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63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磁共振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包括T型底板,所述T型底板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两侧壁对称固定有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壁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贯穿其中一个连接板并固定有旋钮,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壁对称固定有第一T型导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T型丝杆、保护壳和第二T型导杆的设计,使该磁共振仪器在需要使用或者不使用时,可以通过电机带动T型丝杆旋转从而使保护壳进行上下移动,解放了医务人员需要手动进行操作打开或者关闭保护壳,减轻了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磁共振
,具体为一种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检测人体组织的无创检测方法,由于其分辨率高,无骨质伪影,能进行多层多方位扫描,可三维成像,解剖结构清晰,所以对全身各系统疾病均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0003]目前医院所使用的影像诊断磁共振仪器,有着很大的诊断使用价值,因此,影像诊断磁共振仪器的价格不菲,所以缺少一个对磁共振仪器进行保护的结构,根据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0631223U所述的一种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在进行影像诊断磁共振仪器使用环境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该仪器开始使用或者使用完毕后均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保护壳进行掀起与关闭,而沉重的保护壳被掀起与关闭时大大消耗了医务工作人员的体力,然而床板上对患者身体的辅助固定装置在操作时也比较麻烦,因此,现对此方面的装置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包括T型底板,所述T型底板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两侧壁对称固定有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壁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贯穿其中一个连接板并固定有旋钮,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壁对称固定有第一T型导杆,两个所述第一T型导杆均滑动贯穿其中一个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壁固定有第二夹板,所述床板的顶部设置有枕块,所述床板的顶部固定有护栏,所述T型底板的顶部固定有脚踏梯板,所述T型底板的顶部固定有磁共振仪器,所述T型底板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T型丝杆,所述磁共振仪器的顶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T型丝杆的一端与保护壳的一侧壁螺纹连接,所述T型底板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第二T型导杆,两个所述第二T型导杆的表面与保护壳的一侧壁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床板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滑槽内。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导向孔,两个所述第一T型导杆分别滑动贯穿相对应的第一导向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钮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一侧壁均固定有海绵垫。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T型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导向孔,两个所述第二T型导杆分别滑动贯穿相对应的第二导向孔。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通过电机、T型丝杆、保护壳和第二T型导杆的设计,使该磁共振仪器在需要使用或者不使用时,可以通过电机带动T型丝杆旋转从而使保护壳进行上下移动,解放了医务人员需要手动进行操作打开或者关闭保护壳,减轻了劳动力。
[0016]2、该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通过床板、连接板、螺纹杆、旋钮、第一夹板、第一T型导杆和第二夹板的设计,使在患者躺在床板上时,转动旋钮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促使第一夹板往第二夹板方向移动,对患者进行夹紧,避免了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时乱动导致结果出现差错,这种操作同样非常便捷,在患者较多的情况下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整体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保护壳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T型底板;2、支撑块;3、床板;4、连接板;5、螺纹杆;6、旋钮;7、第一夹板;8、第一T型导杆;9、第二夹板;10、枕块;11、护栏;12、脚踏梯板;13、磁共振仪器;14、电机;15、T型丝杆;16、保护壳;17、第二T型导杆;18、滑槽;19、滑块;20、第一螺纹孔;21、第一导向孔;22、第二螺纹孔;23、第二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包括T型底板1,T型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块2,支撑块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床板3,床板3的两侧壁对称固定有连接板4,其中一个连接板4的一侧壁设置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一端通过螺纹贯穿其中一个连接板4并固定有旋钮6,螺纹杆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板7,第一夹板7的一侧壁对称固定有第一T型导杆8,两个第一T型导杆8均滑动贯穿其中
一个连接板4,其中一个连接板4的一侧壁固定有第二夹板9,床板3的顶部设置有枕块10,床板3的顶部固定有护栏11,T型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脚踏梯板12,T型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磁共振仪器13,T型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有T型丝杆15,磁共振仪器13的顶部设置有保护壳16,T型丝杆15的一端与保护壳16的一侧壁螺纹连接,T型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第二T型导杆17,两个第二T型导杆17的表面与保护壳16的一侧壁滑动连接。
[0026]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电机14、T型丝杆15、保护壳16和第二T型导杆17的设计,使该磁共振仪器13在需要使用或者不使用时,可以通过电机14带动T型丝杆15旋转从而使保护壳16进行上下移动,解放了医务人员需要手动进行操作打开或者关闭保护壳16,减轻了劳动力,通过床板3、连接板4、螺纹杆5、旋钮6、第一夹板7、第一T型导杆8和第二夹板9的设计,使在患者躺在床板3上时,转动旋钮6带动螺纹杆5进行旋转,促使第一夹板7往第二夹板9方向移动,对患者进行夹紧,避免了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时乱动导致结果出现差错,这种操作同样非常便捷,在患者较多的情况下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0027]具体的,支撑块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诊断磁共振的保护结构,包括T型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床板(3),所述床板(3)的两侧壁对称固定有连接板(4),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4)的一侧壁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一端通过螺纹贯穿其中一个连接板(4)并固定有旋钮(6),所述螺纹杆(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板(7),所述第一夹板(7)的一侧壁对称固定有第一T型导杆(8),两个所述第一T型导杆(8)均滑动贯穿其中一个连接板(4),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4)的一侧壁固定有第二夹板(9),所述床板(3)的顶部设置有枕块(10),所述床板(3)的顶部固定有护栏(11),所述T型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脚踏梯板(12),所述T型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磁共振仪器(13),所述T型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有T型丝杆(15),所述磁共振仪器(13)的顶部设置有保护壳(16),所述T型丝杆(15)的一端与保护壳(16)的一侧壁螺纹连接,所述T型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第二T型导杆(17),两个所述第二T型导杆(17)的表面与保护壳(16)的一侧壁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恒昀曹鹏程赵烨
申请(专利权)人:阜宁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