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一的皮带轮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05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合一的皮带轮组件,包括皮带轮本体,所述皮带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皮带轮本体分割成前端的曲轴正时轮和后端的机油泵驱动皮带轮,所述皮带轮本体的后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皮带轮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垫片。将机油泵皮带轮和曲轴正时轮设置为一个整体,使其在安装时只需将皮带轮组件安装到曲轴上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安装步骤,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在皮带轮本体的中间设置有隔板,前后端设置有垫片和法兰盘,使得其不影响正时皮带和机油泵驱动皮带分别与曲轴正时轮和机油泵皮带轮的啮合,从而不影响整个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影响整个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影响整个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合一的皮带轮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二合一的皮带轮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作为一种提高发动机效率并降低油耗的技术,现阶段已被广泛应用。在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中,曲轴上依次套装有机油泵皮带轮和曲轴正时轮,在机油泵皮带轮和曲轴正时轮上设置有皮带。现有技术中,机油泵皮带轮和曲轴正时轮单独设置并通过相邻面上的法兰盘固定在一起,在机油泵皮带轮和曲轴正时轮远离相邻面的一端设置有便于皮带固定的挡板,其安装时,需要分别将机油泵皮带轮和曲轴正时轮装入曲轴,装入后需要使用螺栓固定,整个安装过程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拟提出一种二合一的皮带轮组件,能减少安装步骤,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0004]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合一的皮带轮组件,包括皮带轮本体,所述皮带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皮带轮本体分割成前端的曲轴正时轮和后端的机油泵驱动皮带轮,所述皮带轮本体的后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皮带轮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垫片。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垫片焊接在皮带轮本体的前端,所述法兰盘压装在皮带轮本体的后端。
[0006]进一步优选,所述皮带轮本体和垫片采用粉末冶金,所述法兰盘采用钢材。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机油泵皮带轮和曲轴正时轮设置为一个整体,使其在安装时只需将皮带轮组件安装到曲轴上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安装步骤,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在皮带轮本体的中间设置有隔板,前后端设置有垫片和法兰盘,使得其不影响正时皮带和机油泵驱动皮带分别与曲轴正时轮和机油泵皮带轮的啮合,从而不影响整个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一种二合一的皮带轮组件,主要由皮带轮本体、隔板1、曲轴正时轮2、机油泵驱动皮带轮3、法兰盘5和垫片5组成。在皮带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隔板1,且隔板1将皮带轮本体分割成前端的曲轴正时轮2和后端的机油泵驱动皮带轮3,在皮带轮本体的后端设置有法兰盘4,皮带轮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垫片5。
[0011]由于垫片5的厚度不高,为保证垫片5与皮带轮本体之间的连接,垫片5焊接在皮带轮本体的前端。由于法兰盘4的厚度较厚,采用焊接的话不仅成本高,还容易出现焊不牢的情况,因此法兰盘4压装在皮带轮本体的后端,并且保证在拉拔力测试中,承受500N的轴向载荷下不会被拉脱。
[0012]为方便皮带轮组件的制造,其中皮带轮本体和垫片4采用粉末冶金,为保证皮带轮本体的连接强度,法兰盘4采用钢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合一的皮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轮本体,所述皮带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隔板(1),所述隔板(1)将皮带轮本体分割成前端的曲轴正时轮(2)和后端的机油泵驱动皮带轮(3),所述皮带轮本体的后端设置有法兰盘(4),所述皮带轮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垫片(5)。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相兵郑鹏黄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孚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