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高性能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67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性能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包括用于接通或分断首先开断相的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和电磁机构以及用于接通或分断另外两后开断相的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和电磁机构,所述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包括A、B两组触头,所述A、B两组触头仅接通或分断首先开断相这一相的电流,所述A、B两组触头通过串联接法或并联接法相连接,分别用于接通或分断A组两静触头的A组动触头以及用于接通或分断B组两静触头的B组动触头统一由第一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带动。该交流接触器有利于减小首先开断相开断时触头上的电压或电流,以确保首先开断相电流在电流过零前附近可靠分断,从而实现三相触头的少弧或无弧分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性能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特别是一种确保首先开断相电流在 电流过零前附近可靠分断的交流接触器。技术背景目前文献中对智能交流接触器己有论述,张培铭等专利技术的技术专利"组合式智能交 流接触器"(专利号为ZL200420064928.8)介绍了采用微处理器控制二台交流接触器的方案, 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只有一相触头,仅接通分断一相电流,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 置有二相触头,可分别接通分断二相电流,实现了三相触头电流均在过零附近分断,但是该 方案的第一相触头由于机构动作的分散性,不能完全保证首先开断相电流在电流过零前附近 可靠分断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该交流接触器有利于减小首 先开断相开断时触头上的电压或电流,以确保首先开断相电流在电流过零前附近可靠分断, 从而实现三相触头的少弧或无弧分断。本技术的实现的一种技术方案是这种高性能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包括用于接 通或分断首先开断相的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l)和第一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Bl)以及用于接通或分断另外两后开断相的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2)和第二台交流接触 器电磁机构(B2),所述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l)包括A、 B两组触头,A组触头的 一个静触头G2与首先开断相相线的一端连接,A组触头的另一个静触头Gl与B组触头的一 个静触头G4连接,B组触头的另一个静触头G3与首先开断相相线的另一端连接,分别用于 接通或分断A组两静触头的A组动触头以及用于接通或分断B组两静触头的B组动触头统一 由第一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Bl)带动。本技术的实现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这种高性能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包括用于 接通或分断首先开断相的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1)和第一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B1) 以及用于接通或分断另外两后开断相的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2)和第二台交流接触 器电磁机构(B2),所述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l)包括A、 B两组触头,A组触头的 一个静触头G2与B组触头的一个静触头G4相连接,A组触头的另一个静触头Gl与B组触头 的另一个静触头G3相连接,静触头G2或静触头G4与首先开断相相线的一端连接,静触头 Gl或静触头G3与首先开断相相线的另一端连接,分别用于接通或分断A组两静触头的A组动触头以及用于接通或分断B组两静触头的B组动触头统一由第一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 (Bl)带动。在分断时,单片机控制装置对电流传感器信号进行采样,并在适当时刻切断第一台交流 接触器电磁机构线圈电流,使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的触头在第一相电流接近过零时打 开,单片机控制装置在适当时刻切断第二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线圈电流,使第二台交流接 触器触头装置的触头在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的触头打开后5ms左右打开,由于第一台 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触头极对数增加了一倍,却仅接通分断一相电流,解决了交流接触器机 构动作分散性,造成在首先开断相触头打开电流过零后电弧又重燃的问题,确保首先开断相 电流在电流过零前附近可靠分断成功,能可靠实现少弧或无弧分断,从而保证了三相触头准 确地在三相电流接近过零时打开。太实^l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完全保证首先j〗断相电流在电流过零前附近可靠分lt,龙 功,可靠实现少弧或无弧分断,工作更稳定,电寿命更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附图说明图丄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单片机控制装置的电路部分连接示意框图。 图3为木技术实施例1的第-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两组触头串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两组触头并联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A为单片机控制装置;Bl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电磁^l构;Cl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B2为第二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C2为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Z为整流电路;Zl 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主控元件;Z2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保持控制元件;Z3为第二台交流接 触器保持控制元件;XI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线圈;X2为第二台交流接触器线圈;Y为降K 控制电路;D为单片机装置;El为控制电路;E2为控制电路;F为电流传感器;l为某相动 触桥;2为动触头;3为触头支架;4为静触头;5为静触桥;6为动铁芯;7为静铁芯;8为 线圃。图3中Cl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2为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1为某相动触桥; 2为动触头;4为静触头;51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第一相一个静触桥;52为第一台 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第一相另一个静触桥;53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第二相一个静触 桥;54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第二相另一个静触桥;9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 二相静触桥串联连接导电体。图4中Cl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2为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l为某相动触桥; 2为动触头;4为静触头;51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第一相一个静触桥;52为第一台 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第一相另一个静触桥;53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第二相一个静触桥;54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第二相另一个静触桥;91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 二相静触桥并联连接导电体;92为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二相静触桥并联连接的另一导 电体。具体实施方式在实施例1中,本技术的高性能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包括用于接通或分断首先开断相的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l)和第一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Bl)以及用于接 通或分断另外两后开断相的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2)和第二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 (B2),所述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l)包括A、 B两组触头,A组触头的一个静触头 G2与首先开断相相线的一端连接,A组触头的另一个静触头Gl与B组触头的一个静触头G4 连接,B组触头的另一个静触头G3与首先开断相相线的另一端连接,分别用于接通或分断A 组两静触头的A组动触头以及用于接通或分断B组两静触头的B组动触头统一由第一台交流 接触器电磁机构(Bl)带动。从图3可知,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l的A组触头的静触头Gl经静触桥51与串联 连接导电体9的一端相连接,B组触头的静触头G4经静触桥54与串联连接导电体9的另一 端连接。由于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1的两组触头串联,每一组触头电压只有原来的一 半,从而确保首先开断相电流在电流过零前附近可靠分断成功。上述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2)有二组触头,分别用于接通或分断另外两后开断相, 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l)以及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2)的动触桥(1)与动 触头(2)分别安装固定在触头支架(3)上,触头支架(3)安装在动铁芯(6)上,电流传 感器(F)套在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的静触桥(5)上。在分断时,单片机控制装置A 对电流传感器F信号进行采样,并在适当时刻切断第一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B1线圈电流, 使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l的触头在第一相电流接近过零时打开,单片机控制装置A在 适当时刻切断第二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B2线圈电流,使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2的 触头在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性能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包括用于接通或分断首先开断相的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1)和第一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B1)以及用于接通或分断另外两后开断相的第二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2)和第二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B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交流接触器触头装置(C1)包括A、B两组触头,A组触头的一个静触头G2与首先开断相相线的一端连接,A组触头的另一个静触头G1与B组触头的一个静触头G4连接,B组触头的另一个静触头G3与首先开断相相线的另一端连接,分别用于接通或分断A组两静触头的A组动触头以及用于接通或分断B组两静触头的B组动触头统一由第一台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B1)带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铭陈德为郑昕鲍光海吴功祥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