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装配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85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水泵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泵装配线,包括输送段以及依次沿输送段的输送方向设置的定子装配上下料段、泵体装配上下料段、泵头装配上下料段、性能测试上下料段以及控制器。上述的装配上下料段依次进行组装形成水泵,并将水泵输送至输送段上,性能测试上下料段包括测试上下料机以及分拣下料机;该控制器与上述的上下段、测试上下料机和分拣下料机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泵装配线,可以对水泵的零部件进行相应的组装,随后通过输送段输送至相应的测试上下料段可以对组装后的水泵进行测试等工序,使得水泵的零部件可以在同一工作区域完整所有的组装以及测试项目,并使得各工序连贯进行,工作效率较高。率较高。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泵装配线


[0001]本技术属于水泵生产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泵装配线。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水泵与汽车的发动上下料机连接,通过风扇皮带来带动,把发动上下料机缸体水道内的热水泵出,把冷水泵入,即汽车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上下料机械。
[0003]水泵的各个部件均是单独制造完成,制造好后还需要将各部件组装在一起后水泵才能正常工作。在目前的水泵组装工作中,所需进行的工序普遍性的被分设在不同的工作区域进行,因此组装过程中在完成一个组装工序后,在将组装好的零部件转移至下一个组装工序进行组装,各个组装工序分散,无法连贯,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人工搬动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装配线,以解决现有的汽车水泵组装工序分散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泵装配线,包括:
[0006]输送段,用于输送零部件组装结构;
[0007]定子装配上下料段,对应设置于所述输送段的上料处,用于组装定子,并将组装好的定子输送至所述输送段上;
[0008]泵体装配上下料段,设置于所述定子装配上下料段的下游,用于获取所述输送段上的定子,并组装定子和泵体,以形成第一组件,并将所述第一组件输送至输送段上;
[0009]泵头装配上下料段,设置于所述泵体装配上下料段的下游,用于获取所述输送段上的第一组件,并组装第一组件和泵头,以形成水泵,并将所述水泵输送至输送段上;
[0010]性能检测上下料段,设置于所述泵头装配上下料段的下游,包括至少一个测试上下料机和分拣下料机,各所述测试上下料机用于对所述水泵进行功能测试,所述分拣下料机对测试合格的水泵和测试不合格的水泵进行分拣并下料;以及
[0011]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输送段的下料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定子装配上下料段、所述泵体装配上下料段、所述泵头装配上下料段、所述测试上下料机和所述分拣下料机均电性连接。
[0012]本技术提供的水泵装配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水泵装配线结合输送段和相应的组装上下料段可以对水泵的零部件进行相应的组装,随后通过输送段输送至相应的测试上下料段可以对组装后的水泵进行测试等工序,使得水泵的零部件可以在同一工作区域完整所有的组装以及测试项目,并使得各工序连贯进行,减少中间装配过程中,需要人工搬动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的过程,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水泵工序分散的技术问题,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泵装配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子装配上下料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体装配上下料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头装配上下料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性能测试上下料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转子装配上下料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2]10

输送段;11

第一段;12

第二段;
[0023]20

定子装配上下料段;21

骨架装配上下料机;22

绕线上下料机;23

定子碰焊上下料机;24

测试仪;
[0024]30

泵体装配上下料段;31

第一防水套装配上下料机;32

定子热入泵体装配上下料机;33

电路板装配上下料机;331

电路板装配组件;332

电路板螺钉装配组件;34

第一尾盖装配上下料机;341

第一尾盖装配组件;342

尾盖啤透气塞测漏气装配组件;343

尾盖螺钉装配组件;35

第一吸尘器;36

第一筛选分料上下料机;371

第一预留工位;372

第二预留工位;373

第三预留工位;374

第四预留工位;375

第五预留工位;376

电路板散热胶涂胶上下料机;377

尾盖密封圈装配上下料机;38

定子打标上下料机;
[0025]40

泵头装配上下料段;41

第二筛选分料上下料机;42

第二吸尘器;43

定子装弹簧上下料机;44

泵体密封圈装配上下料机;45

第三防水套装配上下料机;451

第三防水套装配组件;452

第三防水套装介子涂油组件;46

第一转子装配上下料机;461

第一转子叶轮盖焊接组件;462

第一转子充磁入防水套涂油组件;47

泵头装配上下料机;471

泵头密封圈装配组件;472

泵头装配组件;473

泵头螺钉组件;474

泵头激光焊接组件;48

转子防水套装密封圈入泵体上下料机;
[0026]50

性能测试上下料段;51

测试上下料机;511

第一测试上下料机;512

第二测试上下料机;513

第三测试上下料机;52

分拣下料机;
[0027]60

控制器;61

第一上位机;62

第二上位机;63

总上位机;
[0028]71

返现操作台;72

转送机构;
[0029]80

第二转子装配上下料段;81

第二转子装磁铁充磁入钢套上下料机;82

钢套焊接上下料机;82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装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段,用于输送零部件组装结构;定子装配上下料段,对应设置于所述输送段的上料处,用于组装定子,并将组装好的定子输送至所述输送段上;泵体装配上下料段,设置于所述定子装配上下料段的下游,用于获取所述输送段上的定子,并组装定子和泵体,以形成第一组件,并将所述第一组件输送至输送段上;泵头装配上下料段,设置于所述泵体装配上下料段的下游,用于获取所述输送段上的第一组件,并组装第一组件和泵头,以形成水泵,并将所述水泵输送至输送段上;性能检测上下料段,设置于所述泵头装配上下料段的下游,包括至少一个测试上下料机和分拣下料机,各所述测试上下料机用于对所述水泵进行功能测试,所述分拣下料机对测试合格的水泵和测试不合格的水泵进行分拣并下料;以及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输送段的下料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定子装配上下料段、所述泵体装配上下料段、所述泵头装配上下料段、所述测试上下料机和所述分拣下料机均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骨架、定子铁芯以及线圈;所述定子装配上下料段包括:至少一个骨架装配上下料机,设置于所述输送段的上料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获取并组装所述骨架和所述定子铁芯,以形成主框架,并将所述主框架输送至所述输送段上;至少一个绕线上下料机,设置于所述骨架装配上下料机的下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主框架,并将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主框架上后,将绕线后的主框架输送至所述输送段上;定子碰焊上下料机,设置于所述绕线上下料机的下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获取绕线后的所述主框架,并将所述线圈焊接在所述主框架上以形成所述定子后,并将所述定子输送至输送段上;以及测试仪,设置于所述定子碰焊上下料机的下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对所述定子进行测试。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装配上下料段包括:第一防水套装配上下料机,设置于所述定子装配上下料段的下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定子,并将所述定子装配至第一防水套内后输送至所述输送段上;定子热入泵体装配上下料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水套装配上下料机的下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获取组装有所述第一防水套的所述定子,并将加热后的泵主体装入所述第一防水套上后输送至所述输送段上;电路板装配上下料机,设置于所述定子热入泵装配上下料机的下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获取组装有泵主体的所述定子,并将电路板装入所述定子上后输送至所述输送段上;第一尾盖装配上下料机,设置于所述电路板装配上下料机的下游,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获取组装有电路板的所述定子,并将第一尾盖装入所述泵主体上形成所述第一组件后,输送至所述输送段上;第一吸尘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尾盖装配上下料机的下游,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
对所述第一组件除尘;以及第一筛选分料上下料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吸尘器的下游,用于对第一组件进行检测后并对测试合格的第一组件、测试不合格且不可回收的第一组件以及测试不合格且可回收的第一组件进行分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泵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装配上下料段还包括:第一预留工位,设置于所述电路板装配上下料机的上游,用于安装第二防水套装配上下料机;第二预留工位,设置于所述第一预留工位和所述电路板装配上下料机之间,用于安装涂胶上下料机;第三预留工位,设置于所述电路板装配上下料机和所述第一尾盖装配上下料机之间,用于安装热熔上下料机;第四预留工位,设置于所述电路板装配上下料机和所述第一尾盖装配上下料机之间,用于安装第二尾盖装配上下料机。5.如权利要求1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岷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