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586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包括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一侧设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一侧设有控流组件,所述控流组件一侧设有防回流组件,所述控流组件包括控制管道,所述控制管道的内部安装有流量控制板,且流量控制板的两侧均固定有防脱块,所述流量控制板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控流套,且蜗杆的顶端安装有控流阀,所述防回流组件包括挡块,所述挡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防回流板,且防回流板的底端安装有防回流座。通过隔离网将流入控制管道内的流体进行过滤,避免产生的灰尘、杂质等进入控制管道内造成堵塞现象,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二次泵变流量系统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次泵变流量系统,是在冷水机组蒸发器测流量恒定的前提下,把传统的一次泵分解为两级,它包括冷源侧和复合侧两个水环路,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中一次泵的位置与一次泵定流量系统相同,采用一机对一泵的形式,水泵和机组联动控制。在空调系统的末端,冷却盘管回水管路上安装两通调节阀,使二次水系统在负荷变化时能进行变流量调节。通常,二次泵宜根据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末端压差变化为依据,通过变频调速来保持设定的压差值。
[0003]但是,现有的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存在容易有灰尘进入,导致管道堵塞,不便于对流体的流速进行控制,密闭性能较差,稳定性不强,流体的流速过快会对控制管道的内壁产生较强的破坏力冲击,以及不能进行防回流的问题。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容易有灰尘进入,导致管道堵塞,不便于对流体的流速进行控制,密闭性能较差,稳定性不强,流体的流速过快会对控制管道的内壁产生较强的破坏力冲击,以及不能进行防回流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包括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一侧设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一侧设有控流组件,所述控流组件一侧设有防回流组件,所述控流组件包括控制管道,所述控制管道的内部安装有流量控制板,且流量控制板的两侧均固定有防脱块,所述流量控制板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控流套,且蜗杆的顶端安装有控流阀,所述防回流组件包括挡块,所述挡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防回流板,且防回流板的底端安装有防回流座,所述防回流座的内部连接有转轴,所述防回流板的一侧固定有上固定架,且上固定架的一侧弹性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弹性连接有下固定架。
[0008]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卡合连接有隔离网,且隔离网设置为镂空网状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安装有保护壳,且保护壳的内部固定有保护架,所述保护架的内部安装有引流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管道的一侧连接有密封套,且密封套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液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管道的内部铺设有抗氧化层,且抗氧化层与控制管道之间构
成全包围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板与固定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保护架沿保护壳的内部均匀分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通过隔离网将流入控制管道内的流体进行过滤,避免产生的灰尘、杂质等进入控制管道内造成堵塞现象,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使流量控制板在控制管道内进行上下移动,来改变流体能够在控制管道内通过的横截面积,方便使用者进行精确控制,使用方便,控制稳定,且使用成本低,通过接在二次泵和进液口入口处的密封套,使来自二次泵的流体在进入时不会向外泄露,提高了该装置的密闭性,保证了流体进入时的稳定性,充分改善了机封的运行环境。
[0015](2)、该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通过防回流板可以使进入的流体通过,如果内外压强不平衡,流体发生回流时,防回流板不能进行反向转动,则会阻止流体的回流,保证了流体通过的稳定性,通过引流板使进入的流体流速略微减缓,避免流体的流速过快,对控制管道的内壁产生较强的破坏力冲击,保证了该装置的正常运行,减少该装置的负荷,通过控制管道内壁上附着的抗氧化层延长了控制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其损坏和维修的频率,保证了其运行运转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保护壳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防回流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密封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密封套;2、控制管道;3、隔离网;4、安装座;5、抗氧化层;6、保护壳;7、引流板;8、固定杆;9、流量控制板;10、防脱块;11、转轴;12、控流阀;13、蜗杆;14、控流套;15、支撑柱;16、挡块;17、防回流板;18、上固定架;19、复位弹簧;20、下固定架;21、保护架;22、防回流座;23、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阅图1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包括隔离组件,隔离组件一侧设有引流组件,引流组件一侧设有控流组件,控流组件一侧设有防回流组件,控流组件包括控制管道2,控制管道2的内部安装有流量控制板9,且流量控制板9的两侧均固定有防脱块10,流量控制板9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15,且支撑柱15的顶端固定有蜗杆13,蜗杆13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控流套14,且蜗杆13的顶端安装有控流阀12,防回流组件包括挡块16,挡块1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防回流板17,且防回流板17的底端安装有防回流座22,防回流座22的内部连接有转轴11,防回流板17的一侧固定有上固定架18,且上固定架18的一侧弹性连接有复位弹簧19,复位弹簧19的一侧弹性连接有下固定架20。
[0026]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隔离网3将流入控制管道2内的流体进行过滤,避免产生的灰尘、杂质等进入控制管道2内造成堵塞现象,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使流量控制板9在控制管道2内进行上下移动,来改变流体能够在控制管道2内通过的横截面积,方便使用者进行精确控制,使用方便,控制稳定,且使用成本低,通过接在二次泵和进液口23入口处的密封套1,使来自二次泵的流体在进入时不会向外泄露,提高了该装置的密闭性,保证了流体进入时的稳定性,充分改善了机封的运行环境,通过防回流板17可以使进入的流体通过,如果内外压强不平衡,流体发生回流时,防回流板17不能进行反向转动,则会阻止流体的回流,保证了流体通过的稳定性,通过引流板7使进入的流体流速略微减缓,避免流体的流速过快,对控制管道2的内壁产生较强的破坏力冲击,保证了该装置的正常运行,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装置,包括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一侧设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一侧设有控流组件,所述控流组件一侧设有防回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组件包括控制管道(2),所述控制管道(2)的内部安装有流量控制板(9),且流量控制板(9)的两侧均固定有防脱块(10),所述流量控制板(9)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15),且支撑柱(15)的顶端固定有蜗杆(13),所述蜗杆(13)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控流套(14),且蜗杆(13)的顶端安装有控流阀(12),所述防回流组件包括挡块(16),所述挡块(1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防回流板(17),且防回流板(17)的底端安装有防回流座(22),所述防回流座(22)的内部连接有转轴(11),所述防回流板(17)的一侧固定有上固定架(18),且上固定架(18)的一侧弹性连接有复位弹簧(19),所述复位弹簧(19)的一侧弹性连接有下固定架(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二次泵变流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灿
申请(专利权)人:中发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