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47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陶瓷雾化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包括陶瓷体、硅胶套、发热组件及底座,所述陶瓷体由浸油部和雾化部组成,所述浸油部与雾化部一体成型,所述硅胶套将所述浸油部包覆,所述雾化部外径环向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烧结于螺旋槽内的发热引线,所述发热引线连接有接电引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浸油部开设进油孔配合雾化孔进入烟油进行加热雾化,将发热引线通过螺旋槽方式绕设在雾化部,在加热过程中雾化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稳定性更好。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陶瓷雾化芯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主要用于戒和替代香烟,它可以模拟香烟的味道,但抽电子烟时却不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的焦油、尼古丁和二手烟雾,它能提高尼古丁替代疗法的戒烟成功率,因此,电子烟在推出不久便受到市场的追捧和国家的重视。电子雾化香烟,其原理为发烟剂在雾化系统的电加热元件上受热气化成高温蒸汽并向开口端喷出,喷出后的蒸汽在大气中膨胀冷凝成烟状的微小液滴,从而形成类似传统卷烟的烟雾。
[0003]其中,雾化芯是电子烟的关键部件之一,现有的雾化芯包括有棉芯雾化、陶瓷雾化和超声波雾化,作用都是将烟油加热雾化。现有的陶瓷电子烟雾化器存在不足,由于发热片结构单一,在发热雾化过程中稳定性差,同时发热雾化效率低,导致口感不佳等问题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在浸油部开设进油孔配合雾化孔进入烟油进行加热雾化,将发热引线通过螺旋槽方式绕设在雾化部,在加热过程中雾化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的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包括陶瓷体、硅胶套、发热组件及底座,所述陶瓷体由浸油部和雾化部组成,所述浸油部与雾化部一体成型,所述硅胶套将所述浸油部包覆,所述雾化部外径环向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烧结于螺旋槽内的发热引线,所述发热引线连接有接电引脚。r/>[000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浸油部开设有进油孔,所述雾化部内部开设有雾化孔,所述雾化孔与进油孔连通。
[000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浸油部均布有第一微孔,所述雾化部均布有第二微孔,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微孔的孔径。
[000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进油孔的孔径尺寸大于雾化孔的孔径尺寸。
[000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硅胶套表面开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连通至进油孔。
[00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硅胶套设有若干组的密封外沿。
[00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座包括连接于雾化部底板的支撑框架、及连接于支撑框架两侧的连接板。
[00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支撑框架对应雾化部的底部开设有避空腔。
[00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接电引脚焊接于发热引线,所述接电引脚设有弯脚,所述弯脚朝下弯折延伸。
[0014]一种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S1,制备雾化部,准备雾化部成型的材料,包括将陶瓷骨料和助烧剂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后的陶瓷骨料、助烧剂和造孔剂进行混料,得到预混料;将所述预混料与粘结剂、分散剂进行混炼得到混炼陶瓷料;对所述混炼陶瓷料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陶瓷喂料;将所述颗粒状陶瓷喂料通过注射入陶瓷治具内形成雾化部生坯;在形成雾化部生坯的同时也成型螺旋槽;
[0016]步骤S2,制备浸油部,准备浸油部的成型材料,包括将陶瓷骨料和助烧剂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后的陶瓷骨料、助烧剂和造孔剂进行混料,得到预混料;将所述预混料与粘结剂、分散剂进行混炼得到混炼陶瓷料;对所述混炼陶瓷料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陶瓷喂料,形成浸油部生坯,此时浸油部生坯与浸油部生坯形成陶瓷体生坯;
[0017]步骤S3,在螺旋槽内注入钢溶液流体,并等待钢溶液流体冷却形成发热引线;
[0018]步骤S4,将陶瓷体生坯从陶瓷体治具内取出,将取出的陶瓷生坯在煅烧氧化铝的埋粉条件下,以预设的脱脂条件进行脱脂处理;将脱脂得到的陶瓷坯于大气条件下,以预设的烧结条件进行烧结,得到陶瓷雾化芯。
[001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煅烧氧化铝的粒径为30~100μm,所述煅烧氧化铝的埋粉条件是埋粉深度为5~6cm。
[002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脱脂条件为:以0.3~1.1℃/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120~200℃保温1.0~1.5h,接着以0.15~0.4℃/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20~280℃,再以0.4~0.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560℃保温1.0~3.5h,然后以1.4~3.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900℃保温0.3~1.8h,最后随炉冷却。
[002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烧结条件为:以3~8℃/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800~960℃保温0.3~1.8h,接着以1.6~2.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0~1300℃保温1.2~2.8h,最后随炉冷却。
[002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S2中,干燥处理的条件为100~150℃干燥2

4h;混炼的条件是在90℃

160℃条件下混炼3

5h;注射成型中注射温度为50℃

70℃;
[0023]所述预混料的过程为,以预混料总量为100%,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陶瓷骨料的质量百分比为55~70%,所述助烧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0~25%,所述造孔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20%。
[002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S4中,干燥处理的条件为100~150℃干燥2

3h;混炼的条件是在80℃

150℃条件下混炼2

3h;注射成型中注射温度为40℃

80℃。
[0025]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预混料的过程为,以预混料总量为100%,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陶瓷骨料的质量百分比为45~60%,所述助烧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0~25%,所述造孔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
[002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陶瓷骨料为硅藻土、长石、石英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烧剂为低温无铅玻璃粉、高岭土和电气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为石蜡、蜂蜡、棕榈蜡、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造孔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相比传统的陶瓷发热体,本技术采用了开孔结构,在浸油部开设进油孔配合
雾化孔进入烟油进行加热雾化,雾化效果好,结构简单可靠,同时,将发热引线通过螺旋槽方式绕设在雾化部,在加热过程中雾化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具体是,设置了陶瓷体、硅胶套、发热组件及底座,所述陶瓷体由浸油部和雾化部组成,所述浸油部与雾化部一体成型,所述硅胶套将所述浸油部包覆,所述雾化部外径环向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烧结于螺旋槽内的发热引线,所述发热引线连接有接电引脚。通过硅胶套配合底座用于陶瓷体的固定安装,方便在电子烟使用时的稳定性,安装方便,同时将发热引线采用螺旋缠绕方式设于雾化部的外沿,在发热雾化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体、硅胶套、发热组件及底座,所述陶瓷体由浸油部和雾化部组成,所述浸油部与雾化部一体成型,所述硅胶套将所述浸油部包覆,所述雾化部外径环向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烧结于螺旋槽内的发热引线,所述发热引线连接有接电引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部开设有进油孔,所述雾化部内部开设有雾化孔,所述雾化孔与进油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部均布有第一微孔,所述雾化部均布有第二微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微孔的孔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克莱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