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水泵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365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子水泵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电路、三相半桥驱动电路、相电流采样电路、相电压采样电路、温度保护电路,双向通信电路(兼容LIN通信和PWM调速及诊断输出功能)和单片机系统电路,其中单片机系统电路为整个电子水泵控制装置提供程序的存储及运行;三相半桥驱动电路接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上且其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系统电路连接,每相半桥驱动电路均由两个NMOS管构成,通过单片机系统电路生成互补PWM信号,使得两个NMOS管不能同时导通,每相半桥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直流无刷电机;相电流采样电路和相电压采集电路用以采集直流无刷电机的单向电流信号和相电压并输入单片机系统电路;温度保护电路用以采集直流无刷电机的温度信号并输入单片机系统电路。无刷电机的温度信号并输入单片机系统电路。无刷电机的温度信号并输入单片机系统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水泵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泵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水泵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和环保的日益重视,各汽车厂针对传统发动机采用涡轮增压的方式来提高功率或是采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驱动的方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伴随而来的就是涡轮增压器的冷却和电子功率器件的散热问题。为解决冷却和散热问题,目前主要采用水冷系统,由于该水冷系统需要连续运行而且系统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上核心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因此对水冷系统的核心部件——水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电子水泵具有低能耗、大扬程、高效率、低噪音、小体积、长寿命等特点。
[0003]传统的电子水泵一般采用直流电机与叶轮直连或是通过磁耦合器与叶轮连接的驱动方式,前者由于水封的存在使得水泵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后者由于结构的复杂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体积增大等问题。
[0004]为了避免传统电子水泵的劣势,目前主要采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229714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车用电子水泵》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包括动力部分,涡轮,定子部分,转子部分和机壳部分,但是对核心的控制器部分并未详细说明。而目前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器研究成果没有针对汽车电子水泵的,其可靠性难以达到汽车电子产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电子水泵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水泵控制装置。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电子水泵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电路、三相半桥驱动电路、相电流采样电路、相电压采样电路、温度保护电路、双向通信电路和单片机系统电路,其中所述单片机系统电路为整个电子水泵控制装置提供程序的存储及运行;三相半桥驱动电路采用并联方式接在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上,每相半桥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单片机系统电路连接,每相半桥驱动电路均由两个NMOS管构成,通过单片机系统电路生成互补PWM信号,使得每相半桥驱动电路中的两个NMOS管不能同时导通,每相半桥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直流无刷电机;所述相电流采样电路用以采集直流无刷电机的单向电流信号并输入所述单片机系统电路;所述相电压采集电路用以采集直流无刷电机的相电压并输入所述单片机系统电路中;所述温度保护电路用以采集所述直流无刷电机的温度信号并输入所述单片机系统电路。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一电源防反接电路,该电源防反接电路通过一个NMOS管的开关作用,当电源反接后,电源被该NMOS管隔开。
[0009]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每相半桥驱动电路中的每一NMOS管均连接有一快速放电电路,使得NMOS管快速响应。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实施例中,在每相半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设置有一半桥保护电路,所述半桥保护电路由电容和电阻构成,当每相半桥驱动电路中的NMOS管导通和关断切换过程中,相线上电压不会突变,通过该半桥保护电路将相线的能量释放吊,防止损坏NMOS管。
[0011]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电子水泵控制装置具有如下特点:
[0012]1.采用电源防反接电路并利用其中的Nmos管的开关作用,当电源接反后,电源被Nmos管隔开,无法进入系统内部,从而保护整个系统。
[0013]2.每相半桥驱动电路是由两个Nmos管构成,通过单片机生成互补pwm信号,使得两个mos管不能同时导通,从而实现三相电机其中一相的电平得以切换,三个半桥接三相直流无刷电机,从而实现换向功能
[0014]3.每相半桥驱动电路中均采用一半桥保护电路进行保护,半桥保护电路通过电容和电阻构成,当mos管导通和关断切换过程中,相线上电压不会突变,通过电阻电容电路将相线的能量释放掉,防止损坏MOS管。
[0015]4.双向通信电路通过三极管切换输入输出功能,实现LIN双向通信功能及诊断输出功能,也可做PWM输入实现调速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电子水泵控制装置的电原理示意图(除单片机系统电路)。
[0017]图2为本技术电子水泵控制装置的单片机系统电路的电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
[0019]一种电子水泵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电路、三相半桥驱动电路、相电流采样电路、相电压采样电路、温度保护电路和单片机系统电路,其中:
[0020]电源电路包括一个接线端子C0N2,该接线端子C0N2的端子1和端子3作为电源接入端子,接入电源KL30和KL31。端子2作为PWM信号引入端子。电源电路中的电容C3和C16串联后形成第一电容电路,电容C1和C15串联后形成第二电容电路,电容C3和C17串联后形成第三电容电路,第一电容电路、第二电容电路、第三电容电路、电容C11、C12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接线端子C0N2的端子1和端子3上;
[0021]电源电路还包括一电源防反接电路,该电源防反接电路包括电感L1、二极管D1、D2、电阻R1、R3、三级管Q1和NMOS管T1,电感L1的一端接入电源KL30,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的负极和NMOS管T1的源极S,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三级管Q1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接三级管Q1的基极和电阻R3的一端,三级管Q1的集电极分别接NMOS管T1的栅极G和电阻R1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源KL31接地。该电源防反接电路通过一个NMOS管T1的开关作用,当电源反接后,电源被该NMOS管隔开。
[0022]电源电路中的电容C8和C9的一端接NMOS管T1的漏极D,电容C8和C9的另一端接地。
[0023]电源电路中的电容C10和C13串联后形成第四电容电路,第四电容电路的一端接NMOS管T1的漏极D,另一端接地。
[0024]电源电路中的电容C14和C7串联后形成第五电容电路,第五电容电路的一端接
NMOS管T1的漏极D,另一端接地。
[0025]相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28、R29、R30、R31、R32、R34、R35、电容C28和运算模块U1,电阻R28串联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中并与直流无刷电机连接,用以采取直流无刷电机的单相电流。电阻R32和R34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28两端连接,电阻R32和R3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运算模块U1的两个输入端。电阻R29的一端接电平VCC,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0、R31的一端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0的另一端接运算模块U1的一个输入端。电阻R35和电容C28并联后,其一端接在运算模块U1的另一个输入端,另一端接在运算模块U1的输出端。
[0026]三相半桥驱动电路采用并联方式接在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上,其中U相半桥驱动电路包括两个NMOS管T2A、T2B、两条快速放电电路和两条半桥保护电路以及电阻R10、R22、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水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三相半桥驱动电路、相电流采样电路、相电压采样电路、温度保护电路和单片机系统电路,其中所述单片机系统电路为整个电子水泵控制装置提供程序的存储及运行;三相半桥驱动电路采用并联方式接在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上,每相半桥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单片机系统电路连接,每相半桥驱动电路均由两个NMOS管构成,通过单片机系统电路生成互补PWM信号,使得每相半桥驱动电路中的两个NMOS管不能同时导通,每相半桥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直流无刷电机;所述相电流采样电路用以采集直流无刷电机的单向电流信号并输入所述单片机系统电路;所述相电压采集电路用以采集直流无刷电机的相电压并输入所述单片机系统电路中;所述温度保护电路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军焦胜
申请(专利权)人:沪帆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