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74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窗户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包括窗框、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所述窗框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窗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窗体正面的一侧设有与第一窗锁配合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上方设有振动感应件,所述振动感应件电性连接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下方的报警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报警器下方的信号收发模块。本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通过信号收发模块能让用户及时接收窗户状态,方便监测,在检测到强烈的振动时报警器会发出鸣笛声,从而吸引周围人群的注意,具有良好的安防性能。具有良好的安防性能。具有良好的安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


[0001]本技术属于窗户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

技术介绍

[0002]推拉式平开窗,是推拉窗和平开窗有机结合的产物,兼备推拉窗和平开窗的优点,适用范围广,但现有的推拉式平开窗存在结构复杂、窗体质量重、防盗性能低和安全性低的缺点,且现有的推拉式平开窗物联网关联性弱,缺少对窗户状态的实时监测,因此极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物联网关联性强和防盗性能高的推拉式平开窗。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133390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物联网防盗装置,上述防盗窗的窗体打开方式常为平开式开窗,该打开方式占用室内空间,不适用高层楼宇安装,安全性低,且此类防盗窗缺少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监控,无法监测到窗户振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5]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包括窗框、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所述窗框内至少设置有两个窗体,所述窗框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窗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窗体与所述第一窗体和所述窗框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窗体靠近所述铰链的一侧设有第一窗锁,所述第二窗体正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窗锁配合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上方设有振动感应件,所述振动感应件电性连接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下方的报警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报警器下方的信号收发模块。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窗体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窗锁配合的第一锁孔,所述第一窗体远离所述铰链一侧的下端设有第二锁孔。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窗框靠近所述铰链的一侧设有窗体槽,所述窗体槽远离所述铰链一侧的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锁孔配合的第二窗锁,所述窗框正面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窗锁配合的第二开关。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窗体内侧的第一滑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窗框内侧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右端贴合所述第二滑槽左端。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窗锁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窗锁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电性连接。
[0010]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使第二窗体可在第一窗体和窗框内进行滑动,实现推拉开窗,通过第一窗锁将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固定连接,通过铰链将第一窗体和窗框铰接连接,实现平开开窗,该推拉式平开窗使用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同时相较于平开窗更节省了空间,振动感应件能接收窗体振动频率,同时向信号收发模块发出振动信号,信号收发模块能根据振动信号的大小通过云端向用户发出相应信息,使用户能及时知道窗户状态,信号收发模块还能控制报警器发出鸣笛声,警示小偷并吸引周
围邻居及保安的注意力,进一步提高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的第一窗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的第二窗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的第一窗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的窗框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窗框1、第二窗锁11、第二开关12、第一窗体2、第一锁孔21、第二锁孔22、第二窗体3、第一窗锁31、第一开关32、振动感应件33、报警器34、信号收发模块35、铰链4、滑动机构5、第一滑槽51、第二滑槽5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19]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包括窗框1、第一窗体2和第二窗体3,所述窗框1内至少设置有两个窗体,所述窗框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窗体2的一侧通过铰链4连接,所述第一窗体2可通过所述铰链4实现平开式开窗,所述第二窗体3与所述第一窗体2和所述窗框1通过滑动机构5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机构5使所述第二窗体3可在所述第一窗体2内和所述窗框1内进行左右滑动,实现推拉滑动开窗,所述第二窗体3靠近所述铰链4的一侧设有第一窗锁31,所述第一窗锁31用于将所述第二窗体3和所述第一窗体2连接结合,所述第二窗体3正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窗锁31配合的第一开关32,所述第一开关3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窗锁31,所述第一开关32的上方设有振动感应件33,所述振动感应件33用于感应所述第二窗体3的振动频率,同时向信号收发模块35发出振动信号,所述振动感应件33电性连接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32下方的报警器34以及设置在所述报警器34下方的信号收发模块35,所述报警器34用于在所述信号收发模块35接收到强烈振动号时发出鸣笛声,吸引周围入群注意,所述信号收发模块35用于收发信号,及时向用户发出窗户状态。
[0020]如图2和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窗体2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窗锁31配合的第一锁孔21,所述第一锁孔21用于将所述第一窗体2和所述第二窗体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窗体2远离所述铰链4一侧的下端设有第二锁孔22,所述第二锁孔22用于将所述第一窗体2和所述窗框1固定连接。
[0021]如图1和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窗框1靠近所述铰链4的一侧设有窗体槽,所述窗体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一窗体2,所述窗体槽远离所述铰链4一侧的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
锁孔22配合的第二窗锁11,所述第二窗锁11用于将所述第一窗体2固定在所述窗框1内,所述窗框1正面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窗锁11配合的第二开关12,所述第二开关12用于控制第二窗锁11。
[0022]如图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窗体2内侧的第一滑槽51以及设置在所述窗框1内侧的第二滑槽52,所述第一滑槽51右端贴合所述第二滑槽52左端,所述第一滑槽51长于所述第二滑槽52,当所述第二窗体3通过所述滑动机构5完全滑动到所述第一窗体2内时,所述第一滑槽51与所述第二滑槽52可分离,当所述第二窗体3滑动到第二滑槽52内,即关窗时,所述第二窗体3的左端部会停留在所述第一滑槽51内,通过该连接方式使本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在关窗时更牢固,进一步提高了防盗性能。
[002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窗锁31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35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窗锁11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35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窗锁31与所述第二窗锁11被强行打开时,所述第一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包括窗框(1)、第一窗体(2)和第二窗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内至少设置有两个窗体,所述窗框(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窗体(2)的一侧通过铰链(4)连接,所述第二窗体(3)与所述第一窗体(2)和所述窗框(1)通过滑动机构(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窗体(3)靠近所述铰链(4)的一侧设有第一窗锁(31),所述第二窗体(3)正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窗锁(31)配合的第一开关(32),所述第一开关(32)的上方设有振动感应件(33),所述振动感应件(33)电性连接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32)下方的报警器(34)以及设置在所述报警器(34)下方的信号收发模块(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推拉式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体(2)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窗锁(31)配合的第一锁孔(21),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秀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快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