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边框自动拉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45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边框自动拉丝装置,其中,包括水平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在水平架架上设有的第三平台、在第一平台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的第一托块、在第二平台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的第二托块、在水平架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的第三托块、在第一托块一侧的第一平台上和第二托一侧的第二平台上分别设有对电视机边框进行拉丝的第一拉丝机构,及在第三托块一侧的水平架上设有与第一拉丝机构配合同步对电视机边框进行拉丝的第二拉丝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三面同时拉丝,加工成本低且效率高,及节省人力的效果。及节省人力的效果。及节省人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边框自动拉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视机边框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电视机边框表面拉丝的三边框自动拉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对U型结构的电视机边框进行拉丝的方式是,先把拆分状态的电视机边框进行分别拉丝,之后再组合;或者是先对整条直的原料进行拉丝,之后再折弯成U型结构的电视机边框,上述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且采环境因素的制约,还有浪费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面同时拉丝,加工成本低且效率高,及节省人力的三边框自动拉丝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三边框自动拉丝装置,其中,包括水平架、在水平架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水平架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在第二支撑架上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导轨、在第一导轨上设有的第一平台、在第二导轨上设有的第二平台、在水平架架上设有的第三平台、在第一平台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的第一托块、在第二平台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的第二托块、在水平架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的第三托块、在第一托块一侧的第一平台上和第二托一侧的第二平台上分别设有对电视机边框进行拉丝的第一拉丝机构,及在第三托块一侧的水平架上设有与第一拉丝机构配合同步对电视机边框进行拉丝的第二拉丝机构。第一拉丝机构包括在第一托块或者第二托块一侧设有的第一平行双导轨、在第一平行双导轨上设有的第一滑块、在第一滑块上设有的第一固定板、在第一平行双导轨内侧的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的第一齿轮、在第一齿轮上设有与第一齿轮连接的第一电机、在第一齿轮两侧的第一平行双导轨上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在第一平行双导轨一侧的第一平台或者第二平台上设有与第一固定板连接的第一动力传动链、在第一平行双导轨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向外侧延伸至电视机边框侧面的第一垫板,及在第一垫板上设有的第一拉丝块。第二拉丝机构包括在第三托块一侧设有的第二平行双导轨、在第二平行双导轨上设有的第二滑块、在第二滑块上设有的第二固定板、在第二平行双导轨内侧的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的第二齿轮、在第二齿轮上设有与第二齿轮连接的第二电机、在第二齿轮两侧的第二平行双导轨上设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在第二平行双导轨一侧的第二平台或者第二平台上设有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的第二动力传动链、在第二平行双导轨另一侧的第二固定板上设有向外侧延伸至电视机边框侧面的第二垫板,及在第二垫板上设有的第二拉丝块。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视机边框为一体成型的U形边框。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三面同时拉丝,加工成本低且效率高,及节省人力的效果。由于使用时,先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移动到第一平行双导轨和第二平行双导轨的末端,用气枪吹干净电视机边框三面框拉丝位置的废削及杂物,之后将一体成型U形边框
的电视机边框固定于呈U形分布的第一托块、第二托块和第三托块上,检查是否装夹到位,检查无偏位、无凸出异常,所有人员保持与三边框拉丝装置1.5米安全距离时;接着,启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同步第一拉丝块和第二拉丝块对电视机边框三面框往返运动进行拉丝。最后,拉丝完成后用气枪吹干净表面上附着物,另需要两名工作带上手套,一起将产品取下,则拉丝工作完成,整体拉丝过程基本是自动化完成,如此实现了三面同时拉丝,加工成本低且效率高,及节省人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9]如图1所示,一种三边框自动拉丝装置,包括水平架01、在水平架01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水平架01的第一支撑架02和第二支撑架03、在第一支撑架02上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04、在第二支撑架03上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导轨05、在第一导轨04上设有的第一平台06、在第二导轨05上设有的第二平台07、在水平架01架上设有的第三平台08、在第一平台06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14的第一托块09、在第二平台07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14的第二托块10、在水平架01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14的第三托块11、在第一托块09一侧的第一平台06上和第二托一侧的第二平台07上分别设有对电视机边框14进行拉丝的第一拉丝机构12,及在第三托块11一侧的水平架01上设有与第一拉丝机构12配合同步对电视机边框14进行拉丝的第二拉丝机构13。第一拉丝机构12包括在第一托块09或者第二托块10一侧设有的第一平行双导轨121、在第一平行双导轨121上设有的第一滑块122、在第一滑块122上设有的第一固定板123、在第一平行双导轨121内侧的第一固定板123上设有的第一齿轮、在第一齿轮上设有与第一齿轮连接的第一电机125、在第一齿轮两侧的第一平行双导轨121上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126、在第一平行双导轨121一侧的第一平台06或者第二平台07上设有与第一固定板123连接的第一动力传动链127、在第一平行双导轨121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板123上设有向外侧延伸至电视机边框14侧面的第一垫板128,及在第一垫板128上设有的第一拉丝块129。第二拉丝机构13包括在第三托块11一侧设有的第二平行双导轨131、在第二平行双导轨131上设有的第二滑块132、在第二滑块132上设有的第二固定板133、在第二平行双导轨131内侧的第二固定板133上设有的第二齿轮、在第二齿轮上设有与第二齿轮连接的第二电机135、在第二齿轮两侧的第二平行双导轨131上设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136、在第二平行双导轨131一侧的第二平台07或者第二平台07上设有与第二固定板133连接的第二动力传动链137、在第二平行双导轨131另一侧的第二固定板133上设有向外侧延伸至电视机边框14侧面的第二垫板138,及在第二垫板上设有的第二拉丝块139。
[0010]电视机边框14为一体成型的U形边框。
[0011]使用时,先将第一电机125和第二电机135移动到第一平行双导轨121和第二平行双导轨131的末端,用气枪吹干净电视机边框14三面框拉丝位置的废削及杂物,之后将一体成型U形边框的电视机边框14固定于呈U形分布的第一托块09、第二托块10和第三托块11
上,检查是否装夹到位,检查无偏位、无凸出异常,所有人员保持与三边框拉丝装置1.5米安全距离时;接着,启动第一电机125、第二电机135和第三电机,同步第一拉丝块129和第二拉丝块对电视机边框14三面框往返运动进行拉丝。最后,拉丝完成后用气枪吹干净表面上附着物,另需要两名工作带上手套,一起将产品取下,则拉丝工作完成,整体拉丝过程基本是自动化完成,如此实现了三面同时拉丝,加工成本低且效率高,及节省人力的效果。
[001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边框自动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架、在水平架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水平架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在第二支撑架上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导轨、在第一导轨上设有的第一平台、在第二导轨上设有的第二平台、在水平架架上设有的第三平台、在第一平台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的第一托块、在第二平台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的第二托块、在水平架上设有放置电视机边框的第三托块、在第一托块一侧的第一平台上和第二托一侧的第二平台上分别设有对电视机边框进行拉丝的第一拉丝机构,及在第三托块一侧的水平架上设有与第一拉丝机构配合同步对电视机边框进行拉丝的第二拉丝机构;所述的第一拉丝机构包括在第一托块或者第二托块一侧设有的第一平行双导轨、在第一平行双导轨上设有的第一滑块、在第一滑块上设有的第一固定板、在第一平行双导轨内侧的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的第一齿轮、在第一齿轮上设有与第一齿轮连接的第一电机、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剑詹李辉黄俊明戚孙高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富广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