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弹簧推动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01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弹簧推动结构的电磁继电器,涉及磁保持继电器。提供一种带弹簧推动结构的电磁继电器。设磁路部分、静簧、动簧、底座、中间机构,磁路部分的线圈与轭铁依靠轭铁定位在底座上,衔铁、静簧和动簧设在底座上,静簧由静触点与静簧片铆接组成,动簧由两片动簧片对叠后与引出片铆接而成,头部铆接动触点形成电路的通道、铆接铆钉形成定位弹簧的凸起结构;中间机构由推动块和弹簧组成,弹簧的一端装在推动块上部分的窗口内的凸起结构上,另一端装在动簧组合头部的凸起结构上。其中间机构由推动块和弹簧组成,触点超行程不由动簧的变形直接产生,而是由弹簧的压缩变形产生。能满足继电器特定的触点超行程设计要求,也解决因动簧变形产生高周疲劳等问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尤其是一种带弹簧推动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当前,电子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高可靠、大功率、低功耗、小体积、低成本等。磁保持继电器作为一种机电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电力系统、办公设备、家用电器、通讯设备、航天航空等领域。特别是当磁保持继电器工作时,磁路部分中的永磁铁磁性代替了普通电磁继电器的线圈产生的电磁,线圈无须长期通电励磁,使其具有接近“0”功耗的特性,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其应用日趋广泛。图1为已有的一种小型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专利号99202168.5)。它由磁路部分、底座部分和中间机构构成,底座部分包括底座16、静簧组合17、动簧组合18,磁路部分由线圈12、轭铁13和衔铁组合14构成,衔铁组合可沿其中心插装的金属转轴19转动。中间机构仅由一个两边带卡槽的推动块15担当。当线圈通电后驱动衔铁转动时,衔铁带动推动块直接推动动簧组合末端的小动簧变形,实现触点的切换和产生触点的超行程。因此,这种结构的继电器要求动簧具备足够的柔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动簧的载流能力,同时容易造成动簧组合末端的小动簧因为变形而产生高周疲劳,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弹簧推动结构的电磁继电器,设有磁路部分、静簧组合、动簧组合、底座、中间机构和外壳,磁路部分由线圈、轭铁和衔铁组成,线圈与轭铁相互插装后依靠轭铁定位在底座的定位槽上,衔铁依靠其中心的转轴定位在底座的轴孔上,其特征在于静簧组合和动簧组合设在底座上,静簧组合由静触点与静簧片铆接组成,动簧组合由两片动簧片对叠后与引出片铆接而成,头部铆接动触点形成电路的通道、铆接铆钉形成定位弹簧的凸起结构;中间机构由推动块和弹簧组成,弹簧的一端装在推动块上部分的窗口内的凸起结构上,另一端装在动簧组合头部的凸起结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