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转刃增幅式电弧放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放电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转刃增幅式电弧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滑动电弧放电是指两电极在高压电场激励下产生电弧通道,电弧通过气流驱动沿着气流方向向下滑动的一种放电形式。该形式放电电弧通过气流驱动和冷却,可产生兼具热平衡等离子体和非平衡等离子体特性的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滑动电弧放电过程中绝大多数电能通过非平衡等离子体注入到放电区域,产生大量高能电子和活性基团,这些高能电子和化学基团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反应进程。因此,滑动电弧放电所产生的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能量利用率高,在污染物降解、燃料重整、金属表面清洗、废水处理、等离子体点火及助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目前,滑动电弧放电以二维刀型电极结构为主,其电极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然而不足的是,二维刀型结构滑动电弧放电主要形成于两刃片之间的间隙内,长时间连续放电易于造成电极的氧化腐蚀,影响放电传播的连续性,且电弧与介质气体的接触面积较小,反应时间较短,导致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转刃增幅式电弧放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传动齿轮(1)、驱动供电连接模块(2)、放电复合腔体(4)、刀片电极(5)、螺旋电极(6)、接地(7)以及通气结构(8);传动齿轮(1)固定在刀片电极(5)上端顶部,刀片电极(5)连接金属连接杆(2
‑
3)从中空部分轴心穿过与上部传动齿轮(1)相连,传动齿轮(1)下部设置一个同轴的驱动供电连接模块(2),刀片电极(5)通过金属连接杆(2
‑
3)与上端传动齿轮(1)和驱动供电连接模块(2)相连,放电复合腔体(4)位于驱动供电连接模块(2)的下端,轴心位置开孔穿过刀片电极(5)的金属连接杆(2
‑
3),螺旋电极(6)由上至下盘旋在放电复合腔体(4)内部侧壁,且螺旋电极(6)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复合腔体(4)侧壁开孔设置接地(7)相连,螺旋电极(6)和刀片电极(5)间隙与放电复合腔体(4)对应的上方位置设有通气结构(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转刃增幅式电弧放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供电连接模块(2)采用多点接触连接设计,主体为导电金属材质,呈中空柱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转刃增幅式电弧放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供电连接模块(2)包括高压接头(2
‑
0),凹槽(2
‑
1),金属毛刷(2
‑
2),金属连接杆(2
‑
3),其中金属毛刷(2
‑
2)包括外围金属毛刷(2
‑2‑
1),外围金属毛刷连接金属环(2
‑2‑
2),中心金属毛刷(2
‑2‑
3),中心金属毛刷连接金属环(2
‑2‑
4);凹槽(2
‑
1)正上端中心位置及侧壁中心位置均开孔,金属连接杆(2
‑
3)由凹槽(2
‑
1)正上端的中心孔洞垂直插入,高压连接头(2
‑
0)由凹槽(2
‑
1)侧壁中心位置孔洞接入,并与外围金属毛刷连接金属环(2
‑2‑
2)相连通,外围金属毛刷连接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颖,张愿雄,刘佳宏,高允珂,吴云峰,陈长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