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95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分别与引出端电导通的动触头和静触头,还有由电磁系统控制可随小轴转动的衔铁,衔铁设置于接触系统上端,推动器固定于衔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设置于动触头下端,动触头固定于动触簧的下端面上;所述推动器设置于动触簧下方。本新型电磁继电器零部件结构简单、装调环节少,结构紧凑、结构高度较低,且驱动结构重量轻,静触簧力臂短,因此,力学环境性能较好,离心加速度可达980m/s#+[2];新结构的吸反力特性优良,开断速度较快,触点弹跳较小,因此,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和寿命,可靠性较高;应用更广泛。(*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中间停止位的极化继电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利奇”典型结构的工作原理为电磁系统12的磁化力使衔铁3以小轴5为中心旋转,当衔铁3顺时针旋转时,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则连接在衔铁3上的动触簧2’也随衔铁3顺时针旋转,使左端的动、静触头断开而右端的动、静触头接触;当衔铁3逆时针旋转时,则连接在衔铁3上的动触簧2’也随衔铁逆时针旋转,与上述情况相反,左端的动、静触头接触而右端的动、静触头断开;该结构采用的平衡对称衔铁驱动及对称接触系统使该类继电器具有力学环境指标较高、体积小、线圈功耗低的特点;其不足之处为1、驱动结构复杂,由图1所示的衔铁3、载触体10、压片11、动触簧2’、托片9,以及铆钉、垫片等零件构成,载触体10为陶瓷材料(抗塑变),且需要在上面打孔并铆接动触簧2’、托片9,因此,部分零组件加工、装配困难;2、动触簧2’通过顶簧13与引出端7连接,顶簧13两端形成接触电阻,因此,该结构接触电阻较大,而且,顶簧13两端为凹、凸连接结构,在多组转换的继电器中不容易装配顶簧;3、驱动结构的重量较大,离心加速度指标低,一般在300m/s2以下。在其它现有结构中,图2所示的结构较为典型,其工作原理为电磁系统12的磁化力使衔铁3以小轴5为中心旋转,当衔铁3逆时针旋转时,如图2所示,则衔铁3上的推动器4推动左端的动触簧2’使左端的动、静触头断开,而右端的动触簧2’靠自身反力返回使右端的动、静触头接触;当衔铁3顺时针旋转时,与上述情况相反,左端的动、静触头接触,右端的动、静触头断开。该结构同样采用平衡衔铁驱动及对称反力接触系统,使该类继电器具有力学环境指标较高、体积小、线圈功耗低的特点,而且,驱动结构简单;其不足之处为1、静触头要从动触簧2’下方的引出端7弯曲到动触簧2’的上方,因此,静触簧1结构较高,且在多组转换的继电器中,静触簧1组的相互间的距离要求较大;2、推动器4与动触簧2’相互作用的力臂短、受力大,推动器4磨损比较严重,同样,动触簧2’在其作用点上也容易受损,影响寿命性能;3、推动器4接触在动触簧2’的中部,且两端的静触簧1弯曲在动触簧2’的上方,因此,该结构在多组转换的继电器中,通过扳动推动器来调试参数十分不便。(三)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电子、电气设备需要使用体积更小、切换负载大、耐力学环境和可靠性等指标更高的电磁继电器,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和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该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的体积(高度)更小、耐力学环境及切换负载的可靠性更高,而且,零组件的加工和装配效率也较高。本新型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分别与引出端电导通的动触头和静触头,还有由电磁系统控制可随小轴转动的衔铁,衔铁设置于接触系统上端,推动器固定于衔铁上,所不同的是所述静触头设置于动触头下端,动触头固定于动触簧的下端面上;所述推动器设置于动触簧下方。所述推动器设置于动触头的外端或侧端,当推动器设置于动触头的侧端时,动触头或动触簧上,固装有一个向侧端延伸的凸块,或动触簧上设有一个直接向侧端延伸的凸块。所述推动器固装在与衔铁固连的驱动盘或推杆上,或者推动器一端固装于衔铁上,另一端直接弯折到动触簧下端。通过结构对比以及图6、图7所示现有结构的吸反力曲线A、B、C与本新型继电器新结构的吸反力曲线A’、B’、C’对比,本新型电磁继电器结构比现有结构有下列明显的优势a、零部件结构简单、零组件及装调环节少,因此,加工、装配效率高;b、结构紧凑、结构高度较低,新结构有效的利用了触簧与底板的空间,节省了载触体或静触簧弯曲所占的空间;c、结构不仅采用平衡衔铁驱动及对称反力接触系统,而且,驱动结构重量轻,动触簧在开断状态受推动器支承,在接触状态受静触点支承,且静触簧力臂短,因此,力学环境性能较好,离心加速度可达980m/s2;d、新结构的吸反力特性优良,如图7所示,其反力曲线B’上的c、d点距离吸合A’、释放C’曲线较远,使继电器具有较快的开断速度,较小的触点弹跳,因此,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和高寿命,以及较高的可靠性指标;e、由于新结构具有上述优势,因此,能更广泛的应用到单稳型、双稳型、灵敏型以及切换大、小功率的各类电磁继电器上。图2为现有另一种典型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的驱动系统和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新型电磁继电器一种典型结构——端部驱动转换触点组形式的驱动系统和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新型电磁继电器另一种典型结构——侧部驱动转换触点组形式的驱动系统和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新型电磁继电器又一种典型结构——侧部驱动常开、常闭触点组形式的驱动系统和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现有结构的吸力、反力曲线;图7为本新型电磁继电器的吸力、反力曲线。权利要求1.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分别与引出端电导通的动触头和静触头,还有由电磁系统控制可随小轴转动的衔铁,衔铁设置于接触系统上端,推动器固定于衔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设置于动触头(2)下端,动触头(2)固定于动触簧(2’)的下端面上;所述推动器(4)设置于动触簧(2’)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器(4)设置于动触头(2)的外端或侧端,当推动器(4)设置于动触头(2)的侧端时,动触头(2)或动触簧(2’)上,固装有一个向侧端延伸的凸块,或动触簧(2’)上直接设有一个向侧端延伸的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器(4)固装在与衔铁(3)固连的驱动盘或推杆(8)上,或者推动器(4)一端固装于衔铁(3)上,另一端直接弯折到动触簧(2’)下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分别与引出端电导通的动触头和静触头,还有由电磁系统控制可随小轴转动的衔铁,衔铁设置于接触系统上端,推动器固定于衔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设置于动触头下端,动触头固定于动触簧的下端面上;所述推动器设置于动触簧下方。本新型电磁继电器零部件结构简单、装调环节少,结构紧凑、结构高度较低,且驱动结构重量轻,静触簧力臂短,因此,力学环境性能较好,离心加速度可达980m/s文档编号H01H50/00GK2574206SQ0222247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栾伟 申请人:桂林航天电器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分别与引出端电导通的动触头和静触头,还有由电磁系统控制可随小轴转动的衔铁,衔铁设置于接触系统上端,推动器固定于衔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设置于动触头(2)下端,动触头(2)固定于动触簧(2’)的下端面上;所述推动器(4)设置于动触簧(2’)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伟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电器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