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梁体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梁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的快速发展,对于大型的重要车身结构件,在保证轻量化、集成化程度高的同时,对白车身强度、刚度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对结构件产品的结构设计合理性、结构强度有效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0003]比如现有的横截面呈“U”形的车梁梁体,为满足压铸结构件强度及力学性能要求,产品设计时对受力承载位置的一般会增加加强筋,其会增加车辆梁体的整体结构强度,保证车辆梁体的承重载荷有效传递。
[0004]一般的,加强筋会由车辆梁体的开口处延伸至底部,加强筋的设计位置也应在保证产品功能性的同时,兼顾轻量化设计理念以及产品生产质量稳定可靠性的要求。
[0005]以现有的车身纵梁为例,梁体内腔深度一般在80
‑
100mm之间,加强筋高度与内腔深度一致。由于车身纵梁一般采用压铸工艺成型,且需设置脱模斜度,致使加强筋顶部和底部壁厚差异大,且加强筋根部厚度较大,在压铸成型过程中,受梁体内腔深度的影响,金属液会形成漩涡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体主体(1)和主加强筋(2),其中:所述梁体主体(1)包括间距布置的两个侧壁(101),以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壁(101)之间的底壁(102);所述主加强筋(2)为设于所述底壁(102)和两个所述侧壁(101)围构形成的容纳腔内的多个,多个所述主加强筋(2)沿所述梁体主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主加强筋(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101)连接,所述主加强筋(2)的底部与所述底壁(102)连接,所述主加强筋(2)顶部的中部向所述底壁(102)一侧凹陷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梁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加强筋(2)被分为多组;每组具有两个成对布置的所述主加强筋(2);且,每组的两个所述主加强筋(2)的中部经由辅助加强筋(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梁体,其特征在于:每组的两个所述主加强筋(2)中部的间距小于两侧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梁体,其特征在于:每组的两个所述主加强筋(2)之间呈夹角设置;以及,每组的两个所述主加强筋(2)之间的夹角为30
°‑
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磊,李华,张露露,卢利辉,
申请(专利权)人: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