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脱模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滑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和用于驱动滑块在滑轨上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块上设有用于压住拉链头的两个下压机构和用于插入拉链头的两个插取机构,两个下压机构分设在滑块的两侧,两个插取机构分设在滑块的两侧,两个下压机构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注塑件的容置空间,还包括用于带动下压机构和插取机构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夹持注塑件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块上,夹持机构具有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运动或者相背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加准确稳定地输送注塑件和拉链头。件和拉链头。件和拉链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脱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有一类拉链头,其包括拉头和设置在拉头上的拉片,在拉片注胶,改善拉片的手感,同时也起到装饰作用。为了进行拉链头的批量注胶,采用拉片注塑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加工,生产线中的脱模机构用于将注塑完的拉链头连同注塑料骨(即注塑件)一起从注塑模具中分离。例如申请人在授权公告号CN 211763015 U,名称为“一种拉片注塑生产线的脱模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中,介绍了一种拉片注塑生产线的脱模装置,其包括注塑模具、下压机构、插取机构、升降机构以及横移机构。这种脱模装置虽然能够进行脱模,但是在使用中,发现有时候注塑件(料骨)的局部(例如注塑件的中部)在注塑模具上粘得较为牢固,两侧的插取机构插入拉链头,在向上提取的过程中,注塑件的两侧先提起,注塑件的中部往下沉,造成注塑件偏移或者脱落,在注塑件重力较大的情况下,注料件只有两边有支撑,其可能形变而从插取机构中滑移或脱离,这些情况会造成注塑件和拉头难以准确地移动至预定位置,甚至造成拉链头和注塑件掉落,影响后道工序拉链头自动剪切。
[0003]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准确稳定地输送注塑件和拉链头的脱模机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脱模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滑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和用于驱动滑块在滑轨上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块上设有用于压住拉链头的两个下压机构和用于插入拉链头的两个插取机构,两个下压机构分设在滑块的两侧,两个插取机构分设在滑块的两侧,两个下压机构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注塑件的容置空间,还包括用于带动下压机构和插取机构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夹持注塑件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块上,夹持机构具有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运动或者相背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的气动手指,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分设在气动手指的两个夹板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夹板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板具有与第一夹持面配合的第二夹持面,第一夹持面上设有第一防滑纹路,第二夹持面设有第二防滑纹路。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夹持面的下端上设有第一凸台让位槽,所述第二夹持面的下端设有第二凸台让位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用于带动所述滑轨上下移
动的升降机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升降气缸、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以及连接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的连接杆,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杆的上端和第二升降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杆、设置在第一丝杆上的第一丝杆螺母,所述滑块与第一丝杆螺母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的下方的模具输送机构,模具输送机构包括导向轨、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第二丝杆、设置在第二丝杆上的第二丝杆螺母以及与第二丝杆螺母连接的模具安装座,模具安装座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轨上,第二丝杆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滑轨垂直设置。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插取机构包括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的下端的插刀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的驱动气缸,安装板通过导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压机构上。
[0015]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在下压机构和插取机构向上抬起时,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持注塑件,使得拉链头和注塑件整体能够更加均匀地受力,平稳地提起,降低其偏移的风险,将其更加稳定准确地输送至下道工序中。进一步地,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均设置防滑纹路,使得夹持注塑件时不易打滑,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凸台让位槽,使得具有凸台的注塑件能够平稳地夹起,不易位移。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一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二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注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滑轨10
ꢀꢀꢀꢀꢀꢀꢀꢀꢀꢀꢀꢀꢀꢀꢀꢀ
第一电机11
[0023]第一丝杆12
ꢀꢀꢀꢀꢀꢀꢀꢀꢀꢀꢀꢀ
第一丝杆螺母13
[0024]滑块14
[0025]下压机构20
[0026]插取机构30
ꢀꢀꢀꢀꢀꢀꢀꢀꢀꢀꢀꢀ
安装板31
[0027]驱动气缸32
ꢀꢀꢀꢀꢀꢀꢀꢀꢀꢀꢀꢀ
插刀33
[0028]导向杆34
[0029]夹持机构40
ꢀꢀꢀꢀꢀꢀꢀꢀꢀꢀꢀꢀ
第一夹板41
[0030]第一夹持面411
ꢀꢀꢀꢀꢀꢀꢀꢀꢀ
第一防滑纹路412
[0031]第一凸台让位槽413
ꢀꢀꢀꢀꢀ
第二夹板42
[0032]第二夹持面421
ꢀꢀꢀꢀꢀꢀꢀꢀꢀ
第二防滑纹路422
[0033]第二凸台让位槽423
ꢀꢀꢀꢀꢀ
气动手指43
[0034]升降气缸50
ꢀꢀꢀꢀꢀꢀꢀꢀꢀꢀꢀꢀ
第一升降杆51
[0035]第二升降杆52
ꢀꢀꢀꢀꢀꢀꢀꢀꢀꢀ
连接杆53
[0036]第二电机60
ꢀꢀꢀꢀꢀꢀꢀꢀꢀꢀꢀꢀ
导向轨61
[0037]第二丝杆62
ꢀꢀꢀꢀꢀꢀꢀꢀꢀꢀꢀꢀ
模具安装座63
[0038]注塑模具70
[0039]注塑件80
ꢀꢀꢀꢀꢀꢀꢀꢀꢀꢀꢀꢀꢀꢀ
凸台81
[0040]拉链头90
[0041]机架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43]参照图1至图5,一种新型脱模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滑轨10、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10上的滑块14和用于驱动滑块14在滑轨10上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块14上设有用于压住拉链头90的两个下压机构20和用于插入拉链头90的两个插取机构30,两个下压机构20分设在滑块14的两侧,分别压住两排拉链头90,两个插取机构30分设在滑块14的两侧,分别用于插置到两排拉链头90的内腔中,两个下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脱模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滑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和用于驱动滑块在滑轨上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块上设有用于压住拉链头的两个下压机构和用于插入拉链头的两个插取机构,两个下压机构分设在滑块的两侧,两个插取机构分设在滑块的两侧,两个下压机构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注塑件的容置空间,还包括用于带动下压机构和插取机构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夹持注塑件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块上,夹持机构具有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运动或者相背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的气动手指,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分设在气动手指的两个夹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板具有与第一夹持面配合的第二夹持面,第一夹持面上设有第一防滑纹路,第二夹持面设有第二防滑纹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面的下端上设有第一凸台让位槽,所述第二夹持面的下端设有第二凸台让位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林,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旭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