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7477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用于向集装箱内作为储电设备使用的电箱提供散热功能,电箱内以多个电芯形成储电模块,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设于电箱内部的水冷管道;电箱底部的水冷管道形成对电芯的底面部位进行散热的第一散热结构;电箱内的电芯之间的水冷管道竖向设置形成对电芯侧壁部位进行散热的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内的水冷管道还延伸至电芯的母排处形成对母排散热的第三散热结构;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安装于集装箱内冷却水路管网顶部处的温控设备,所述温控设备对集装箱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以避免水路管道处形成冷凝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高效地对储能电箱内的电芯散热,同时以围绕电芯的水冷管道网形成热屏蔽层。管道网形成热屏蔽层。管道网形成热屏蔽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
,尤其是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储能技术也随之发展,而锂电池因为能量比较高、使用寿命长、额定电压高、具备高功率承受力、自放电率很低、重量轻、绿色环保以及生产基本不消耗水等优点,逐渐成为储能的主流产品。
[0003]通常情况下,储能集装箱内部都布置有热管理系统,用于电芯的热量散发,传统技术上采用如下方法:通过底部放置水冷板进行电芯底部散热。
[0004]但是,传统的方法存在如下缺点:散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能高效地对储能电箱内的电芯散热,同时以围绕电芯的水冷管道网形成热屏蔽层。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用于向集装箱内作为储电设备使用的电箱提供散热功能,电箱内以多个电芯形成储电模块,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设于电箱内部的水冷管道;电箱底部的水冷管道形成对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用于向集装箱内作为储电设备使用的电箱提供散热功能,电箱内以多个电芯形成储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设于电箱内部的水冷管道;电箱底部的水冷管道形成对电芯的底面部位进行散热的第一散热结构;电箱内的电芯之间的水冷管道竖向设置形成对电芯侧壁部位进行散热的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内的水冷管道还延伸至电芯的母排处形成对母排散热的第三散热结构;所述集装箱箱内的多个电箱纵向堆叠形成储电设备的电池簇(12),各电箱的水冷管道引出的水冷管支路(14)形成与水冷系统(10)相通的冷却水路管网;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安装于集装箱内冷却水路管网顶部处的温控设备(11),所述温控设备对集装箱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以避免水路管道处形成冷凝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排位于电芯顶部;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内的水冷管道穿过电芯所在部位后水平延伸形成水平向管网,所述水平向管网经导热介质与母排接触,形成对母排散热的第三散热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与电芯底面部位之间、第二散热结构与电芯侧壁部位之间均设有导热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竖向地安装于电箱内,电芯的顶面朝向电箱顶部;电芯侧壁的散热面积大于电芯底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元亮吴涵连庆文方略斌陈伟铭黄兴华余帆孙俊敏张振宇王健钱健黄毅标吴振辉甘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