第三接点,其中于第一 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之间串接有一保护电阻,以及一氖管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则再触接有一个过载弹片,该过载接触弹片一端抵于壳体相对位置,另一端是连结一延伸片,其中该延伸片设有一个过载接点,且该接点对应与该第二端子的第二端点触接或不触接 ;该延伸片末端处结合一个中继片,且两者是以末端部位上下结合,该中继片腹部位置设有一中继接点,并近接该延伸片上方;于该下部壳体中设有一跷板片,其跷板中心位置跨靠于该中继片对应位置处,又该跷板片一端位于该延伸片上方处,而另一端则 设有一跷板接点,并对应与第三端子的第三接点触接或不触接;该上部壳体容设有一跷板体,其腹部设一管体填容有一弹簧及一压掣体,且该压掣体应抵于该跷板片顶端面;第一端子为共同端,并连结第二端子构成第一回路,另外该第一端子连结第三端子 构成第二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载保护开关结构,该过载保护开关是由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及一壳板所组成,其中于该下部壳体中,主要是包括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三个端子,其中第一端子是接地端,第二、第三端子其顶端部位分别设有第二接点以及第三接点,其中于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之间串接有一保护电阻,以及一氖管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则再触接有一个过载弹片,该过载接触弹片一端抵于壳体相对位置,另一端是连结一延伸片,其中该延伸片设有一个过载接点,且该接点对应与该第二端子的第二端点触接或不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添荣
申请(专利权)人:荣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