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索检测机器人的二自由度运动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缆索检测
,特别是一种缆索检测机器人的二自由度运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现在工业建筑设计对美观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需求,缆索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斜拉桥、悬索桥和缆车等均需要使用缆索来实现整体结构的稳定。缆索在使用过程中,承载很大的力,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外界力的影响,且斜拉桥、悬索桥和缆车等对安全性能的要求十分严格,一旦发生断裂将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命,所以对缆索的质量验收、维护以及故障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0003]斜拉桥被也称斜张桥或斜拉吊桥,主要是一种用缆索将主梁拉在桥塔上的受力体系桥梁,是近几十年来的新兴桥型,具有优良的经济性能及抗震性能。
[0004]缆索是斜拉桥的关键传力构件,其设计寿命一般为25
‑
30年,然而已有多座斜拉桥因缆索的锈蚀损坏进行提前换索。例如,美国P
‑
K桥是一座现代斜拉桥,原估计桥梁可用寿命为25年,实际却只用了5年就全部进行换索;中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索检测机器人的二自由度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坐标系:缆索检测机器人为四旋翼检测机器人,具有四个旋翼;坐标系包括地球坐标系E(X,Y,Z)和检测机器人坐标系e(x,y,z);其中,地球坐标系E(X,Y,Z)的原点O为地心,X轴为过地心的水平方向,Y轴为过地心且垂直于X轴的水平方向,Z轴为过地心的竖直方向;检测机器人坐标系e(x,y,z)中的原点o为缆索检测机器人的对称中心,z轴为过原点o且与缆索轴向相平行的轴,x
‑
y平面平行于四个旋翼所在平面;步骤2、建立转速模型:在检测机器人坐标系中,对每个旋翼电机均建立一个转速模型,转速模型为旋翼电机转速与输入电流之间的函数方程,具体表达式为:转速模型为旋翼电机转速与输入电流之间的函数方程,具体表达式为:式中,T
m
为电机响应时间常数;为当前t时刻时的旋翼电机转速;σ(t)为当前t时刻时的输入电流大小;为稳态转速;σ
c
为稳态转速时的输入电流值;C
R
为与σ
c
的比值;为偏移系数,反映电流零输入条件下电机的偏移转速;步骤3、求解转速:将四个旋翼所对应的电机输入电流分别代入公式(1)中,从而得到四个旋翼的转速,分别为和步骤4、建立控制效率模型:在检测机器人坐标系中,根据步骤2建立的转速模型,对缆索检测机器人建立控制效率模型;控制效率模型包括升力模型、以及x、y和z轴上的力矩模型,具体表示为:式中,f为旋翼升力;c
T
、c
M
表征了电机转速和各轴上力矩的关系,在具体实验环境下测得;T
x
、T
y
和T
z
分别为缆索检测机器人在x、y和z轴上的旋转力矩;d为旋翼电机与缆索中心轴间的距离;步骤5、建立姿态模型:在检测机器人坐标系中,根据欧拉方程,对缆索检测机器人建立力矩与角速度的姿态模型为:式(3)中,J
xx
、J
yy
和J
zz
分别为缆索检测机器人在x、y和z轴上的转动惯量;ω
x
、ω
y
和ω
z
分别为缆索检测机器人分别在x、y和z轴上的姿态角速度;为ω
x
的一阶导数;为ω
y
的
一阶导数;为ω
z
的一阶导数;步骤6、求解姿态角速度:将步骤3求解的四个旋翼的转速,代入公式(2)中,求解得到T
x
、T
y
和T
z
,再将得到的T
x
、T
y
和T
z
代入公式(3)中,进行求解,从而得到ω
x
、ω
y
和ω
z
;步骤7、坐标转换:将步骤4求解得到的ω
x
、ω
y
和ω
z
,分别转换至地球坐标系,得到地球坐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皓明,周金粮,高煜超,李筱萌,
申请(专利权)人:周金粮高煜超李筱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