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投光式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23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向投光式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包括:透光弹性元件,其底部具有多个导光微结构;至少一发光元件,其设置在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一侧边,还包括:显示层,其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上端,并且该显示层具有多个透光部;以及弹性填充层,其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及该显示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因此减少发光二极管的使用量而降低电源的损耗,进而减少充电次数,并增加电池寿命,再者,由于不需要使用其它单独元件当导光结构,可降低按键模块的厚度,而量产厚度低于1mm且具导光功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尤其是涉及一种侧向投光式(side light-projecting type)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再加上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电话(或 称为手机)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通讯工具之一。移动电话产品以其体积轻小、 携带方便、功能齐全、及价格日益低廉,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一般 消费者在选购手机上,大都会已以手机的功能和外形作为考虑因素,而市面上 也针对消费者的趋向,推出功能齐全、外形新颖的手机。现有手机按键模块为了能使上方的字体发亮,一般都在按键模块下方需发 光的区域放置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以产生光源,再利 用按键模块的橡胶(Rubber)本身的材料特性,使光线散射改变光的行进方向 而使上方的透光字体发亮。然而,现况所使用的橡胶,因为材料特性的关系,其透光度较低,因此光 源在橡胶里的损耗非常大,而使得光源无法传递到较远的区域。再者,仅仅为 了要照亮按键模块的字体附近, 一般就必须使用到6 8颗发光二极管来当作 光源。以前也有采用较高光穿透率的材料,以使得光源的损耗较少,然而也需采 用4颗发光二极管才够。因此,上述现有的方式,其光的传递效率及均匀性都 不佳。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按键模块,在实际应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问题存 在,而可待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侧向投光式的超薄导光按4键模块,在高光穿透率的透光弹性元件(例如橡胶)中加入导光微结构,再 利用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在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侧壁当光源(非以往 在橡胶的下方),然后结合原有的按键模块制作过程,可利用较少的光源而实 现高亮度与高均匀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向投光式的超薄导光按键模 块,其包括 一透光弹性元件、至少一发光元件、 一显示层、及一弹性填充层。其中,该透光弹性元件的底部具有多个导光微结构;该至少一发光元件设 置在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一侧边;该显示层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上端,并且 该显示层具有多个透光部;以及,该弹性填充层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及该显 示层之间。借此,当该至少一发光元件投射一光源至该透光弹性元件时,该透光弹性 元件是通过该导光微结构将该光源向上导引,以使得该光源穿透该弹性填充层 及该显示层的该透光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另 一种方案是提供一种侧向投光 式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包括 一透光弹性元件(transparent elastic element)、至少一发光元件(light-emitting element)、 一框架(frame)、 及复数个按键体(key body)。其中,该透光弹性元件的底部具有多个导光微结构所组成,并且该透光弹 性元件的顶部具有多个相对应于该导光微结构的凸块结构(protrusion structure);该至少一发光元件是设置在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一侧边;该框架 具有多个透孔,并且该框架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上以露出该凸块结构;以及, 该按键体分别设置于该凸块结构上,并且每一个按键体具有多个透光部 (transparent portion)。借此,当该至少一发光元件投射一光源至该透光弹性元件时,该透光弹性 元件通过该导光微结构将该光源向上导引,以使得该光源穿透该按键体的该透 光部。具体地说,本技术提供一种侧向投光式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点 在于,包括 一透光弹性元件,其底部具有多个导光微结构;至少一发光元件,其设置在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一侧边,当该至少一发光元件投射一光源至该透光 弹性元件时,该透光弹性元件通过该导光微结构将该光源向上导引。上述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点在于,还包括显示层,其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上端,并且该显示层具有多个透光部;以及弹性填充层,其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及该显示层之间。上述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点在于,还包括多个凸块结构,设置于该 透光弹性元件的顶部,与该导光微结构相对应; 一框架,其具有多个透孔,该 框架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上露出该凸块结构;以及多个按键体,其分别设置 于该凸块结构上,并且每一个按键体具有多个透光部。上述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点在于,该透光弹性元件为透明橡胶材料件 或透明塑料材料件。上述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点在于,每一个导光微结构具有多个向内凹 设的凹槽和/或多个向外凸出的凸块。上述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点在于,每一个导光微结构由:第一微结构 及一环设在该第一微结构周围的第二微结构所组成,并且该第一微结构的厚度 比该第二微结构大。上述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点在于,该至少一发光元件为一发光二极管, 或者该至少一发光元件由多个发光二极管所组成。上述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点在于,该至少一发光元件包括一发光二极 管及一环绕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侧边的透明导光线,并且该透明导光线的两个相 反端分别连接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其中该透明导光线为光纤件。上述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显示层为金属薄片或塑料薄片。 上述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点在于,该弹性填充层为热塑性弹性体。本技术的功效,在于导光微结构直接结合于按键模块结构,因此减少 发光二极管的使用量而降低电源的损耗,进而减少充电次数,并增加电池寿命, 再者,由于不需要使用其它单独元件当导光结构,可降低按键模块的厚度,而 量产厚度低于1咖且具导光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向投光式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剖面示 意图2为本技术侧向投光式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的第二实施例剖面示 意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另--种导光微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又一种导光微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透光弹性元件与发光元件的第一种相对位置的示意以及图6为本技术透光弹性元件与发光元件的第二种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image>imag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image>la、 lb、 lc、 ld 透光弹性元件 2c、 2d 发光元件 20d 发光二极管 21d 透明导光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所示,其为本技术侧向投光式(side light-projecting type)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由图中可知,本实用新 型所提供的一种侧向投光式(side light-projecting type)的超薄导光按键 丰莫块,其包括 一透光弹性元件(transparent elastic element) 1、两个发 光元件(light-emitting element) 2、 一显示层(show layer) 3、及一弹性 填充层(elastic fill layer) 4。其中,该透光弹性元件1可由透明橡胶材料(transparent rubber material)或透明塑料材料(transparent plastic material)所制成。再者, 该透光弹性元件1的底部具有多个导光微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向投光式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光弹性元件,其底部具有多个导光微结构;    至少一发光元件,其设置在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一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投光式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透光弹性元件,其底部具有多个导光微结构;至少一发光元件,其设置在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一侧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显示层,其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的上端,并且该显示层具有多个透光 部;以及一弹性填充层,其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及该显示层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凸块结构,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的顶部,与该导光微结构相对应; 一框架,其具有多个透孔,该框架设置于该透光弹性元件上露出该凸块结构;以及多个按键体,其分别设置于该凸块结构上,并且每一个按键体具有多个透 光部。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透 光弹性元件为透明橡胶材料件或透明塑料材料件。5、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超薄导光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 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鸿华名瑜
申请(专利权)人:闳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