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轴传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995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轴传输结构,包括用于传输薄膜状物料的传输组件,传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传输辊,传输辊的轴心线相平行;至少一个传输辊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传输辊绕其轴心线转动设置;相邻两个传输辊的辊面之间配合压紧物料并转动配合输送物料,传输组件的进料侧和出料侧均设置有施压件,施压件和与其相邻的传输辊辊面配合压力接触。该长轴传输结构通过施压件作用于传输组件两侧的传输辊上,减小传输组件中相邻两个传输辊之间的间隙变化量,从而保证输送过程中,薄膜的两侧各处受到相同的摩擦作用力,进而实现了物料的稳定传输,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轴传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传输
,尤其是涉及一种长轴传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薄膜状物料的传输时,通常使用各种长条状的传输辊,如公告号为CN20255785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送膜切膜装置,包括送膜主动辊筒及与其配合的压辊、送膜被动辊筒及与其配合的压辊、可转动的切膜刀,切膜刀处在送膜主动辊筒及送膜被动辊筒之间。该送膜切膜装置通过配合的送膜主动辊筒和压辊以及配合的送膜被动滚筒和压辊,实现对膜的输送。
[0003]但是上述送膜装置中,送膜主动辊筒、送膜被动滚筒(以下简称二者为“滚筒”)和压辊均为长条状,配合使用过程中,滚筒和压辊分别挤压膜的两侧,长期使用过后,滚筒和压辊容易产生变形,导致滚筒与压辊之间的空隙产生变化,输送过程中,滚筒和压辊对膜各处的压力不一致,导致沿薄膜长度方向,滚筒和压辊的各处输送薄膜的摩擦力之间存在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薄膜的输送距离不一致,影响了传输质量,缩短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薄膜传输结构进行改进。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轴传输结构,包括用于传输薄膜状物料的传输组件(1),所述传输组件(1)包括至少两个传输辊(1a),所述传输辊(1a)的轴心线相平行;至少一个传输辊(1a)连接有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驱动所述传输辊(1a)绕其轴心线转动设置;相邻两个传输辊(1a)的辊面之间配合压紧物料并转动配合输送物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1)的进料侧和出料侧均设置有施压件,所述施压件和与其相邻的传输辊(1a)辊面配合压力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轴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件为压辊组件(3),所述压辊组件(3)包括转动设置的施压辊(3a),所述施压辊(3a)的辊面与所述传输辊(1a)的辊面压力滚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轴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辊(3a)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施压辊(3a)相邻的传输辊(1a)为传压辊(1a1),与所述传压辊(1a1)相邻的传输辊(1a)为受压辊(1a2),所述传压辊(1a1)轴心线和所述受压辊(1a2)轴心线所在的平面为传压面,两个所述施压辊(3a)分别设置于所述传压面的两侧;两个所述施压辊(3a)与所述传压面的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轴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辊(1a)的分布方向与其轴心线垂直;所述传输组件(1)两侧的压辊组件(3)共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压辊组件(3)为单压辊组件,另外两个为成对设置的双压辊组件,所述单压辊组件(3)设置于两个所述双压辊组件之间;所述单压辊组件与所述传输辊(1a)的中部相接触;两个所述双压辊组件与所述单压辊组件之间的距离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轴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传输辊(1a)中,其中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环形的排空槽(1a

1),所述排空槽(1a

1)的轴心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鸿林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鸿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