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和应用所述电芯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7287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0: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外壳和第一粘接部,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端面、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以及第一粘接部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第一胶层粘接第一端面并延伸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粘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胶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位于第一胶层背离第一端面的一侧,第一部分粘接第一内壁,第一部分与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第一部分与第一内壁之间的粘接力,且小于第一胶层与第一表面之间的粘接力。上述结构的电芯能够降低电极组件中的极片和外壳被撕裂的风险,还能降低电极组件冲击外壳而变形和短路的风险。电极组件冲击外壳而变形和短路的风险。电极组件冲击外壳而变形和短路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芯和应用所述电芯的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以及一种应用所述电芯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成熟应用,客户对整机应用风险越来越关注。例如,对电子产品抗跌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池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抗跌落具有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电池的抗跌落性能为本申请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安全性、改善失效的电芯,以及应用所述电芯的电子装置。
[0004]本申请一方案提供了一种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外壳和第一粘接部。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端面、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外壳收容所述电极组件,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一粘接部,包括第一胶层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粘接所述第一端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粘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胶层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粘接所述第一内壁。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壁之间的粘接力,且小于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粘接力。
[000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第二胶层还包括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胶层背离第一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
[000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第二胶层还包括与第一部分相对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粘接所述第二内壁,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的粘接力,且小于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粘接力。
[000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
[000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粘接部的中心对称线与所述电极组件的中心对称线重合。
[0009]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电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背的第二端面,且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二粘接部,所述第二粘接部包括第三胶层和第四胶层,所述第三胶层粘接所述第二端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粘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四胶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胶层背离所述第二端面的一侧,所述第四部分粘接所述第一内壁,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三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四部
分与所述第一内壁之间的粘接力,且小于所述第三胶层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粘接力。
[001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六部分粘接所述第二内壁,所述第六部分与所述第三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六部分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的粘接力,且小于所述第三胶层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粘接力。
[001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二粘接部的中心对称线与所述电极组件的中心对称线重合。
[0012]本申请另一方案提供了一种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外壳和第一粘接部。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端面、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外壳收容所述电极组件,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一粘接部,包括第一胶层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粘接所述第一端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粘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胶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胶层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粘接所述第一内壁且不与所述第一内壁相对的所述第一胶层粘接,所述第二部分粘接所述第二内壁且不与所述第二内壁相对的所述第一胶层粘接。
[001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电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背的第二端面,且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二粘接部,所述第二粘接部包括第三胶层和第四胶层,所述第三胶层粘接所述第二端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粘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四胶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胶层背离所述第二端面的一侧,所述第四部分粘接所述第一内壁且不与所述第一内壁相对的所述第一胶层粘接,所述第六部分粘接所述第二内壁且不与所述第二内壁相对的所述第一胶层粘接。
[0014]本申请另一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电芯。
[0015]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芯以及应用所述电芯的电子装置,在所述电芯跌落时,所述第二胶层能够限制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外壳之间的位移,且所述第二部分能够对所述电极组件进行缓冲,有利于维持电芯的稳定。而在冲击力较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第一胶层至少部分分离,降低了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胶层之间的相互拉扯,进而降低了所述电极组件中的极片以及所述外壳被撕裂的风险,同时,所述第二胶层继续限制所述电极组件的位移进而降低所述电极组件冲击外壳而变形和短路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芯沿II

II方向的剖示图。
[0018]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芯沿IV

IV方向的剖示图。
[0020]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芯沿II

II方向的剖示图。
[0021]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芯沿IV

IV方向的剖示图。
[0022]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的电芯沿IV

IV方向的剖示图。
[0023]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贴设第一粘接部和第二粘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b为本申请一对比例的电极组件贴设头部绕胶、尾部绕胶和SIS胶纸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c为本申请一对比例的电极组件贴设头部绕胶、尾部绕胶和绿胶的结构示意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8][0029][003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端面、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外壳,收容所述电极组件,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向设置;以及第一粘接部,包括第一胶层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粘接所述第一端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粘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粘接所述第一内壁,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壁之间的粘接力,且小于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粘接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胶层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粘接所述第二内壁,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的粘接力,且小于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粘接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部的中心对称线与所述电极组件的中心对称线重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背的第二端面,且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二粘接部,所述第二粘接部包括第三胶层和第四胶层,所述第三胶层粘接所述第二端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粘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四胶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胶层背离所述第二端面的一侧,所述第四部分粘接所述第一内壁,所述第四部分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虎宋华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